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常见疾病的综合防治

2022-02-25 18:46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公猪种猪定期

刘 涌

白城市洮北区林海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白城 137000

1 种猪常见疾病与防治

1.1 种猪呼吸系统疾病

1.1.1 症状

种猪初期感染呼吸系统疾病后,会持续咳嗽,呼吸加快,食欲减退。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中后期种猪体温会逐渐升高,甚至出现肺炎症状。此时养殖人员若无法及时治疗,则种猪会持续恶化,也会影响整个种猪群的健康。

1.1.2 防治

为了避免种猪出现呼吸系统疾病,养殖人员应做好预防管理工作,猪舍定期通风,保持2~3 h。夏季高温时还应定期喷洒杀菌消毒药物,避免滋生细菌。外界气候变化也会导致种猪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此时养殖人员应随时观察舍内的温度变化情况,保证温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冬季来临时还应设置防寒措施,避免受凉。在治疗期间,应利用土霉素或阿奇霉素药物治疗种猪呼吸系统疾病,病情严重时可以注射土霉素,但应控制在3 mL以内,不得大剂量注射。除此之外,还可以综合使用金霉素、强力霉素等药物,以达到综合防治的效果。

1.2 种猪消化系统疾病

1.2.1 症状

种猪出现消化系统疾病时会表现大便不成形,颜色为黄绿色、青绿色,食欲减退,形体消瘦等症状。出血性肠炎与下痢均属于种猪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且均因猪舍通风时间短、温度过高等因素引起,滋生大量细菌。

1.2.2 防治

为了有效防治种猪消化系统疾病,养殖人员应定期做好猪舍卫生工作,每天定期通风消毒。饲料问题也是感染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饲喂时应定期添加抗生素药物,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度,避免发霉。同时,还应定期更换水槽中的饮水,避免种猪饮用脏水。

出血性肠炎、病毒性腹泻以及细菌性腹泻均属于常见的种猪消化系统疾病,此时养殖人员可以注射痢菌净与林可霉素治疗,其中痢菌净注射量保持在10 mL,林可霉素注射量保持在15 mL。注射两种药物时应保持一定的间隔时间,避免混合注射药物。当种猪患有病毒性腹泻时,可以根据种猪体重注射肠毒痢克,注射剂量为1支/100 kg,1次/d,连续注射2 d。当种猪患有细菌性肠炎时,可以注射庆大霉素或诺氟沙星等药物。当种猪病情见好,可以增加注射5 mL乳酸环丙沙星,保证治愈效果。

1.3 种猪肢蹄病

1.3.1 症状

种猪肢蹄病主要发生在种猪蹄部,关节严重肿胀,影响种猪的正常活动。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猪蹄疼痛感加强,甚至破裂,此时种猪食欲减退,精神萎靡,无法保证良好的出售效果,更不能通过肉质检验,降低了经济效益。

1.3.2 防治

为了有效预防种猪肢蹄病,养殖人员应做好舍内的卫生打扫工作,定期清扫、通风、消毒,为种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当猪舍地面存在污物时还应及时清理,排出污水,保证地面的干燥性。种猪生性凶猛好斗,很容易出现打斗行为,惊吓其它猪只。对此,应分群饲养种猪。为了保证适宜的养殖环境,工作人员应定期消毒,及时清除舍内的细菌与病毒。

当种猪患有肢蹄病后,为了彻底治疗,养殖人员可以为其注射10 mL安痛定与15 mL复方磺胺。或者注射10 mL地塞米松与160~320万U青霉素。种猪患病初期可以进行简单活动,此时可以为其注射7 mL醋酸可的松,以消除疼痛感。之后内服阿司匹林药物,注射5万IU普鲁卡因青霉素,直至彻底治愈。

1.4 种猪皮肤病

1.4.1 症状

种猪患有皮肤病时,全身会出现刺痒感,表皮出现黄豆粒大小的结节,为了消除刺痒感,种猪会反复磨蹭栏杆等,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影响种猪皮毛,后期食欲减退,形体消瘦,无法保证猪肉品质。

1.4.2 防治

猪舍环境较差会为细菌、病毒提供滋生的温床,以致诱发种猪皮肤病。此时养殖人员应定期做好猪舍卫生清理工作,严格通风消毒。当种猪初期出现瘙痒症状时,养殖人员可以利用高锰酸钾的稀释液定期清洗种猪患处,每头种猪约使用20 mL,且还应联合注射链霉素,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1.5 种猪链球菌病

1.5.1 症状

种猪链球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的疾病,传染性极强,包括关节炎型、淋巴结脓型、败血症型等,种猪体温升高,持续发热。若养殖人员没有及时治疗,不但会影响其它种猪,甚至还会传染人类。

