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绵羊非典型慢性铜中毒的诊治与体会

2022-02-25 18:46玮,左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绵羊患病中毒

郭 玮,左 壮

吉林省畜牧总站,吉林长春 130062

铜中毒主要指的是摄入较多铜,而使得肝细胞受到一定的损伤,在肝脏等组织内铜大规模蓄积,随后在某个瞬间突然释放出来进入到血液循环而诱发的重金属中毒性疾病,慢性铜中毒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形式。在最近几年,在绵羊养殖的时候,含铜药物应用较为广泛,在某种程度上就加大了铜中毒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笔者曾诊治一例绵羊非典型慢性铜中毒病例,具有代表性,诊治过程和体会如下所示。

1 慢性铜中毒发病原因

铜在小肠吸收后,与血清蛋白结合而广泛分布在机体组织和红细胞中,肝脏容易蓄积铜而发生慢性铜中毒。慢性铜中毒又可以分为单纯性铜中毒、肝源性慢性铜中毒和绵羊吃进某些植物后的慢性铜中毒。

第一,造成单纯性铜中毒的原因,病羊食入被含硫酸铜药喷过的饲料、食用矿物质配合日粮、用硫酸铜溶液浴脚、饮用了处理过水藻和蜗牛的水。

第二,造成肝源性慢性铜中毒的原因,病羊食用欧天芥菜和菊科千里光等植物后,由于植物生物碱对肝脏的损伤,导致肝脏对铜的亲和力和铜的蓄积增加,形成一种肝脏损伤的特殊代谢类型。

第三,绵羊吃进某些植物后的慢性铜中毒一般发生在铜含量正常的牧场放牧的绵羊身上,但这些牧场含硫酸盐过多或钼缺乏,硫酸盐影响植物吸收和贮存钼的能力,而钼与铜有拮抗作用。所以,缺铝提高了植物对铜的吸收能力。

2 发病症状

慢性铜中毒突然是急性时,临床可见呼吸加快,身体衰弱,极度干渴,尿液呈深褐色,肾脏疼痛而致弓腰,皮肤和黏膜呈现橙黄色。正铁血红蛋白浓度升高到5.9 g/100 mL,直接胆红素升高。随着肝功能的衰退,血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减少。血清胆红素增多。在出现临床症状前24~48 h,血铜浓度突然升高。慢性病例是在溶血现象出现前28~42 h时,血清谷一草转氨酶浓度升高,病程为1~4 d。个别羊死前临床症状加重,但也有摄入铜数月后才死亡的。

3 初步诊断

根据主诉症状和饲养病史,初步诊断为慢性铜中毒,由于这只绵羊临床症状不具有典型性,也没有出现死亡病例,所以使用采血的形式进行实验室检验。与此同时,应用GB/T14699.1规定的方法来对饲料进行采样,在制备试样的时候参考的是GB/T20195规定,通过0.45 mm分析筛来检测试样粉碎度,随后对饲料中的铜含量进行检测。

4 实验室检验

针对患病绵羊和使用高铜饲料临床健康羊实施实验室检验,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4.1 血液常规检查

关于患病绵羊,在治疗前后从颈静脉处进行采血,在血液常规检查的时候使用的是自动血细胞计数器。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在治疗之前,患病绵羊的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都低于正常值,也就意味着其出现了严重的贫血情况。在治疗之后,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数都呈现出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治疗后贫血现象有所改善。正常情况下,白细胞数量是8~9×109个/L,但是在治疗前后患病绵羊的白细胞数量分别是15.3×109个/L、5.6×109个/L。

4.2 肝功能检查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患病绵羊在治疗之前,涵盖AST、ALT等在内的肝损伤特异性酶活性居高不下,AST、ALT、BUN的正常数值分别是307、38、7.7 U/L,患病绵羊分别是680、130、136 U/L,在通过治疗之后都呈现出降低的发展趋势。

4.3 血清铜测定

在测定绵羊血清铜时使用的是原子吸收法,正常情况下血清铜含量是18.84 µmol/L,根据检测结果得知,患病绵羊的血清铜含量是34.68 µmol/L。

4.4 血清学检查

在采集患病绵羊血清之后测定钩端螺旋体聚合酶链反应,得到的都是阴性反应。

4.5 饲料分析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得知,患病绵羊饲料中含铜量是200 mg/kg,经调查每只羔羊平均每天食入该饲料为0.5 kg,也就是铜日摄入量为100 mg。

