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2022-02-25 18:46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产蛋量产蛋鸡病鸡

陈 阳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九台 130500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场常发的一类急性细菌性传染病,该病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疾病,传染能力非常强。表现鸡产蛋量迅速降低,以鸡颜面肿胀,流泪,流水样鼻液,发生鼻炎、结膜炎和眶下窦发炎为特征。通常采取尽早隔离、全面消毒、无害化处理病死鸡和污染垫料等控制措施,加强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1 鸡传染性鼻炎的基本内容

1.1 流行病学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多发于秋末、冬季、初春时期,由于气温较低,天气变化多端,因此就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泛分布,在我国多个地区也曾集中暴发过。无论是哪个品种、年龄段的鸡,都会感染鸡传染性鼻炎,育成鸡、产蛋鸡的感染率最高,幼龄鸡相比于成年鸡的发病率较低[1]。7日龄的雏鸡,其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该病;3~4周龄的雏鸡,其抵抗力稍有提升,感染率相对较低。而4周龄至3年内的育成鸡,其感染该病的概率增加,也会因个体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果为人工接种病菌引发的感染,其90%都会出现典型症状,主要为鼻腔分泌物增多,打喷嚏等。该病具有潜伏期短、病程长的特点,病鸡、带菌鸡均是传染源。尤其是慢性病鸡与隐性带菌鸡,会造成大规模的感染,导致产蛋量降低,给养鸡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此外,空气中的飞沫、尘埃、饮水、饲料等,也是该病的传播渠道。

1.2 临床症状

当鸡感染传染性鼻炎后,其临床症状主要为:鼻腔内的分泌物增多,开始为稀薄的清水状分泌物,随着病情的加重,将分泌出粘稠状、浆液状,同时散发着难闻的气味。偶尔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打喷嚏、精神萎靡、久卧不起、眼眶红肿等症状。其最为明显的变化为产蛋量降低,相比于正常情况下,会降低30%左右。当病情不断加重时,病菌会顺着呼吸道,相继感染病鸡的气管、肺部,同时伴随着呼吸困难、肺部杂音等现象。如果病鸡的咽喉分泌物较多,且呈凝块状时,就会引发窒息死亡[2]。如果为幼龄鸡,感染传染性鼻炎后,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如果为成年母鸡,就会导致其产蛋量减少;如果为成年公鸡,就会导致其肉髯肿大。产蛋鸡群在发病一周后,其产蛋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且蛋壳颜色也发生了变化。一般为白色蛋壳,且小蛋、畸形蛋的频率增加。同时,产蛋鸡的粪便呈水样状,颜色为黄色、白色、绿色等不正常色。如果为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在感染后,产蛋量会迅速下降,平均下降25%左右。而刚感染传染性鼻炎的鸡群,其死亡率较低,在治愈后,精神状态逐渐恢复,产蛋量也恢复正常值。如果未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就会导致集体感染,且死亡率增加。

1.3 病理变化

当鸡感染传染性鼻炎后,其鼻腔会出现黏膜充血、肿胀,且表面的黏液较多,还会渗出一些凝块;眼结膜处出现充血、肿胀;面部和肉髯处的皮下组织出现水肿,且呈现出黄色干酪样;气管接近咽喉处,出血较为严重,且轮层相对模糊,有着些许黏液,呈粥样状,将气管处堵塞;肺脏处有明显的淤血、质变,同时已无任何浮力;腹部气囊变得浑浊、增厚;卵巢出现变形,部分有坏死和爆裂现象。

1.4 诊断方式

可根据病鸡的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如脸部单侧肿胀、鼻腔分泌物增多、产蛋量较低,则为传染性鼻炎;如果为脸部双侧肿胀,且发硬发紫,则为禽流感;如果呼吸道症状不明显,产蛋量迅速下降,且软壳蛋较多,则为传染性支气管炎。此外,还可以采用病菌分离、培养、检测的方法,将病菌带到实验室进行分离培养,然后借助相应的试剂、仪器进行鉴别诊断,可以初步鉴定为鸡副嗜血杆菌。

