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宁麦资119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22-02-25 00:59吴才君卞庆中徐小娟吴秀华闵思桂朱雪琳宰煜航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品种高产小麦

吴才君 卞庆中 徐小娟 吴秀华 闵思桂 朱雪琳 宰煜航

摘要:宁麦资119是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80002)。新品种权号:CNA-20161741.0。宁麦资119由扬州市扬子江种业有限公司2018年开始独家买断品种生产经营权,该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适宜在江苏省、安徽省淮南冬麦区种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447.05kg/h㎡,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874.5kg/h㎡。在种植过程中应当做到掌握适期播种、合理群体起点、合理肥料运筹、强化田管、及时收获等。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宁麦资119是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2004年在南京以意大利软质小麦为母本,以宁麦13为父本杂交,2005年以杂种F1为母本,宁麦13为父本回交,获BC1F1种子。2006年采用系谱法开始选择丰产抗赤霉病和黄花叶病的单株、株行、株系,至2011年选育出6个兼抗赤霉病和黄花叶病、丰产性较好的新品系,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对这些材料进行抗病性鉴定与农艺性状考察,从中鉴定出抗赤霉病强、丰产性较好的小麦创新种质资119,即宁麦资119。以“资119”参加2014-2015年度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系预备试验,2015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16年继续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2017年参加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201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麦20180002)。属春性中熟品种。幼苗直立,株型较紧凑,株高78厘米,穗层整齐,茎秆粗壮,抗倒性较好。穗长芒。护颖白色,护颖形状卵形,颖壳无茸毛。穗纺锤型,穗长10.1厘米,结实性较好,平均每穗小穗数20个,其中不孕小穗1.6个;中部小穗结实3~4个,全穗结实50.4粒。籽粒形状椭圆形,种皮红色,籽粒质地半角质,饱满度、整齐度好,千粒重40.9克左右,容重822克/升。2015-2016年度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区试7158.3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4.28%,增产显著;2016-2017年度江苏省淮南小麦新品种区试7735.8kg/hm2,比对照扬麦20增产6.19%,增产显著。病害鉴定结果,抗赤霉病,中感纹枯病,感白粉病,中抗黄花叶病。

1配套栽培技术

宁麦资119 适宜在长江中下游淮南冬麦区的江苏、安徽淮河以南地区、湖北中南部、浙江、上海、河南信阳地区种植。

在高邮地区宁麦资119正常年景亩产500-550公斤, 产量结构为:亩成穗33万穗、千粒重42克、每穗40-42粒;但要亩产量突破600公斤以上,必须是亩成穗34万穗左右、千粒重44克、每穗42粒以上。在生产中重点做好以下方面:

1.1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方式由撒播改为机条播,可以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充分利用光照资源,有利于干物质积累,达到抗倒穗大粒重。播前做到秸秆离田,平整好土地,提高播种质量,坚持精量播种。

1.2 适期播种

结合宁麦资119春性、早熟的特点,该品种高产栽培适期播种时间段为10月30-11月10日,可基本确保在齐苗后有充分的冬前生长和炼苗时间,麦苗在越冬前期达到4叶,群体分蘖率可达到80%以上。基本苗是群体生长的起点,直接关系到宁麦资119小麦超高产各项技术指标能否顺利实现。

1.3科学运筹肥料

坚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施纯氮量要300公斤/hm2以上,搭配施用磷钾肥。施足基肥(占50%),早施重施拔节孕穗肥(占50%),宁麦资119苗期叶色深,返青期看不出脱力落黄现象,为此,在拔节孕穗前,要多施、重施肥料,为后期壮秆、减少小穗小花退化、攻大穗大粒打下充足的养分基础

1.3 抓好田管措施、防治病虫草害,确保丰收

1.3.1坚持精准播种,提高机播面积。在确保秸秆离田和整地质量的基础上,只要墒情适宜,宜采用机械条播方式,播种做到播深适宜(控制在2-3cm),精准控制播种量,防止深籽、露籽、丛籽,确保一播全苗;对让茬较迟、土壤含水量较高(相对含水量超过80%)的田块,则可实行机械均匀摆播,确保播种质量。

