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剪纸艺术内涵及创意性传承与发展

2022-02-25 10:51宋佳冯雪涛崔丽娜
西部皮革 2022年3期
关键词:剪纸作品镂空闽南

宋佳,冯雪涛,崔丽娜

(泉州师范学院纺织与服装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1 背景

闽南地处福建东南,该区域的人有乐于接纳外来文化的传统,因此闽南文化吸收了海洋文化、中原文化、古越文化等众多文化精髓,形成了颇具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闽南剪纸以漳浦剪纸、泉州刻纸为代表,二者皆有闽南文化传承的共性。闽南剪纸作品与朴素的民生紧紧相连,其最初作为绣花纹样的底样逐渐发展而来。每逢佳节或重要庆典,人们都会选一些窗花或灯笼等寓意吉祥、辟邪、祈福等的纹样来装饰,因此闽南剪纸作品是传递人们热爱生活及寄托精神诉求的一个重要载体[1,2]。漳浦剪纸随中原移民至漳浦而广泛传播开来,宋代漳浦剪纸在当地得到了极大地发展[2]。在《漳浦县志》中便有对漳浦剪纸艺术的赞誉之词:“元夕自初十放灯至十六夜乃已,神祠家庙,或用鳌山运傀儡,张灯烛,剪采为花,备极工巧”[3]。泉州刻纸溯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至清末民国初年,泉州刻纸突破因刻纸整体硬朗,线条粗犷的风格界限,以明快、婉转、纤巧、雅致的风格而备受推崇[4,5]。

闽南剪纸艺术如今面临着传承与创新两大难题[1,6-9]。一方面,闽南剪纸面临传承难的问题,体现在传承人员缺乏,年轻一代因收入微薄而不愿学习剪纸技艺;另一方面,剪纸作品形式单一,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装饰需求。因此,需将传统艺术精髓与现代审美、流行趋势、当代制造工艺、技术等各方融合,用形式多样、紧跟流行趋势的作品,促进闽南剪纸艺术进行创意性、多元化发展。

2 艺术表现形式

2.1 闽南剪纸艺术风格与技艺表现手法

剪纸艺术被归类为镂空艺术,根据镂空的部位与纹样之间的关系,其可定义为阴剪(刻)与阳剪(刻)。阴、阳剪(刻)的形式在各类剪纸艺术中均有运用,多以单一的形式呈现[10,11]。闽南剪纸则是在作品中灵活切换剪刻形式,多采取阴阳结合以阳为主的方式,凸显画面的整体性,主次得当。闽南剪纸作品中不使用或鲜少使用大面积粗放的块状来表现主题,块状的构图部分多采用局部镂空效果处理,结合点线、月牙线、波浪纹、锯齿纹等分割线条的处理,使画面留白均衡,作品呈现纹理细密、疏密相间、细腻匀称、婉转流畅等不同的装饰效果;运用直线、弧线及各类分割线线形的配合来表达不同主题,图面呈现以线相连、以线相界,虽有线条,但细若游丝且丝丝入扣,使作品呈现出节奏感和韵律美;因而,闽南剪纸作品大多呈现出构图细腻、多变、线条流畅、剔透雅致的整体风格。

2.2 闽南剪纸艺术构图方式及内容

闽南剪纸艺术一方面严格遵循以大观小的构图法则,同时吸收传统国画的构图方式。闽南剪纸艺术构图的另一特色则是细节考虑充分,细腻流畅的分割线条、作品中均衡的留白,多用阳主阴辅结合,取代“块状”、“面状”构图,使作品呈现通透、灵秀之气。构图夸张大的胆联想与想象是闽南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如被称为“中国民间毕加索”的百岁艺人林桃[7]运用夸张随性且不拘泥于具体透视比例关系地创作闽南风格剪纸作品。大部分闽南剪纸在构图内容上常将把物象形体平面化、典型化、具体化或概括化,以重意舍形,求神减形的方式突出主题。文字素材是闽南剪纸的构图内容的主要形式之一,在传统的闽南民间剪纸有“福”、“囍”等文字形式;祭祀祈福庆典等场合用的吉祥纹样在剪纸作品中占有一席之地,如“猪脚花”、“饼花”贴于祭祀品之上表敬意;民生素材也是闽南剪纸不可或缺创意内容,如虾、蟹、鱼、植物以及生活中琐碎细节及生活习惯也入画构图的重要形式[12,13]。综上形成了闽南剪纸艺术构图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上达精神寄托,下至杯盏民生。