2 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治方法

2.1 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是鸡传染性鼻炎的有效预防方法之一,可以防止该病的大规模感染暴发,将感染率与死亡率降到最低。其具体措施为:第一,在日常饲养中,一定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如仔细、密切观察鸡的各种症状,一旦发现各种异常,就要隔离饲养,且做好鸡舍的消毒杀菌工作。在隔离饲养中,可以根据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进行对比鉴定,也可以进行病菌的分离培养鉴定,从而快速诊断,展开治疗工作;第二,在饮水与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以增强鸡的抵抗力,防止发生大规模感染。尤其是产蛋鸡与成年公鸡,可以根据其体重、体质,进行抗菌药物种类、用量的把控。如常用的安普霉素、强力霉素、替米考星、利巴韦林等,都可以适量加入到饮水与饲料中,做到提前预防,增强鸡的抵抗力。同时,还要在饲料中,加入适当的维生素、蛋白质、抗生素、矿物质等元素,以增强鸡的抵抗力,防止发生大规模感染;第三,饲养人员在进出鸡舍时,需要做好全身消毒工作,防止将病菌携带到鸡舍,造成大规模感染。如进入鸡舍前,需要进行全身的消毒,并更换专业防菌服。在鸡舍门口,需要设置消毒池,做好手脚、工具等消毒工作。同时,要定期进行消毒池的清理消毒,做到真正的无菌饲养。为了严格规范人员的行为,需要建立严格、完善的防疫制度,无论是外来车辆,还是饮水、饲料、工具等,都需要做好消毒工作,才能进入鸡场或者鸡舍。此外,要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尤其是疫区的鸡群、人员,要严格控制。在鸡舍彻底清洁时,可以借助高压水枪进行冲洗,然后使用消毒水进行消毒,最后将鸡舍闲置半个月左右,才能进行饲养;第四,鸡舍在选址时,需要选择远离人群密集处、其他养殖场处、水源处,并且选择交通便利、通风良好、光照充足的地方,才能为鸡群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鸡舍要做到坐北朝南,以保障光照、通风良好,防止传染性鼻炎的大规模感染;第五,饲养人员需要做好鸡舍内部的清洁消毒工作,以有效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性鼻炎的暴发。如对饮用水、饲料、饲喂工具、清扫工具等,定期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病菌传染给其他正常鸡群。定期进行鸡舍内部的整体清洁消毒,且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如通风口、门窗、饲喂槽等等,一定要格外注意。此外,还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以增强鸡群的免疫力,创建一个健康的生长环境。可以借助通风扇、换气扇,进行鸡舍内部的通风换气,以降低鸡舍内部的氨气浓度。通过通风换气,就可以有效防止副鸡嗜血杆菌的繁殖,且增强鸡群的抗病能力,提高鸡群的呼吸道免疫力。在通风换气时,还可以定期喷洒稀释后的消毒剂,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而在寒冷的秋末、冬季、初春,就要做好保温工作,可以在中午光照较强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且借助相应的辅助工具,做好保温工作,保障鸡舍内部的光照时长充足。饲养人员还要定期放养鸡群,增加鸡群的运动量,从而将感染率与死亡率降到最低。

2.2 定期免疫接种

只有做到定期免疫接种,才能增强鸡群的免疫能力,达到预防与治疗的目的。第一,对于新购买的雏鸡或成年母鸡,必须做好检疫工作,然后单独饲养。待观察一段时间没有异常后,进行免疫接种,才能统一饲养;第二,对于鸡舍内部的鸡群,一定要严格按照防疫部门的规定,定期进行免疫接种。且制定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确定好时间与剂量,由专业人员进行统一接种;第三,如果发现病鸡,也可以在隔离饲养中进行免疫接种,且配合药物治疗。加强鸡舍的消毒工作,就可以快速控制病情,防止大规模感染;第四,老鸡群的鸡舍,与雏鸡、育成鸡、产蛋鸡的鸡舍要有效隔离,然后定期进行观察、免疫接种,做好防治工作。

2.3 科学预防治疗

科学预防治疗,是鸡传染性鼻炎的有效防治方法之一,可以快速控制病情,降低传染率与死亡率。第一,在日常饲养中,可以在饮水、饲料中加入抗菌药物,增强鸡群的免疫力。同时,可以通过免疫接种,以做到有效预防;第二,对于易感染鸡群,可以使用传鼻弱毒苗和灭活苗进行免疫接种,增强鸡群的免疫力;第三,如果发现感染病例,就可以使用左旋氧氟沙星,与饮用水混合后进行饲喂;或者将其加入饲料中进行治疗。连续服用3~5 d,即可恢复正常。还可以使用罗红霉素,与饮用水、饲料混合,饲喂3~5 d,即可见效。以及阿奇霉素、氟硫霉素溶液等,都可以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但是需要饲养人员根据病鸡的症状、体质等,进行药物量的控制,从而促使病鸡快速恢复;第四,中药治疗,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治疗手段。如将白芷、茯苓、益母草等各100 g,混合后碾成粉末,加入饮用水或饲料中进行饲喂;或者使用黄芩、半夏、甘草、生姜等各80 g,然后将其混合后碾成粉末,都可以有效治疗鸡传染性鼻炎。通常情况下,中药治疗的时间较长,约为7~14 d,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在药量控制中,需要根据鸡群的体重与体质进行调整,其治愈率高达95%以上。

3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鸡传染性鼻炎有着传染性强、潜伏期短、分布范围广、死亡率高等特点,给养殖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就需要对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式,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制定科学、高效的防治措施。如加强饲养管理、定期免疫接种、科学预防治疗,做好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可为养殖场带来更多的经济利润,并加快我国养鸡行业的发展步伐。

猜你喜欢
产蛋量产蛋鸡病鸡
鸡不“歇伏”提升产蛋量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夏季产蛋鸡疾病的诊断及预防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南瓜喂蛋鸡可使产蛋量增加
产蛋鸡猝死症发生原因和防治
提高土鸡产蛋率的几种方法
病鸡治疗期饲料调整与控制
蛋鸡得了疲劳症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