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艺术研究

2022-02-25 10:51丁枫
西部皮革 2022年3期
关键词:嫩江流域服饰

丁枫

(齐齐哈尔大学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6)

1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装饰的艺术渊源

1.1 嫩江流域民族构成

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地区,地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吉林省,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区域,曾出现过众多少数民族,自清代以来,这里形成了包括蒙古族、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和少量柯尔克孜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些民族生活在有着嫩江丰富的水资源、大兴安岭茂密的森林以及高纬度寒冷的空气中,并且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居住在嫩江上游的有鄂伦春族与鄂温克族,他们生活在山林之中,生产方式以游牧打猎为主;蒙古族、满族则主要分布于嫩江中下游地区,以农牧业为主;达斡尔族则是生活在平原地区,以传统农耕也为主要生产方式。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却得以保留传统农牧业与手工业的生产方式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活的方式,同时也发展出各民族之间风格化统一且细节差异的区域性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

1.2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装饰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该地域各民族文化中重要组成部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审美趋向、审美观点和表现对象以及表达手段,创造了各民族间既相似又不同的服饰款式、服饰色彩、服饰图案。因此形成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造型独特、图案丰富、制作精良、形式多样的服饰文化。其中,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装饰因其具有别致的形式样式与色彩图案成为服饰表现中鲜明的标志之一。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装饰的风格具有变化且装饰类型繁多,服饰装饰作为某种自然纪实以及对生活艺术的加工,在内容取材上多选择生活常见的动植物与生活场景,因此嫩江流域栖息的飞禽走兽成为各民族服饰装饰的常见对象,例如鄂温克族常用鹿的形象作为创作对象,达斡尔服饰装饰中喜鹊、蝴蝶形象也是常被用到;另外各种地域常见植物也常作为图案灵感,如葫芦纹、草纹、藤蔓纹以及具有地域特点的“南绰罗花”图案、柳叶图案等。在装饰形式上,图案的单独使用或者图案组成适合纹样、连续纹样以及其他混合使用等方式变化多样;装饰风格上各民族的服饰装饰普遍追求着北方少数民族的积极乐观、豁达开朗的浪漫风格,装饰表达的自然崇拜明显,体现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热爱大自然的态度。

2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的艺术特征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装饰从装饰内容上可以分为动物装饰、几何装饰、植物装饰、吉祥纹样、图腾纹样等。其中几何装饰因其造型多变的特点成为服饰装饰中辅助和连接的重要装饰手段,在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中被广泛使用。几何做为最早从自然界提取的一种艺术表达符号,在艺术设计领域常常体现在点、线、面的构图方式中,与几何学的概念有所区别,服饰中的几何装饰不仅包含传统的几何形状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内容,还包括了点、线、面组合变化形成的造型形态以及其他具有抽象表达的平面构成。因此几何装饰或繁或简、抽象与具体交叉使用形式充分体现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审美趣味。

2.1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的艺术形式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中几何装饰形式变化复杂,在装饰内容上有对自然事物的抽象简化,也有美感创造的创意图形。同时,各民族服饰几何图案的装饰位置和常见装饰造型也略有区别。

从表1 可以看出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中普遍存在的几何装饰有方形、菱形、回形、云卷形、山形等,在这些几何装饰形态中方形、菱形以及回形都是在直线构成的基础上通过直线组合演变而来,与之相似的还有方胜纹、卍字纹等。以回形纹为例,直线形态的几何装饰整体呈方形或方折形,连续的重复“回形”线条,运用横竖斜向的直线线条组合锯齿形或箱型图案,其构成方式多为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且注重形状之间呼应、穿插、礼让关系,构图遵循连续、对称、均齐的构架。直线形态的几何装饰风格偏向质朴简洁,但其丰富的组合方式却也展示了几何装饰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

在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装饰中还有一类装饰元素来自于对自然的抽象简化,以云纹和桃形图案为代表,选取自然界与生活场景中常出现的物体做为表现原型,经过对物体形态的抽象提取,用线面结合的方式简化表达使其具有新的艺术形态。如图2 中鄂伦春族服饰中的云纹装饰,通过对云朵外轮廓的形态提取以及云卷方式的借鉴,用线型抽象表达云的卷曲与堆叠,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几何形态并在整体构图中考虑到图形的需要采用对称的方式形成主次区分的云纹图案,不仅完成了从云朵具象形态到云纹几何化装饰的艺术处理还在视觉画面上进行了精心设计。在图3 鄂温克族服饰中提取的几何装饰同样可以看到创作者运用几何的表达方式表现鹿的形态,在装饰图案中采用长短线组合概括表现鹿角的形状,同时直线的穿插与线面的交错营造出具有参差的图案构成,一方面形成了更具美感的连续纹样,另一方面表现了鹿群的整体。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几何装饰不难见到这样独特的造型,它们取之生活,升华于生活,展现出这些少数民族创作者基于生存劳作本身的独特审美与艺术追求。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几何装饰不仅来源于对具象事物的描绘,几何元素所包含的直线、曲线以及构成的方形、圆形和三角形本身就具有简洁且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某些服饰中几何元素也是图案创作主要内容。图4 提取了嫩江流域鄂温克族敖鲁古雅使鹿部落女性鞋靴的几何装饰图案,其装饰突出曲线的造型变化,在构图中采用了多种曲度的曲线形成宽窄不同的波浪纹,这些波浪对称方式与坡度有所不同,上下搭配的直线粗细也有区别;图形堆叠形成的正负形与不同颜色的深浅对比产生的反差共同构成了该图富有诗意与浪漫的气质,也足以感受到其创作者对于几何元素的熟练运通和对几何图形美感的不断探索。