1.5.2 防治

链球菌病对种猪的危害最大,为了有效预防此病的发生,养殖人员应全面消毒猪舍,以防滋生细菌、病毒。同时,还应及时为种猪免疫接种,比如皮下注射5 mL猪链球菌病氢氧化铝胶苗;皮下注射3 mL浓缩菌苗;肌肉注射1 mL猪链球菌弱毒菌苗。且每年春秋季节均需注射一次。除此之外,养殖人员严格做好猪场出入管理工作,对引进的猪只严格检疫。对于已经患病的种猪,应及时根据症状隔离治疗。

1.6 公猪阴茎出血

1.6.1 症状

种公猪在爬跨母猪或自淫时擦伤龟头,伤愈后,与母猪交配时极易破裂出血。

1.6.2 防治

饲养时最好种公猪一猪一圈,且避免互相攀爬,在配种时还应增加人工辅助措施。一旦发现此病,种公猪应停止配种20 d左右,伤口愈合后再进行配种。若出血严重时,还应及时采用止血药物。

1.7 种公猪性欲低下

1.7.1 症状

种公猪不喜欢爬跨发情母猪,主要因为种公猪运动不足、过肥、过瘦引起,缺乏先天经验。

1.7.2 防治

养殖人员应严格执行种公猪的养殖程序,不得过度饲喂青年种公猪,利用发情旺盛母猪进行逗情。或者采用人工辅助方法,将种公猪扶上母猪。必要时,当其它种公猪交配时,可以使其在一旁观看,以激发性欲。

1.8 种公猪包皮炎

1.8.1 症状

种公猪包皮不洁时,极易滋生大量细菌,包皮受到刺激后便会发病。比如当包皮外伤时,潜伏的细菌便会侵入,引起包皮炎。患有包皮炎后,种公猪尿道口红肿、包皮肿胀,患处可见肿胀物,挤压会存在大量异味黏稠物。同时,病猪还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膀胱也会肿大,引发尿毒症。

1.8.2 防治

养殖人员沿着尿包方向,挤压种公猪排尿3~5次,利用温和的消毒剂清洗包皮中的污垢、异物、

渗出物等,再涂抹抗菌素软膏,病重时还可以喂食磺胺类或青霉素药物。

2 种猪管理措施

一是采用区划管理方式,将种猪场合理分为生产区、隔离区、养殖生活区等,并分类种猪,包括怀孕母猪、分娩母猪、空怀母猪、原种公猪、仔猪等,严格分群后采用区域化的管理模式。隔离区应远离种猪场,尽量建设在人烟稀少的区域,并严格限制养殖人员进出,保证进出均彻底消毒;二是制定进出管理机制,原则上只出不进,禁止引进不明猪只。种猪场应尽量采用自繁自养措施,确实需要引进时,应严格检疫,隔离1个月后,全面检查疾病情况,无误后再混群饲养。出售种猪时避免进入外来车辆,尽量搭建临时进出入通道;三是建立完善的预警管理制度,种猪养殖场应合理划分每位养殖人员的职责范围,采用定期上报制度。饲养人员与兽医人员应及时检测种猪群的健康情况,及时诊断疾病,向管理人员上报健康情况。一旦发现患病种猪后,应及时隔离治疗,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四是及时进行疫苗接种,种猪场应制定科学可行的免疫流程,根据当地流行疾病与猪体抗体情况,确定疫苗接种类型与时间。一般极易发生疾病的地区优先接种疫苗,再根据疾病情况接种其他疫苗。疫苗接种时应全面覆盖,做好登记,以免漏打;五是进行常规消毒,养殖人员应根据流行病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消毒程序,并出具科学的流调报告,选择高效的消毒药物;六是保证猪场环境整洁、卫生,种猪场中存在大量污水与动物粪便,养殖人员应每天定期清理,并及时将污染物运出生产区域,避免滋生细菌与病毒;七是强化养殖人员技术培训力度,要求其掌握科学的饲喂方法与卫生防疫知识,可以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执行防疫生产制度。一旦发现患病种猪,养殖人员还应及时上报,避免暴发疫情。对于兽医人员,也应及时参与培训,提高疾病诊治水平,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八是制定紧急事件处理流程,种猪养殖人员应根据疫情的紧急程度确定预防方案,包括紧急疫情下养殖人员的特殊权利、兽医有权隔离病猪与消杀权利、管理人员全面封锁猪场的权利等。当发生重大疫情时,若人畜均可患病,养殖人员有权及时撤离,避免出现混乱场面。

3 结束语

种猪存在多种常见疾病,危害严重。对此,养殖人员应仔细观察种猪的健康情况,一旦发现初期症状,应及时隔离治疗。且日常还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全面预防,保证种猪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公猪种猪定期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