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观察

2022-02-25 04:34张刊刊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2期
关键词:偏瘫康复护理脑卒中

张刊刊

摘要:目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评价该护理模式对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予康复护理,对照组60例,予神经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评分和NIHSS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预后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3-9026(2022)02-01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有血栓堵塞和血管破裂两大类原因,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卒中后偏瘫者比例高达70-80%[1],甚至需要终身卧床,即使神经功能缺损较轻者,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积极的康复才可能恢复,不仅会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影响到正常生活,对家庭经济上也带来沉重打击。既往研究发现,早期康复,尤其是发病后头3个月,是脑卒中的黄金康复期[2]。本文主要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预后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20例,男67例,女53例,年龄55-70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间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进行治疗,遵循同一治疗原则,护理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遵嘱输液发药,常规饮食、运动指导,必要的心理护理等。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①心理护理:当患者恢复意识后,向其讲解脑卒中相关知识,给予情感支持,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反复渗透康复护理必要性的观点,提高患者依从性。②运动功能康复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逐渐开始肢体运动,从不同体位(仰卧位、健侧卧位等)开始,2-3h帮助患者调整一次体位,以减少对固定部位的长时间压迫,便于展开相应活动。协助患肢关节活动,包括肩、肘、腕、髋、膝、踝等大关节,以及手指、脚趾等小关节被动活动,轻柔、缓慢的按摩关节周围肌肉,减少肌萎缩、痉挛的发生。让患者平卧位,逐渐抬高腰部呈“拱桥”状,增加腰腹部肌力,同时需合理控制力度及动作幅度,防止相应肌肉损伤。当患肢肌力达一定程度,让患者自主翻身以及进行各关节的主动运动。③坐位耐力训练指导:摇高床头以支撑患侧肢体,让患者取半坐位,逐渐过渡到坐位,逐渐延长端坐时间,呈坐姿时尽可能前倾身体,保持膝部弯曲,再进行坐位提腿、踏步、蹬圆木等动作,提高患肢肌力和协调性。④站立、平衡及步行指导:让患者在身体前倾状态下,慢慢向后挪动双腿,伸直膝关节,将双侧膝关节向前移动,再逐渐过渡到在家人或陪护搀扶下甚至徒手站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逐渐增加站立时间,待其可独立站立并基本无摇晃后,让家人或陪护搀扶下步行,之后过渡到自行扶杖步行。步行状态基本平稳后,指导患者开展跨越障碍物、上下台阶等训练。康复训练期间,要求家属全程陪伴,给予亲情支持。⑤日常行为动作训练:当患者患肢可自主活动后,鼓励患者用健侧肢体带动患肢共同完成穿衣、洗漱、进餐、如厕等行为,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自理能力。

1.3评价指标

Barthel指数,Fugl-Meyer和NIHSS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SPSS20.0,计量资料予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和NIHSS评分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多数患者在渡过急性期后,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缺陷,不仅会造成患者的自卑心理,也极大的影响了生存质量。尤其是对相对年轻的患者来说,对生活自理的要求更为凸显[3]。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在正规治疗的前提下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是目前卒中后偏瘫护理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康复护理,重点把握卒中后肢体功能的黄金恢复期,从心理、不同体位和日常生活行为等方面着手,对患者展开全方位的干预和指导,提高患者依从性,让患者愿意主动配合训练,更积极的改善肢体功能[4]。本研究在对所有卒中后偏瘫患者都进行积极而规范的治疗后,首先从心理方面突破,护理人员主动听取患者的倾诉,了解他们不良情绪的原因,并加以开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从受疾病打击、对肢体不受控制的悲观状态中走出来,建立起康复的信心。接着,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床上翻身开始,由躺到坐、到站再到行的顺序,从依赖家属或陪护的帮扶,过渡到自己独立完成相关动作,对患者每阶段肢体功能的进步加以肯定,一点点让患者找回信心,逐步帮助他们适应正常的生活行为,进而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研究结果提示,接受康复护理的患者,其肢体功能、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也证实了康复护理的有效性。

总之,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自理能力,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萍萍,邹田子,郑茶凤. 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远程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9, (14): 78-80.

[2]田虹,谢红梅,刘志敏, 等. 连续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生活能力及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26): 2946-2949.

[3]耿荣仙,赵亚丽,和智娟,等. 上下肢多功能良肢位摆放垫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药卫生, 2021, (16): 2811-2813.

[4]兰月,刘广慧,冯殿鹏.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遗症期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J]. 2021, (16): 47-48.

猜你喜欢
偏瘫康复护理脑卒中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漫画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盆底肌锻炼对产后尿潴留康复护理效果的临床分析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