探究学生视角下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

2022-02-25 00:59程雯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学科人才专业

摘要 :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共管理逐渐成为政府主要的治理方式,在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遇到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使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公共管理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标签使得广大学生望而生却,这造成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大量缺失。。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把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培养出具有自身优势、全方位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关键词 :公共管理,培养机制

一、引言

1924年,雪城大学麦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首开公共管理教育先河,自此欧美发达国家掀起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热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当代社会科学与管理科学的整体化趋势以及公共部门管理实践特别是“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1】,公共管理以新公共行政学为基础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公共管理学在全球蓬勃发展。公共管理(Public Administration)是为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要求而设立的学科,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体系【2】。公共管理学科所培养出的学生即公共管理人才应掌握现代化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基本知识和能力,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熟练运用各种经济分析工具,熟悉环境经济与管理活动规律和我国环境政策及有关法规,具备独立进行环境经济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参与环境经济管理宏观决策的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3】。

“公共管理”这一概念最早由欧美国家提出,在西方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随着公共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欧美国家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模式和机制日益成熟。在西方自由开放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意识形态呈多元化发展,公共管理理念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欧美国家部分地区掀起了反公共运动,抵制公共管理和社会共治,公共管理发展和人才培养遇到困境。在我国,公共管理学引入国内较晚,公共管理学科建设开始于21世纪初,学科基础薄弱且缺乏相关人才培养经验。同时,由于社会缺少对于公共管理的了解,选择报考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数有限,这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提出“共商共建共享”和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治理理念,公共管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吸引众多考生报考,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面对疫情防控的挑战,在我国各级政府强大的组织统筹能力的支持下,公共管理也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其本身有较大的工具价值。随着公共管理在国内的推广,公共管理专业得到更多关注,人们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刻板印象得到改变,公共管理人才逐渐参与国家事务和政府决策,推动政府机构组织和职务变革,使公共管理思维深入我国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在掌握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在内的公共管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公共管理人才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各类资本进行社会治理,避免出现关于资金的目标置换,协调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除此之外,公共管理在推动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社会治理朝着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构建社會治理共同体。在公共管理理论运用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公共管理人才深入研究公共管理相关概念和原理,推动公共管理理论创新,奠定学科发展基础,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交叉深入发展,探索适应我国国情的公共管理模式的同时提高我国在公共管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管理学正朝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要保持原有研究优势,推动公共管理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促进不同学科融合创新【4】。在“科研+教育”的固有培养模式中,公共管理学科还应融入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公共管理专业水平,推进学科建设。在未来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中,改变人们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也必不可少,吸引大量学生报考本专业,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持续发展。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努力把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科打造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学科,培养出具有自身优势、全方位发展的高级管理人才。

二、问题

1.课程具有局限性

由于国外对于公共管理的研究较早,国外许多知名大学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专业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大都借鉴国外做法,缺乏一定的本国特色,部分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与我国国情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公共管理的中国思维”。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建设还过于依赖政治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心理学、环境科学、医学、地理科学等相关学科【5】与本专业的衔接,阻碍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和本专业的创新发展,无法较好地适应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公共管理专业作为传统的文科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理工科老师较少,学生缺少相应的理科学习和互联网思维。面对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学生无法很好地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进行科研和实践,极大地约束了现代科技在当代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公共管理的学科建设面临重重问题,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2.教学与实践脱节

在公共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应对教师提问和学业测试,形式较死板单一。即使教师布置能够激发学生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论文写作,学生大都阅读论文和书籍寻找思路和灵感(有的甚至直接抄袭),而非实地调研亲身实践获取相应的研究数据和成果,这种“足不出户“的研究方法无法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还有可能使学生形成闭环研究的固化思维。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目前的学科教学模式与实践有部分脱节,无法使学生较好地深入基层社会了解真实国情,一定程度上与我们所倡导的“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科目标相违背。

3.师资力量较薄弱

公共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的新兴学科,由于学科基础薄弱以及学科大众普及性较低,报考本专业人数较少,从而导致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数量较少,选择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的人员有限而且专业能力不一,依靠本土化培养的公共管理人才建设公共管理学科缺乏一定的现实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量学生选择出国留学。在留学生群体中,考虑到国外公共管理发展程度和就业前景,本专业选择回国就业的人员较少。即使选择回国,面对高校教师工资较少以及公共管理学科申请科研项目资金困难等困境,这一群体中选择从事高校教学的人数也十分少。总体上来说,我国公共管理专业目前的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团队建设迫在眉睫。

