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

2022-02-25 04:04李朝辉
四川水泥 2022年2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市政工程人员

石 含 李朝辉

(长沙市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0)

0 引言

相关人员必须要以提升市政工程质量为目标,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构建全新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根据工程需求进行相关设施和材料的采购,对其质量和综合性能进行全方面检测。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与风险发生的几率。要具备长远性和大局性的眼光,将质量控制工作与安全管理任务贯穿到市政工程施工的各阶段。深入研究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之间存在的联系,积极地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与核心科研成果,以此为助力开展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使市政工程施工质量再上新台阶。

1 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施工人员能力较为有限

受到传统的施工模式和思想的影响,部分人员比较重视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工作,但其安全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将会加大施工隐患和风险。大部分人员的市政工程施工经验十分丰富,但其专业水平和信息素养较为有限,无法快速地接受和掌握一些新技术。且在面临较强专业性和复杂性问题时,往往难以在第一时间进行解决。此外,在市政工程规模不断扩大,项目不断增加的情况之下,原有队伍人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部分单位虽然根据情况进行了招聘,但未对人员各方面能力和素养进行考核,从而导致新入职人员的水平普遍偏低。这会对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工作效能的提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1.2 对施工材料缺乏有效管理

材料与设备是市政施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采购成本大约占总体成本的75%左右。这也就意味着施工材料的优劣将会对市政工程的质量、性能、耐久性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采购时,部分施工单位没有制定较为完善的材料采购方案,只是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材料的购买。或是以经济性为材料采购的重要指标,忽视对材料质量的检测。其部分采购人员没有和供货商或生产商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也没有对其生产资质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材料采购完成之后,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检测并不严格,材料存放也较为随意。不仅会增加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会使部分施工材料出现变质或损坏的情况。

1.3 施工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在全新形势下,原有的市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局限和弊端日益增加,而部分人员却没有根据新推出的制度、规章、要求,对其工作进行相关的调整。这就导致相关人员在质量控制环节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但取得的效果却差强人意。且部分人员更加重视成本控制工作,其质量控制通常集中在项目工程施工完成之后,而未对各环节的施工动态进行关注。当施工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地解决和控制,这将会提高市政工程项目施工的风险系数。此外,部分施工单位未能建立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体系,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通常是由相关人员完成,未能及时地引进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和安全管理系统。即便安装了相关的监控设施和设备,但整体的利用程度相对较低,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效果。

2 市政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1 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综合素养

当下,施工单位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全面、深入、持续地进行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的推广和宣传。整合与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有关的音频、图片、符号、文字、视频,由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再编辑和再处理,利用微信、QQ、微博,以及热门的小红书、抖音、快手等APP进行推送,引导全体人员积极地进行了解和学习;也可在市政工程施工开始之前组织安全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安全常识的普及,要求相关人员熟记安全责任书和安全施工守则,全面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思想;也可开展基于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的组织讲座,邀请权威人士和优秀工作人员参与,积极地分享经验和心得,并围绕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探讨,以期能获得更有效的解决措施和方案,使相关人员能形成良好的质量控制思想和安全管理思想。

另外,施工单位还要立足于人员队伍构成情况,有效进行施工人员、质检人员、安全人员、材料人员、技术人员的招聘。根据全新的准入机制和考核制度,对其能力、水平、素养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考核。严格、合法、科学地验证其执证资格,择优进行录用,并根据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情况设置岗前培训。还可在了解队伍的实际需求时,聘请技术、理论、法律以及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的专业顾问,全面完善实现工程施工队伍结构,提升其综合实力和业务能力。

在人员培训的过程中,需在原有基础上引进与质量控制和安全标准有关的理论培训内容,更新培训的知识体系。例如,针对项目经理,需根据其工作性质设置施工现场管理专项培训,借助先进软件和系统引导其熟悉施工现场工作流程和管理方法,并在其中潜移默化地加强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科学规划管理、优化配置资源等内容。大力地加强网络化培训系统的开发,打破以线下为主的培训模式时间、控制、环境方面的禁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整体的培训效果。有效利用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对市政工程施工的规划情况进行模拟,在其中预设与质量控制或安全管理有关的问题,引导相关人员积极地进行实践和实训。

