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2022-02-25 18:46丁,郭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禽类综合症腺病毒

丁 丁,郭 军

1.农安县畜牧总站,吉林农安 130200;2.农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农安 130200

1 病原特征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主要是由禽腺病病毒Ⅲ群所引起的,该类病原仅仅只有一种血清,除了能够在鸡胚成纤维细胞上进行繁殖以外,鹅、鸭也同样会感染此病原体。从该病原体的特征来看,对于环境往往还具备着较强的适应力,抗酸碱能力也非常强,并且还具备耐高热的特点。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禽类腺病毒主要的宿主为蛋鸡、鹅、鸭,当蛋鸡感染该类病毒之后,会逐渐表现出十分典型的症状,即产软壳蛋,并且不同日龄的蛋鸡都存在感染禽类腺病毒的可能性。此外,受激素的影响,禽类腺病毒还可能侵袭蛋鸡的生殖系统,蛋鸡品种的不同,在受感染之后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通常来说,褐壳蛋鸡的发病率相比于白壳蛋鸡要高,虽然不同日龄的蛋鸡都有可能感染禽类腺病毒,但是幼龄蛋鸡感染之后往往并不表现出十分典型的症状。

2.2 传染源

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传染源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受到禽类腺病毒感染的病鸡,另一类则是其它带有病毒的禽类,比如鸭、鹅等。

2.3 传播途径

由于禽类腺病毒主要聚集在蛋鸡的肠道以及输卵管内,因此会随着分泌物以及粪便被排出体外,进而借助于种蛋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养殖场内的饲料、饮水器以及窝棚等也有可能成为该病毒的传染途径,但是就整体的概率而言,由于是间接性质的传播,因此通过此类方式传播给健康蛋鸡的概率较小。

2.4 流行季节

禽类腺病毒的发病规律并没有十分明显的季节性,全年都可能存在发病的情况,其主要的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蛋鸡26~45周龄,在此期间内,蛋鸡的产蛋效率不仅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而且还可能生产出畸形蛋,维持40~70 d。

3 临床症状及诊断

3.1 临床症状

当蛋鸡感染禽类腺病毒之后,往往并不会出现显著的临床症状,并且禽类腺病毒的潜伏期通常为5~7 d,在此期间内只能通过采集蛋鸡血液对其进行检测才能得出感染的结果。而后随着禽类腺病毒的不断繁殖,会逐渐聚集在成年蛋鸡的生殖系统内,进而逐渐出现一些易于观察的症状,比如呼吸不畅、嗜睡等,并且粪便的颜色也会呈现出明显的青绿色。受到病毒感染的蛋鸡在性成熟之后,其产蛋率会显著下降。对于一般的受感染蛋鸡来说,其产蛋数量会明显降低25%,如果受感染的病鸡病情十分严重,则会下降50%,并且会持续30~70 d。从禽类腺病毒的危害性来看,对于蛋鸡的产蛋效率会造成直接的影响,但是所造成的死亡率并不高,其所侵害的也主要是蛋鸡的生殖系统。但是如果蛋鸡所处的饲养环境比较恶劣,缺乏系统性的养殖,那么也有可能与其它疾病一道产生影响,造成蛋鸡的死亡。

3.2 病理变化

由于蛋鸡感染禽类腺病毒之后所产生的病变主要集中在生殖系统,因此其病理变化的主要表现为子宫与子宫黏膜产生水肿、输卵管周边的血管出现萎缩、子宫腔内呈现出明显的坏死物以及脾脏出现红肿等。

3.3 诊断

在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进行诊断时,可以依据临床症状做出初步的诊断,想要进一步确定蛋鸡是否感染,则需要在实验室进行综合诊断。

4 防治方法与措施

由于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并不存在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仅仅能够借助于部分中药以及西药进行缓解,以保持蛋鸡身体的相对健康。因此在对该病症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主要从预防角度着手,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免疫接种、严格的消毒以及病鸡的淘汰等措施对其进行防治。