3 闽南剪纸文化创意性发展形式

闽南剪纸艺术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氛围中,探讨闽南剪纸艺术的人文价值,保护、活态传承与发展更是时代的责任与义务。传统剪纸文化的创新和创意性发展是其生存的根本之道。闽南剪纸艺术保护工作中,需要在提取剪纸艺术的精华的基础上,以新的形式、新的内涵且在新的平台上进行推广和输出。将传统的剪纸艺术的载体从纸张中脱离出来,以特殊的材质、创新的纹样主题、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使该非遗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发展。

3.1 新媒体形式创意

随着5G 通讯技术的发展,我国“十四五规划”也将数字创意产业的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其中,数字技术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小贡献[14]。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可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15]、数字动画技术、GIF 动图技术[16]等将闽南剪纸艺术作品进行数字化形式制作或创作,借助网络技术,在电视、电脑、手机APP 等平台推广,使用户对闽南剪纸艺术作品的感受更深、带入感更强。如由万古蟾执导的剪纸题材动画作品《猪八戒吃西瓜》,其创作的视觉元素均来自剪纸艺术。如张引结合《牛郎织女》题材将剪纸艺术创新的结合在动画创作中新媒体的创作过程中[17],把剪纸艺术的精髓吸收归纳并融入动画创作中,能够有效实现传统民族艺术与现代动画科技的有机结合,创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中国当代动画作品,同时使作品散发着浓厚的剪纸艺术魅力。

3.2 作品纹样题材创新

剪纸艺术扎根于民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气息最为浓重的民间艺术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水平的进步、通讯技术的发达,都将人们从农耕时代的精神需求中脱离出来,变为对精神层次更高的审美取向的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背景下,由闽南剪纸代表高少萍在“爱心同铸共盼春来”为主题的全国抗击疫情剪纸微展(福建篇)通过网络展览方式开展[18]。另外,其作品《劳动者之歌》、《我和奶奶》、《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作品不仅反映了当代的民生,展现了现代人的精神风貌,以健康积极向上的方式鼓舞、带领着年轻一代创新性创作。闽南剪纸艺术在图样创作方面采用堆成、重复、发射和平衡等手法,创作者要在对区域文化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仅取“形”,更要会“意”,使闽南剪纸的作品纹样在设计中得到延伸发展,进行再创造、再提升[8]。

3.3 镂空特质的产品形式创新

镂空是剪纸艺术美呈现的主要方式,将平面镂空效果立体变形后,应用于室内空间结构、摆件、家具的设计,不但满足了人们对视觉审美的追求,同时使室内空间装饰得更具文化气息。镂空技艺应用于现代室内设计中丰富了现代家居装饰设计的手法,装饰美化的同时也使空间营造出独特文化魅力气息。在居家物品(图2)的设计中,在镂空的二维平面效果之后,将镂空的平面作品在三维空间中进行弯、曲、折、叠、切、割、等不同手法,幻化为立体造型,使其具有造型多变、体态轻盈、空间透叠、图案抽象、造型多样等特征。

镂空效果与服装设计相结合也是服装设计领域中常用表现形式之一。近年来该风格不仅吸引了华裔的设计师的眼球,同时也吸引了国际一线品牌设计师的极大关注。镂空效果的服装先后出现在各大一线品牌的秀场上,如2012 年殷亦晴的高级定制时装作品、2019 年Valentino 秀场作品、2020 年Dior 秀场作品(图3)均说明了这一点。在服装设计方面,镂空技艺的运用不仅可以把服装服饰装点的更美观、更灵动、时尚,同时通过巧妙运用镂空技艺实现遮挡隐现效果,使服装整体散发着神秘美、文化美的特性。

4 结论

闽南剪纸艺术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在剖析闽南剪纸艺术的艺术表现形式、构图方式、内容的基础上,进而结合时代特征,探讨闽南剪纸文化艺术与新媒体结合以数字化的形式展现;探讨剪纸纹样创做与主流社会思潮、重要社会热点事件结合探索其纹样创新,使其旧貌换新颜,鼓舞人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同时使闽南剪纸纹样适时创新、延伸发展;探讨将闽南剪纸的艺术形式与工业产品结合,设计出具有镂空特质的产品,如将其文化风格、适合纹样、镂空效果与现代工业产品结合,如家具、服装等,设计制作出虚实相生,又动静相宜的作品,既体现产品创意,又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为闽南文化的创意发展寻找创新平台和载体,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发展。

猜你喜欢
剪纸作品镂空闽南
王家乐剪纸作品选
镂空幻想
庆祝建党100周年剪纸作品
闽南文化传承
季玉兰剪纸作品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镂空解构
闽南,闽南
拼折镂空立方体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