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路径探究

2022-02-25 04:52李宏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革之中,不同的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素养不同的时代内涵。面对多元文化、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挑战,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培育适应我们自己时代发展需要的马克思主义素养。本文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等角度出发,分析探究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路径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新时代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内涵

在全球化背景下考量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引导新时代大学生从国际形势的高度进行认识,同时要树立当代青年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也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立场。总的来说,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认清中国社会发展历史规律和现实的发展需要。深刻把握我国在道路、理论、文化和制度上的深刻内涵。让新时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事业取得成功和胜利的科学指南,是指导我们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正确定位我国国家实力,让新时代大学生把视野放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上,解读我国应如何高质量发展。增强当代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第三,引导新时代大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开展对新时代大学生开展中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较教育,帮助新时代大学生认清西方政治制度的本质和不足。使新时代大学生在比较中得出我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

最后,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持文化自信,尊重文化差异,养成兼收并蓄的文化心态。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基本国情素养、党的基本路线素养、爱国主义素养、形势政策素养、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素养等各个方面,全面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素养。

与此同时,要牢固树立新时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尤其是在新时代大学生群体中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好凝聚青年力量,是培育新时代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必要部分。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影响的因素

就马克思主义素养的培育来说,制约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这一方面的主要影响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海量信息传播的自由化的影响;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蔓延的影响,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二是教育因素。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影响;教育手段单一、实效性不强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充分满足需要的影响;未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青年群体不能得到有效覆盖等。三是社会因素。一是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二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社会矛盾的负面影响;三是流行的非主流文化的消极影响。

三、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路径

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对新时代大學生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具体来说,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建立完善的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制度路径。

这一方面的重点工作主要是:首先要完善制度,强化相关方面的领导责任,有相关制度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其次要建立能够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长效教育机制。

(二)要健全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社会路径。

做好这一工作需要加强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加强意识形态宣传,保持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思想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其次,加强改进马克思主义的教学和科研,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再次,积极利用新媒体,拓展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

(三)丰富完善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的教育路径。

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第一,做好制度设计,充分发挥青马工程的作用;第二,继续研究探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方式方法,使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更科学、更有效;第三,多部门、多领域通力合作,积极引导新时代大学生积极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价值观领域中的主要地位;第四,积极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教育途径,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修养;第五,加强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第六,扩展丰富实践教育方式,增强大学生知行合一的能力和意愿。

简言之,新时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素养培育涉及问题多,涉及领域广,需要进行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既需要加强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也需要完善相关领域的组织领导,才能将这一问题做好做实。

参考文献:

[1]李廷宪.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研究[M]. 合肥: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4.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8.

作者简介:李宏刚(1985.4),男,汉族,合肥,工作单位: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硕士 助教,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时代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