1.3.2三沟配套,排涝降渍。播种后,墒情适宜时要及时机械开沟,每3-4m开挖一条竖沟,沟宽20cm,沟深20-30cm;距田两端横埂2-5m各挖一条横沟,较长的田块每隔50m增开一条腰沟,沟宽20cm,沟深30-40cm,田头出水沟要求宽25cm,深40-50cm,确保内外三沟相通,从而有效提高抗渍能力。

1.3.3机械镇压,保墒防冻。对小麦旺长田块,镇压具有控旺促壮、保证种土结合,促进齐苗全苗,以及保墒防冻。

1.3.4科学化除,严控杂草。播后芽前墒情适宜时,封杀化除,用异丙隆+苄嘧·丙草胺进行封杀。越冬前对播种时未封闭化除或效果不理想但杂草达标田块,应根据草相进行喷药化除,彻底控制杂草危害:防除禾本科杂草:以看麦娘、日本看麦娘、菵草为主的田块,可选用唑啉·炔草酯、唑啉草酯、甲基二磺隆、异丙隆等单剂或复配剂进行防除;以抗性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为主的田块,可选用啶磺草胺、环吡·异丙隆等进行防除;防除阔叶杂草:可选用氯氟吡氧乙酸、双氟磺草胺、唑草酮、二甲四氯等单剂或复配剂进行防除。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混生田:可将以上药剂进行混配使用(二甲四氯、唑草酮等药剂不能与乳油型的除草剂混用),采用“二次稀释法”,做到不漏喷、不重喷,达到一次性防除两类杂草效果。

1.3.5化控防倒。提高抗倒能力是小麦超高产关健技术措施之一。在返青期用麦叶丰600克/hm2。或在小麦破口抽穗期用20.8%烯效唑甲哌鎓600克/hm2进行化控。

1.3.6防治病虫危害。播前针对小麦黑穗病、纹枯病以及一些种传、土传病害发生情况,选用相应药剂拌种处理,可采用戊唑醇拌种防治黑穗病、纹枯病,硅噻菌胺拌种防治全蚀病,多×福悬浮种衣剂防治根腐病等,拌匀后晾干播种。春季雨水偏多,在3月中下旬用防治好小麦纹枯病。在宁麦资119小麦返青拔节初期,在纹枯病菌侵茎前、病株率达5%左右时,选用噻呋酰胺、戊唑醇、井冈霉素A等单剂或复配剂开展防治;对发病重的田块,隔7-10天须再防治一次。对麦蜘蛛、锈病、蚜虫、白粉病等多种病虫混发,要选择对路药剂,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抽穗期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小麦抽穗后,各种病虫害发生达到了高峰期,也是防治病虫危害、夺取小麦高产、优质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该时期是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的重要发生时期,应注意及时防治。灌浆初期将蚜虫作为虫害防治重点,做到全面监测与适时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等病害在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地块有很大差异。白粉病、锈病发生较重时,穗期做好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并做好根外追肥,防止早衰。赤霉病对小麦产量、品质影响极大,采取“见花始防、盛花再防、遇雨補防、一喷三防”的防控措施,首次用药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主治赤霉病、白粉病、蚜虫,兼治粘虫、灰飞虱、麦蜘蛛等。同时另加氨基酸类叶面肥,以防早衰和干热风。同时要用足药量、水量,机动弥雾、静电喷雾亩用水量15-20kg,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亩用水量20-30kg喷细雾,确保防治一块,成效一块。

1.3.7及时收获。小麦成熟后根据天气状况和籽粒水分,及时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  姚金宝、马鸿翔、姚国才,等高产抗病弱筋小麦新品种宁麦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2(10)91。

[2]  姚国才、马鸿翔、姚金宝、杨学明早熟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宁麦17的选育及利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2(12)123。

[3]  姚金保,姚国才,杨学明,等.江苏省小麦育种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J].江苏农业科学,2002(4):11-12。

作者简介:吴才君(1973-),男,江苏高邮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及高产栽培研究。

猜你喜欢
新品种高产小麦
浅析小麦的收获与贮藏技术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看禾选种
小麦,你好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
新品种信息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