2.2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的美学特征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装饰特色浓郁、不仅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有着浓厚的感染力,从这些几何装饰中可以看到各民族对于服饰图案构图的视觉追求,在个性彰显的同时也形成了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的一般规律和风格取向。

2.2.1 繁简格律、主次分明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装饰构图原则充分体现了服饰完整的构图视角,几何装饰作为装饰手段之一参与到服饰整体的点、线、面构图中。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服饰装饰一般集中在领子、袖口、衣襟、下摆、腰带以及鞋靴口部;装饰分布主要表现为上繁下简,因此在装饰元素选择上几何装饰的简洁风格使之高频率的出现在服饰边缘,比如衣襟和下摆边沿等;造型方式多以条状或块状形态为主。但在局部装饰中也往往和其他图形形成主次分明的图案形装饰。另一方面,几何元素中曲线与直线的搭配以及线与面的对比有时同样可以组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装饰,如5 中蒙古族服饰中的交叉图案,其交叉的方式来源于蒙古包和食物点心等其他生活场景,在服饰中采用几何线型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民族基因的图案。

2.2.2 多种材料,巧搭工艺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材料丰富,因此体现在几何装饰上也有了更丰富的材料表现,例如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常用动物皮毛制作服装,同时也会用皮毛作为服饰装饰的材料,不仅有不同色彩皮子的几何形状搭配也会有动物毛发的几何形状搭配等。不同材质的装饰也会运用相适应的工艺手段。

2.2.3 自然色彩融合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装饰色彩丰富,但多取之自然。各民族通过装饰色彩展现嫩江流域水域山景与动物,因此自然色彩如黑色、蓝色、绿色以及太阳色彩白色和红色都常出现在几何装饰中。同时色彩的搭配根据几何形状的区别也会进行相应的设计,直线型为主的几何装饰较多出现在领口、袖口、下摆等服饰边缘,则色彩多以黑色或同色系颜色搭配为主,中心部位几何与其他图形的搭配则多考虑色彩的醒目与色彩主次构成关系。

2.3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几何装饰的文化内涵

嫩江流域各少数民族几何装饰所选取的相似元素以及相似的装饰技艺一方面受地域性环境因素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民族交流与相互借鉴的结果,从几何装饰简洁大方的装饰风格和简单原始的装饰手段可以看出嫩江流域少数民族热爱自然、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古朴典雅的审美特点。与此同时,不同民族在几何装饰的变化应用上也反映出了各民族间不同的文化背景,例如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分别代表着嫩江流域“农、牧、林”不同的生产方式,服装中的几何装饰在表达内容与色彩运用上也存在区别。其中达斡尔族服饰装饰多借鉴满族,动植物元素居多,几何装饰较多为辅助图形,且装饰风格相对婉约内敛;鄂伦春族服饰的几何装饰受山林环境和狩猎文化影响,其几何装饰表达更加简洁抽象,且善用黑色条带装饰,而且尖角形态的几何装饰较为明显,鄂温克族则受驯鹿文化影响,服饰的几何装饰很多都是皮毛装饰,几何装饰使用较多且多见简洁图形,并常用直线装饰,还有各种几何表达的鹿形象也得以看出其装饰背后的文化因素。

3 发展与展望

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具有地域色彩和民族属性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保留原有的文化与其新时代的发展同样重要,几何装饰作为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中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学术研究与技艺传承的进一步努力,理论继承与技艺继承需同步进行。在学术研究中需要注重对原有几何装饰艺术形式与技艺的细致分析,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数字平台保留并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为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播提供新模式、新契机;技艺传承方面不仅注重设立传承人,还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扩展技艺宣传手段,扩大受众面、提高影响力、探索新群体。

民族文化的发展还需要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更应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与受众需要。嫩江流域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装饰的艺术特色不仅是区域性和民族性的艺术体现也是历史发展中不断筛选与提炼的美学精华,这是其百年来生生不息的秘钥也是在未来继续发展的根基,因此不断发掘民族文化基因,探索新的表达方式与呈现效果;弘扬传统艺术,沉淀其中亘古不变的艺术精华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必要途径。

猜你喜欢
嫩江流域服饰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推进嫩江市霍龙门镇社会全面振兴 做到“六个坚持”实施“六大战略”
动物“闯”入服饰界
百年嫩江
我家住在嫩江边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河南省小流域综合治理调查
嫩江玛瑙红
称“子流域”,还是称“亚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