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治疗猪肺疫

2022-02-25 06:24
中兽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中兽医方剂患病

杨 雪

(山东省招远市大秦家畜牧兽医站,山东招远 265400)

猪肺疫的出现,会对养猪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促进养殖工作的开展,当前在养殖工作进行时更应该加强防治。当前通过对中兽医的治疗方式进行应用,不仅能够较好的消灭患病猪体内的病原菌,还有助于促进其自身免疫力的提升,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治疗工作进行时,需要正确认识到中兽医对于疾病治疗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做好该治疗方式的应用,获得最佳的疾病治疗效果。

1 病理

导致猪肺疫出现的巴氏杆菌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中,血清型多样,其对于理化因素作用抵抗力比较弱,阳光直射短时间内其就会死亡,高温环境下难以较好的生存。对于各种消毒剂比较敏感,5%石灰乳、1%漂白粉、2%烧碱水等均能够较好地将其杀灭。猪巴氏杆菌形状为杆状其作为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普通染色剂能够较好地对其着色。其是一种需氧菌,普通培养基能较好地对其进行培养,存在血清、血液的培养基上其能够更好地进行生存,并产生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菌落。存在于患病动物尸体中的病菌,受组织保护其存活时间相对比较长,可长达90d[1]。

2 发生机制

猪巴氏杆菌大多会寄生在猪的上呼吸道黏膜。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之下,对生猪免疫力造成影响,对生猪自身体内的环境造成破坏,导致病菌对生猪的影响加大,继而引起疾病。像气候突变,生猪生长过程中所生长的环境差、长时间的营养不良或是患有寄生虫病均容易造成其患病概率增加。患病猪自身携带病菌,其会通过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若是与健康猪密切接触,则极易导致健康猪感染。自然条件下,该疾病能够通过被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病菌从猪的鼻咽黏膜侵入其机体后,能够在短时间的迅速地繁殖,之后会进入到淋巴和血液循环系统中,诱发急性、败血性疾病,严重时可能导致死亡病例的出现。

3 临床症状

结合猪肺疫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通常会出现多种表现类型。首先是最急性型。该类型的病例有时可能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却会在短时间内突然死亡。若是疾病的病程稍长,会表现为高热症状,体温可能上升至42℃左右,呼吸十分困难,且呈现犬坐姿势。嘴角有白沫状物质流出,食欲废绝,眼结膜呈红紫色。患病猪的耳后、颈部、腹部等多个部门存在血斑,用手指进行按压其还会出现褪色的情况,咽喉部急性肿胀,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在1~2 d内死亡[2]。

急性病猪的体温可能会维持在41.5℃左右,症状与最急性型比较相似,可能会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亚急性病例同时伴有比较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咳嗽、呼吸困难,呼吸时还伴有痛苦的呻吟声,流鼻液,还会伴有胸膜炎的出现。食欲下降或是食欲废绝。眼角分泌物增多,皮肤的多处位置会有红紫色的斑点存在。初期排出干硬的粪便,后期粪便比较稀薄,若是不及时治疗,会出现较高的死亡率。部分免疫力比较强的生猪可能会转为成慢性病例。

大部分的慢性病猪多是由急性、亚急性演变而成的,病程持续的时间比较长,部分病例患病时长可能会持续1~2个月,若是不及时进行治疗,很多生猪可能难以彻底的治愈,导致其生长发育迟缓,变为僵猪,严重影响生猪的健康生长。

4 诊断

做好疾病的诊断是做好疾病治疗的重要基础。进行猪肺疫疾病的诊断首先应结合疾病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进行初步诊断,若是想要进一步诊断,还需结合具体的病理变化并配合实验室诊断的方式做好精准的诊断。

对病死生猪解剖发现,其全身的黏膜、浆膜存在明显的出血情况,全身淋巴结肿大,胸腔中存在心包积液,胃肠黏膜存在出血性炎症。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症状明显,存在泡沫状的黏液。肺部还存在明显的炎症、水肿、出血等症状。部分病程持续时间较长的病例,身体比较消瘦,还存在贫血的症状。

另外,猪肺疫病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气喘病等疾病的症状比较相似,实际诊断工作进行时,还需要加强鉴别诊断,避免在治疗时产生误区。实验室诊断具体可以采集患病猪的血液、胸腹腔液、肺脏病灶等制成涂片,并使用亚甲蓝或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之后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进行镜检,若是能够发现两极着色卵圆形杆菌即能够进行诊断[3]。