2.2 全面提高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

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之前,需结合设计图纸和市政工程施工标准确定材料质量标准,制定有效的施工材料采购方案。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了解最近时间段内市场材料价格的变动情况,由专业采购人员实地进行市场调研,对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价格等因素进行了解,严格检测施工材料的物理指标、力学性质、化学指标、工艺指标等。例如,针对施工中的混凝土,需结合施工规划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考虑施工地区的环境、气候、降水等多种因素,科学确定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选择硅酸盐类水泥作为主要材料,对水泥的生产批号、级别、强度、质量等进行检测,择优选用。所需骨料粒径、大小、规格、颜色、质量、数量等应符合要求。整体的含泥量需低于1%,杂质量需不超过5%。需对拌和过程当中材料加入顺序进行控制,根据其他材料的含水量控制水的加入量,结合混凝土性能添加引气剂、早强剂、减水剂等外加剂。确保最终获得的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保持在80mm~100mm左右,凝固时间应控制在6~8h的范围内,其含氧量需低于2%。混凝土拌和完成之后,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测,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耐久性进行综合检测,并根据整体数据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科学调整。

采购人员需认真查验材料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与质量检测证书,对了解到的供货商或生产厂商的情况进行综合对比,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生产商或供货商进行采购。与供货商或生产商签订市政工程材料供应合同,对所需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规定,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在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的同时,能有效地降低材料的单位价格。一旦收到的材料质量不合格或存在问题,则可要求供货商无偿更换,或是根据其造成的影响进行索赔。在运输时,需考虑施工现场与材料仓库之间的距离,从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层面出发,选择最有效的运输方案。运输过程当中对施工材料进行保护,以降低运输损耗。在材料运输到施工现场且未入库之前,需由专业检测人员对材料进行多方面检测。特别是针对不同批次的材料,需对其型号、质量、数量等进行详细核实。对于损耗过大或不合格的材料,则应及时进行退还。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后并非能及时用完,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材料的使用频率和施工进度划分保管区域,根据材料性质和性能,采取妥善的方式进行保存,以避免材料变质而造成施工质量下降或额外采购成本增加现象的出现。

2.3 科学地引进施工现场管理技术

在设计阶段,施工单位应安排相关人员利用专业仪器和设备进行施工现场勘测,获得最为真实的市政施工数据,并利用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再分析、再汇总、再整理。充分地考虑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根据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原则进行设计。对设计图纸当中所涉及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先进的安全施工技术的应用,对存在安全隐患和问题的施工工艺进行调整。针对设计中的图纸变更问题,需对原图和重新设计的图纸进行保存,在其中详细地标注修改部分。针对改动量较大的图纸,需根据市政工程情况重新绘制,并做好变更内容、变更日期等记录。修改完成后的图纸,应根据市政工程的流程再次提交,由专业人员和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检测与审核,以降低后续市政工程施工出现较大误差,或由于设计原因而造成大规模返工的现象。

相关人员还可引进基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先进质量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根据事前控制机制对开工报告和施工准备工作质量进行监控;加强施工过程中对各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管理;并在施工完成之后,对竣工验收情况进行记录,全方面地管理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所形成的档案资料。也可构建基于市政工程施工的项目质量管理平台,定期地根据工程进度自动化地推送相关信息,引导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积极地进行交流。了解施工实际情况,并对施工中的质量验收、技术交底、安全管理等各项工作进行统筹。

另外,还要构建全新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见图2。由安全管理人员借助系统软件编制施工安全制度和施工安全方案,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对其合理性、科学性、可行性进行论证。市政施工系统对各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加强临时用电、用水,及安全施工的管理。可成立专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小组,根据施工进度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有效地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借助系统对施工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加强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宣传,引导施工现场相关人员针对性地学习。也可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安全演练和演习,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规范,落实文明施工任务,并将其工作结果与人员的薪资福利挂钩。

图2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

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的环境较为特殊,在施工时,还需要考虑人们的作息、工作、学习等的情况,采取有效的方式降低施工污染和施工噪音的不良影响,并做好施工周围的安全防护工作。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安全通道,要求每一位人员熟记安全手册,认真佩戴安全设施,并通过人脸扫描打卡的方式对其情况进行记录。而施工现场也应设置相关的危险标志和提示符号,加强施工现场的巡查。一旦发现重大安全隐患,则立刻根据流程进行整改和处罚,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后续各阶段的市政工程施工。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相关人员应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掌握影响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制约条件和重要因素,针对质量和安全制定全新的工程施工方案。了解施工队伍人员的综合情况,利用各种途径和渠道对人员进行深层次的培养,提升其专业素养、业务素养、综合素养,使其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有效应对紧急状况。还必须要加强对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重视,根据市政工程施工标准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管理。积极地进行先进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技术的引入,构建动态化、直观化、全面化的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有效地约束和指导。这样才能为基于新形势下的市政工程质量控制与市政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市政工程人员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市政工程供水管网运行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谈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