4.1 加强饲养管理

禽类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借助于种蛋进行传播,另一类则是通过饲料、饮水器以及窝棚等进行间接性的传播。因此想要使禽类腺病毒得到最大程度上的预防,需要制定更加科学的饲养管理计划,对鸡舍定期消毒,并做好每日的清洁工作。同时,在进行引种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禁止从疫区引种,以此来避免病原体从疫区带入。当鸡群被引入之后,需要对其进行隔离观察,以此来确保鸡种的健康。当鸡舍出现受禽类腺病毒感染的情况之后,需要严格按照兽医卫生措施进行执行,以此来有效切断传染源。此外,为了有效应对禽类腺病毒通过饲料、饮水器等进行的间接传播,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基于蛋鸡生长周期的不同,还需要针对性地补充饲料,确保其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为此,在饲料中还可以添加一些氨基酸、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配合日粮促进蛋鸡免疫力以及抵抗力的提高。同时,在养殖过程中还需要保持饲料的干净与卫生,定期对饲料的情况进行检查。提供干净清洁的饮水,同样可以在其饮食中添加一些抗病毒类的药物,这样就能提升鸡体对病菌的抵抗能力,尽可能地降低感染禽类腺病毒的概率。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尤其需要重视对粪便的及时处理,对于温度也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情况22 ℃是比较适宜蛋鸡进行生产的温度,否则就会对其产蛋数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对鸡舍进行管理时,还需要做到定时的通风换气,以此来避免有毒物质的聚集,确保鸡舍内湿度的适宜。通过上述方法的有效开展,可有效控制病毒的传播途径,确保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4.2 免疫接种

在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进行预防的过程中,强化疫苗的科学接种是非常直接、有效的一种预防方法,能够通过提升蛋鸡对禽类腺病毒的抵抗力来达到降低发病率的效果。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针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也开发出了很多的疫苗,以EDS76病毒127株为例,在对这一疫苗进行接种之后,体内的抗体大概能够有效维持12~16周,随后抗体的效果逐渐下降,直到50周后彻底消失。所以在对疫苗进行接种前,需要根据当地禽类腺病毒的流行情况来做出针对性的选择,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接种时间,在疫苗购买以及运输的过程中,还需要始终按照所规定的流程来进行,否则容易出现疫苗接种失败的情况。在对疫苗进行接种之后,还可以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发现抗体不足,还需要及时进行补接。

当种鸡场受到禽类腺病毒的侵害时,就会造成同一鸡场其它鸡产的雏鸡也会存在感染的情况,所以即便通过检测发现这些雏鸡的抗体呈现阴性,也不能作为其是否感染的证明。因此在对这类雏鸡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需要在第一次接种之后,安排第二次补种,以此来确保免疫接种的有效性。

4.3 均衡日粮营养

在对蛋鸡进行日粮饲养时,需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首先需要严格禁止使用发生霉变的饲料;其次,需要向其饲料内补充一定的维生素B,以此来促进蛋鸡肠道的消化,提升其生殖系统的健康。同时,还需要适当添加一些叶酸,以此来提升蛋鸡的抵抗力,降低病毒感染的风险,并且维生素E的摄取对于蛋鸡免疫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最后,还需要实现定时定量的喂食,以此来帮助蛋鸡形成较为稳定的采食习惯,确保其日粮营养的均衡。

4.4 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

对于禽类腺病毒的预防来说,除了提升蛋鸡自身的抵抗力以外,还需要通过严格的消毒计划来消灭禽类腺病毒。对于不同规模的鸡场来说,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适应的消毒计划。在消毒过程中,养殖人员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否则其病毒就会产生耐药性与抗药性,因此需要注意消毒药品的轮换使用。同时,除了需要对养殖场内部进行消毒以外,还需要对养殖场外部的环境进行消毒,否则也难以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此外,为了避免病菌的滋生,还需要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定期对粪便进行清理,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这样就能有效避免禽类腺病毒的传播,同时也能提升粪便的利用效率,以此来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实现有效地预防。

4.5 发病后的紧急处理措施

如果鸡场遭受感染之后,养殖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兽医卫生措施,对鸡舍内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清洁与消毒。在此过程中,尤其是需要对污染的蛋盘以及包装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病鸡所产下的蛋不能留作种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会给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重视对禽类腺病毒的有效预防,通过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影响因素的分析,从饲养环境、营养摄取,以及应激等多方面展开防治工作。同时,还需要严格遵守兽医卫生措施,落实消毒举措,对鸡舍定时进行清洁,保证鸡舍内的通风,确保鸡舍温度维持在22 ℃左右,并及时淘汰病鸡,保证日粮营养的均衡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对蛋鸡产蛋下降综合症的防治效率,才能降低禽类腺病毒对蛋鸡的影响,从而确保养殖场的产蛋效率,促进其经济收益的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禽类综合症腺病毒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影响禽类养殖的不利因素及措施
禽类呼吸道疾病防治措施
解除美国禽类产品进口限制
关注夹腿综合症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体会
两种不同方法对轮状病毒和腺病毒抗原检测的比较
梦游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