5 治疗

导致猪肺疫高发的原因多为饲养管理不当或受寒气侵袭等,机体正气受损,卫外能力受到影响,使得病邪通过口鼻的途径侵入肺内,热蒸化毒造成气滞血淤,之后邪热上冲,到达咽喉等部位,导致咽喉红肿热痛。痰火郁结,导致肺失宣降,威胁其正常的呼吸,热入营血,则皮肤表面有各种红紫色斑点出现。我国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临床上运用中兽医的方式治疗猪肺疫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可选择以下方剂进行治疗。

方剂一:紫草、牡丹皮、黄芩、牛蒡子、连翘各15 g,紫花地丁、大黄各12 g,麦冬20 g、甘草6 g,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候温后去掉药渣进行灌服,每天1剂,连用3~5 d,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方剂二:蒲公英30 g,大青叶15 g,射干12 g,白芥子、莱菔子、苏子各10 g,上述药物混合研末,加入开水冲服,候温后服用,每天1剂,早晚各1次,连用1周,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该方剂中的药物比较容易获得,治疗起来性价比较高,效果有保障。

方剂三:柴胡、黄连、半夏、薄荷、黄檗各12 g,连翘、玄参、栀子、板蓝根各15 g,杏仁18 g,大黄、石膏、芒硝各30 g,甘草9 g。上述药物混合研末,加入开水冲服,让患病猪进行舔舐,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

方剂四:取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麦冬等药材,在其中加入生姜、大枣进行煎煮,候温后让患病猪服用,效果比较好。且该方剂对于慢性病例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重点用于猪肺疫慢性型的治疗[4]。

方剂五:鱼腥草、金银花、菊花、射干、车前草各10 g,青蒿8 g,马勃、桔梗各6 g,石膏、绿豆各15 g,上述药物混合进行煎煮,候温后加入捣烂的大蒜泥,提前进行充分搅拌,每天1剂,连用3~5 d,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该方剂可以配合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进行同时使用,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和患病猪的疾病治愈速度。

方剂六:桔梗、连翘、知母各6 g,大青叶、黄芩、枇杷叶、炒葶苈子、炒牵牛子、白药子各9 g,在其中加入2个鸡蛋清作为药引,加水煎煮取汁,候温后让患病猪服用,每天早晚各1剂,连用3~5 d,能够较好地治疗疾病。

6 小结

猪肺疫属瘟病的范畴内,通过中兽医的方式对该类疾病进行治疗,要重点注意从卫气营血方面出发。生猪由于自身的皮肤比较后,且皮下脂肪比较多,病邪从卫表侵入比较难。部分生猪自对于疾病的抵御能力比较强,优势病邪从卫表侵入,卫分病症极易被忽视。但若是其通过呼吸道感染并直接进入气分,则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则比较明显。日常还需做好疾病的监测工作,及时的发现并诊断疾病。及时诊断并进行治疗,治愈率更高。

由于猪自身的生理特点,病邪不易通过解表并伴随着汗液排出,所以在应用发汗解表药物时,剂量可适当地增加。用药时,还需注意对润肠通便、利尿止泻类药物进行科学的使用,避免猪出现严重腹泻的情况,导致其免疫力下降。中兽医治疗猪肺疫能够获得较好的疾病治疗效果,相较于西药,中草药安全无污染,其在进入到患病猪体内后不会对生猪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其副作用比较小,不易出现药物残留,并且治疗效果好,能够达到标本兼治的治疗目的,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当前防疫人员更倾向于选择中兽医的方式进行疾病的治疗。

在上述方剂中,加入五味子能够治疗肺虚喘咳,麦冬能够润肺清心,对于肺燥干咳,肠燥便秘等症状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桔梗对于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用于方剂中,能够消肿利咽;连翘、知母、大青叶、黄芩、鱼腥草等药物能够清热解毒,并且具备生津润燥等功效;大部分的病例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气喘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通过在方剂中加入杏仁、贝母等药物,能够获得化痰止咳平喘等功效;患病病例还表现为皮肤表面存在瘀血、出血点、斑点等症状,多是由于血热妄行所造成的,可在其中加入清热凉血的药物,用于治疗各种斑点、出血点,像丹皮、生地等药物;还有针对发热病例,可在药物中加入栀子、黄连、丹参等药物;对于便秘严重的病例,可在其中加入大黄、芒硝,能够获得泻下通便的效果。

