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特点及防控

2022-02-25 18:46竭立英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流行性流感病原

竭立英

辉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辉南 135100

1 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病特点

1.1 有一定的季节性

一般猪流行性感冒主要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对这种病毒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根据其病毒结构合成了多种亚型流感病毒,相匹配地具备多种治疗血清。常见的猪流感病毒有猪H1N1、猪H3N2、猪H9N2等,第一种病毒中包含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基因,不仅感染猪和禽类,还会对人体造成感染[1]。根据医学研究显示,在21世纪初期暴发的猪流感传染病就是猪H1N1的变异型,早在2010年,我国也发现一些猪流感H1N1的变异毒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发现与之前暴发的猪流感传染病属于同源。一旦在我国扩散将会引发养猪业经济衰退,并对人们生命造成危害。

对于猪流行性感冒,受多种因素影响,可以在一年四季发生。但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常常出现在春天、秋天和冬天,时间分布上为12月至次年3月。无论什么日龄、什么品种的猪都会感染流行性感冒。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各种应激,比如转栏应激等。

1.2 以混合感染和并发感染为主

冬春季节,气温寒冷且多风,养猪场内保温和通风工作很难保持平衡。而一旦没有把控好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就会导致猪呼吸道疾病的出现。这也是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暴发极为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猪在各种呼吸道疾病的混合感染下,导致猪流行性感冒的出现。

一旦感染了猪流行性感冒,则猪的呼吸道黏膜细菌大量滋生,导致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整个黏膜内部出现水肿和充血。在支气管和气管处,黏膜分泌包裹着大量流感病毒的渗出液,引发肺脏和细支气管感染,导致器官病变。猪出现肺炎和支气管炎,使病情进一步恶化。流感病毒破坏气管防御,进入猪呼吸道系统,导致呼吸道免疫能力下降,引发其他呼吸道疾病感染,比如猪流感和猪肺疫、猪蓝耳病、猪支原体肺炎等,这种并发感染和混合感染下,可导致猪大量死亡[2]。

临床医学上,对冬春流行性感冒死亡的猪进行解剖发现,造成混合感染的病原有两个:一个是主要病原,另一个是次要病原。它们加重了猪的死亡率,使猪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多种病毒。大猪常常出现猪流感和猪支原体肺炎等混合感染。仔猪常常出现猪流感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等混合感染。其中,猪流感病毒为主要病原,其他并发疾病为次要病原。在每次暴发严重猪疫病时,猪流感危害最大,是疫病主要根源。

1.3 临床病症鲜明

猪流行性感冒相对比较容易诊断,可以快速和其他疾病区分开来,但是与猪感冒相似,需要用技术手段才能区分两者。

猪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病症包括:第一,感染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眼睛结膜有明显红色,有阵发性咳嗽;第二,潜伏期为7 d左右,病程约7 d,严重时病程持续时间更长;第三,呼吸困难,不能用嘴巴呼吸,只能用腹部呼吸,在眼睛、鼻子、嘴巴等位置会分泌出许多黏液,分泌物掺杂血液;第四,排泄物呈黄色,粪便干燥且硬,四肢无力,常趴在地上,走动时有明显跛行症状;第五,怀孕母猪感染流行性感冒后会出现流产,即使生下来也大多为弱胎;第六,哺乳期的仔猪一旦感染,则死亡率达100%。

对猪流行性感冒病理分析:剖检发现在死猪的支气管、气管、喉咙、鼻子等位置有大量的泡沫样黏液,且肿胀和充血。在肺部位置淋巴结水肿,且包含血液。肺部病变组织结构呈紫红色,不同于其他正常健康组织颜色。在肺心叶、中间叶、尖叶等切面有液体渗透。大肠充血,脾脏肿大。

对猪感冒进行分析,其出现的原因有气候变冷、寒风吹袭、冷雨滴淋、体质较弱等应激因素,导致猪感染此病。一般情况下,猪感冒集中出现在仔猪身上,不会对其他猪群造成感染。感染后食欲明显下降,体温上升,且鼻孔有鼻涕,毛色暗淡,虽然粪便正常,但是偶尔也会出现便秘[3]。对于猪感冒的治疗较为简单,只需注意天气变化即可。此病很少造成死亡,但是要注意并发症的出现,避免病情严重化,导致猪因其他疾病而死。

2 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控措施

2.1 防控原则

结合冬春季节猪流行性感冒的病因和特点,进行针对性防控。在遵循基本防控原则上实施预防和控制,从而充分保证防控的有效性。

2.1.1 预防为主

根据冬春季猪流行性感冒发病原因,做好预防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猪流行性感冒出现可能性。通过改善饲养环境、定期消毒、平衡保温和通风、及时更换饮水、使用优质饲料、添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方法来进行预防和治疗,消除流行性病毒的滋生条件,从而避免猪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2.1.2 提高免疫力