4.社会接受度较低

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引入我国较晚,相较于政治学、法学、哲学等传统优势文科,公众对本专业了解较少,从而对本专业缺乏一定的认可度。同时,公共管理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所需专业的职位和人员数量较少,毕业后学生就业限制较大且收入较低,这成为限制学生报考本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理工科专业蓬勃发展,其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且收入较高。比较之下,面对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公众选择发展前景良好的理工科专业,放弃发展具有局限性的文科专业,久而久之形成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和错误认识,使公众产生“感兴趣,不敢选”的顾虑。由此可见,当今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解,社会接受度普遍较低。

三、解决办法

1.学科交叉融合发展

公共管理专业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涉及知识面较广,课程设置不能仅限于管理学课程,还要向其他学科延伸,形成学科交叉融合。除了已有基础学科(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管理类专业学科(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经济学等)【6】,还应设置相应的支撑类(如心理学、医学科学、地理科学等)、扩展类(如计算机语言、历史学、小语种等)选修课程【7】,以此拓展公共管理专业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丰富公共管理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在个体、组织、环境、空间等多个层面形成更加广泛、更具包容性的公共管理概念体系,努力与其他学科形成概念上的相互衔接,为学科交叉提供概念基础【8】,使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共融”阶段。

2.别样实践深入教学

鉴于目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学生出入公共场所受限较大,为了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参与,公共管理专业应推动学科建设过程性改革,将更多不同的实践方法融入教学内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增加过程性教学(如小组合作、小组汇报),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感,形成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构筑公共管理的精神内核;在课堂外,教师可以参照“一核三边”的三角模式(如图)【9】,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如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案例分析大赛(如清华大学中国公共政策案例分析大赛)和学科竞赛(如哲寻杯公共管理沙盘大赛),让学生在社会实践项目中深入理解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和社会价值,收获到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和自豪感,形成良性的“外扩”研究方法和思路,使学生得到更加全面的开发与发展。

3.横跨学科增强师资

相较于其它传统优势学科,公共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数量有限且专业能力较为单一。面对这种情况,公共管理专业应采取其它更加有效可代替的方法培养并增强师资,例如:采用專业联合培养,选择“数学+公共管理”或“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多种专业组合方式,培养出知识全面、能力高超的综合性人才;面向相关关联专业(如社会学、心理学、环境科学等)招收教师,利用广泛的强专业性代替狭小的弱综合性,改变“本专业人教本专业生”的固有局面。同时,公共管理专业学科负责人还应积极向学校和国家建议适当提高教师工资水平,申请相关科研资金,以增加公共管理专业教师收入,更好地防止人才流失。通过这种横跨学科的方式增强师资,一定程度上既可以规避留学或本土培养的本专业人才流失,又可以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的水平,增强公共管理专业的综合性。

4.改变印象提高认同

国家大力提倡社会协同共治,公共管理深入基层社会,但选择从事公共管理的人才数量却十分有限,开展公共管理的工作受到制约,打破社会对公共管理专业的刻板印象迫在眉睫。国家层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广大青年学子报考公共管理专业,为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奠定深厚的人才基础;社会层面,官方权威媒体应适当宣传公共管理专业的正面价值,而非一味夸大本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非理性评价;学校层面,高校在进行校园宣讲时,应积极宣传公共管理专业,推动本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通过多方面的宣传与推广,努力改变公众对本专业的消极评价,使公众认识到公共管理的学科内涵与社会价值,提高公共管理专业的社会认同度。

四、总结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共管理逐渐成为政府主要的治理方式,在推动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公共管理学科建设遇到课程设置具有局限性、教学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薄弱等难题,使公共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显著下降。同时,由于拜金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盛行,公共管理专业“门槛高”“工资低”的标签使得广大学生望而生却,这造成了公共管理人才的大量缺失。经过多方主体的不懈努力与共同奋斗,相信公共管理专业目前遇到的难题一定会解决,公共管理专业将来一定能够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兴优势学科,培养出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级管理人才。

参考书目 :

1、【1】【3】百度百科

2、【2】MBA智库百科

3、【4】【5】【8】黄飚,在时代变革中抓住机遇,深化公共管理学交叉研究,人民日报,2021(10):9

4、【6】【7】【9】黄晓地,王晓艳,宋玉军,面向“数智”驱动的智慧型供应链本科人才培养思考 ,应用型高等教育研究,2021(9):49-55

作者简介:程雯(2003.8.25)女,汉族,四川绵阳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猜你喜欢
学科人才专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超学科”来啦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