7 预防

7.1 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防疫

新时期,我国生猪养殖工作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养殖工作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养殖过程中依然存在管理粗放的情况,再加上生猪调运工作频繁,导致养殖工作进行时面临疫病高发的情况,对猪肉及其制品的稳定供应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给养殖工作造成了极大的打击,针对该现状,需要加强防疫,正确认识防疫对于养殖工作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降低猪肺疫的发生概率。且在养殖实践过程中,通过加强防疫,能够有效降低疫病的发生几率。养殖工作应该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最大程度降低疫病的发生概率。

7.2 做好自繁自养

养殖过程中,部分养殖场为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会从外地购入生猪进行养殖,以扩大养殖规模,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但该饲养管理方式非常容易造成猪肺疫疾病高发。因此养殖过程中可以选择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避免引种频繁而导致疫病高发。不断做好后备猪的驯化工作,运用人工授精等技术形式,提高后备猪的质量。在对外引进猪种时,首先要正规途径购入,对引种地提前做好调研,以免引进携带疫病的猪。另外,猪肺疫有1~5 d的潜伏期,引进时需提前进行隔离饲养,确定其不存在患病可能后才能够进行饲养[5]。

7.3 做好饲喂工作

长时间的饲喂不科学容易造成猪肺疫高发。所以养殖过程中,要保证饲料饮水干净卫生,变质、发霉饲料禁止饲喂。日常可以为其补充维生素以及各种微量元素,将添加剂、抗生素更换成中草药,促进生猪免疫力的提升,降低其患病的可能性。

7.4 做好消毒清洁工作

养殖场应制定科学完善的消毒清洁制度,及时消灭环境中可能潜在的致病因素。由于致病菌对5%石灰乳、1%漂白粉、2%烧碱水等消毒药物较为敏感,所以应该对上述消毒药物进行合理的使用,并且定期更换药物,避免耐药。养殖场应进一步完善消毒设施,在养殖场的进出口设置消毒池。从事饲养管理工作时穿好防护衣物,佩戴口罩、手套,勤洗手。消毒清洁工作应及时进行,对养殖产生的各种污染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同时消毒清洁工作应该彻底地进行。整个养殖场要定期进行彻底消毒,不留任何死角。除了做好养殖环境的消毒外,不要忽视做好各种饲养器具的消毒[6]。

7.5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养殖过程中,为生猪创造一个适应的生长环境,能够促进生猪的健康生长,降低疫病发生率。注意控制好养殖密度,避免圈舍过于拥挤而对养殖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导致生猪患病率升高,疫病大范围的传播。在冬春气候相对干冷的季节,猪肺疫疾病比较容易高发,应该控制好圈舍中的温度湿度,保证光照充足,注意保暖防寒。日常还需做好通风工作,提高生猪饲养环境中的空气质量。

7.6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是防控猪肺疫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养殖场应正确认识疫苗接种对疫病防治的重要意义,制定接种制度和接种档案,定期规范开展接种工作。一般可在每年的春秋季节进行免疫。仔猪可在断奶后进行免疫[6]。

7.7 做好疾病监测

猪肺疫疾病越早发现并及时地进行诊断,治疗效果更好,治愈率比较有保障。因此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加强疾病的监测,确保疾病发现后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养殖过程中,生猪若是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或废绝、咳嗽、气喘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关注,并隔离饲养,加强环境消毒。结合生猪所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诊断等内容,精准的诊断疾病,并为疾病的后续治疗奠定良好的基础,避免疫病大范围扩散而增加治疗难度。

8 结语

新时期在养殖技术不断发展以及市场需求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生猪养殖工作不断提升,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面对养殖过程中猪肺疫疾病高发的情况,还需加强疾病的防治,掌握疾病发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防控。在疾病出现后,要及时做好诊断,并积极运用中兽医的方式进行治疗,发挥中兽医在治疗疾病方面的优势,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并加强防治,降低疾病发生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猪肺疫可能对养殖工作的开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做好中兽医治疗方法的应用和宣传推广,促进生猪养殖工作在新时期获得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中兽医方剂患病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月令体农书中兽医知识书写特点探析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
发展中兽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柴胡汤类方剂用于肝恶性肿瘤治疗进展
论方剂的配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