猪自身的免疫能力是抵抗所有病毒和细菌的坚实屏障,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猪的免疫力。根据临床实践确定科学的免疫强化流程,比如,注射疫苗、定期开展病原抗体检测等,尤其像猪圆环病毒等。此外,应激因素也是造成猪流行性感冒的重要原因,要合理缓解各种应激,使猪处于健康成长状态,避免疾病的出现。

2.1.3 提高治疗针对性

猪流感型病毒常常和其他病毒一起出现,造成并发感染和混合感染。在这种情况下,要充分认识到猪流感型病毒的主导地位,实施精准治疗。抓住主要矛盾和核心导火索,采取针对性措施。优先选用适用度高的抗菌药,融入优质中草药进行药物配置,给不同发病猪群进行有效治疗。同时,根据季节性特点和生产阶段特征,制定高效合理的药物保健制度,严格根据流程进行阶段保健,使药物能够充分作用于猪疾病上,保证治疗有效性。

2.1.4 做好环境管理

猪流行性感冒中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脏乱差的猪舍环境会造成病毒的滋生,所以管理人员应加强猪舍环境管理。在养殖过程中,定期进行消杀,保证猪舍干净和整洁。尤其在冬春季节,做好保温和保湿工作。对猪舍中漏风地方进行修补,调节猪舍内温度。并对体质较差,容易感冒的猪群进行额外防治,采取对应的保护措施,使之充分度过冬春疾病高暴发时段。此外,加强消毒和清洁,对怀孕母猪生产阶段进行严格消毒,采取科学手段剖腹取胎,避免感染。这样有利于减少病毒感染机会,使猪群保持健康。在饲料喂养中,根据猪群的不同生长规律,适当添加一些微量元素,保证猪群的饲料营养水平高且均衡,为猪群形成强大的免疫力奠定良好基础。在猪群应激处理上,可以春秋进行一次驱虫,使猪应激反应降低。同时,结合当地免疫政策和流行病防控手段,制定符合养殖场的冬春季疫病防治应急制度,综合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2 防控措施

2.2.1 药物预防

首先,根据病原体特点,针对性用药来提升猪机体免疫力。在冬春季猪呼吸道疾病中,猪流感病毒为主导,还伴随猪肺炎支原体、猪蓝耳病病毒等病原,导致猪出现混合感染。对以上核心病原进行药物治疗,使用中西药联合防控,并贯穿整个冬春猪生产环节中,保证猪健康成长。具体治疗手段:添加500 g清开灵颗粒、500 g恒炎康、500 g恒福星于每吨饲料中,搅拌均匀后投喂给猪群,坚持使用7 d。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猪机体的免疫力,规避猪流感等病原的入侵,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目的。

其次,保证饲料安全和营养,避免出现应激反应。在猪饲料中添加一些维生素和免疫增强剂,比如维生素A、B、E,以及清开灵颗粒等,以此来提高猪对饲料和疾病的应激控制能力,避免应激对猪的伤害。此外,不能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其中的霉菌毒素会破坏猪的免疫系统,导致猪消化功能衰败,进而增加病原感染可能性,导致猪感染流行性感冒。通过定期使用除霉剂和科学饲料管理来消除霉菌,保证饲料安全健康。

2.2.2 药物治疗

对于病重猪而言,可以使用定量的清开灵颗粒、阿莫西林、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治疗,混合肌注一侧注射,连续注射3 d,每天一次。或者用清开灵颗粒、氧氟沙星注射液、赛福进行治疗,在混合肌注一侧注射,连续注射3 d,每天一次。对于仔猪而言,可以使用清开灵颗粒、恒福星、利诺、甘爽宁混合搅拌到饲料中,连续7 d投喂给仔猪。实现对猪流行性感冒、副猪嗜血杆菌病等疾病的控制,并有效消除病根。对于中大猪而言,可以使用清开灵颗粒、恒福星、恒福特、甘爽宁混合搅拌到饲料中,连续7 d进行投喂,实现对猪流行性感冒、猪支原体肺炎等混合感染疾病控制,并有效消除病根,恢复健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冬春季节容易发生许多猪流感类呼吸道疾病,对此要综合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比如天气、温度、应激等。根据猪流行性感冒发病特点采用针对性治疗手段,开展疾病预防和控制,保证猪群健康。由于猪流感会引发多种并发疾病,要做好混合感染治疗工作。最佳方案就是中药和西药共同使用,使猪机体免疫力提升的同时增强病毒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流行性流感病原
流感大作战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简单易行防流感六法
冬春流感高发 加强防治最重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疫苗研究进展
猪流行性腹泻防控上常见的误区
猪流行性腹泻2011-2017年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