5 人工饲喂试验

选择3只普通绵羊,在饲养的时候使用的饲料铜含量是200 mg/kg,在喂养153 d之后,这3只绵羊全部发病死亡,临床症状表现和绵羊非典型慢性铜中毒案例的症状基本一致。

6 诊断

根据人工饲喂试验、临床症状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得知,这只绵羊患病的根本原因就是喂养饲料中铜含量比较高,进而诱发了慢性铜中毒。

7 治疗措施

第一,第一时间彻底切断铜的来源,避免铜的继续摄入。在对所有绵羊进行喂养时不再使用原有的饲料,采用新加工的饲料,并且每只绵羊每天钼酸铵的含量是100 mg,将其制作成溶液均匀地喷洒在优质的饲草上。随后让绵羊自行采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保证饮水充足。

第二,促进铜排泄,减少铜吸收。用50 mL的常水将含量分别是1、1.5 g的硫酸亚铁和氧化酶进行溶解,然后让所有绵羊进行服用,4 h喂服1次,每天服用2次。在绵羊慢性铜中毒临床表现比较明显的时候,采取注射三硫钼酸钠注射液,钼的剂量是0.05 mg/kg,将其稀释为100 mL左右的溶液,进而进行静脉注射,连续注射3 d,每天1次。

第三,对症治疗。在具体实践中可使用10 mL的肝泰乐,以强化肝脏的解毒功能,连续使用3 d。此外,为了对细菌继发感染情况予以规避,可以使用氨苄青霉素3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注射。在绵羊铜中毒患病十分严重时,可以采取静脉输入300 mL的健康羊血。

8 体会

在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养物质就是铜,其会积极参与机体造血以及髓蛋白的合成过程,是多种酶的主要组成内容,并且在细胞色素C以及半乳糖酶合成的过程中铜也积极参与其中,生物学效应十分广泛,可以帮助绵羊等动物增强自身机体免疫力。相比之下,对铜需求量最为敏感的是绵羊,一旦出现超量摄入的情况,就会诱发相应的疾病。一次性摄入20~100 mg的铜就会诱发铜中毒的现象,并且长期超量摄入同样也会引发铜中毒问题。

众所周知,铜中毒可以细分为多个类型,最为典型的是急性和慢性中毒。具体来说,急性中毒绵羊的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就是精神沉郁、全身衰竭,呼吸速度明显加快、脉搏衰弱、腹痛、肌肉痉挛,严重的时候会出现昏迷和死亡的情况;慢性中毒绵羊的临床表现形式是在刚开始患病的时候,体温急剧升高,呼吸和心跳明显加快,精神沉郁,呼吸困难。还有的患病绵羊会出现肌肉震颤、走路摇晃等情况,并且出现酮中毒的绵羊,饮水次数和饮水量都比平常要高出很多,尿液呈现出暗红色,在后期贫血现象十分严重。

大多数患有慢性铜中毒的绵羊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后的数十天内会出现死亡情况,但是由于本病例的绵羊临床表现不是很明显,单纯地表现为间歇性的精神不佳,尿液呈现出浅茶色,偶尔会出现腿软的情况,没有出现发热的现象,并且呼吸和脉搏都处于正常状态。所以,笔者认定此例绵羊正处于慢性铜中毒的早期,尽早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为后续此类疾病的诊断与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通常情况下,绵羊血铜、肝铜、肾铜含量分别需要超过20 mg/L、500 mg/kg、80~100 mg/kg干物质,在诊断绵羊慢性铜中毒的时候,可以将这些数据视为主要的参考数值。在本案例中所测的绵羊血铜含量约是20 mg/L,血铜含量不是很高,也就意味着绵羊所摄入的铜含量对肝肾所带来的损伤较小。具体而言,在诊治慢性铜中毒的时候,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表现给出准确的诊断结果,并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和治疗。

在绵羊出现慢性铜中毒现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切断铜进入绵羊体内的途径。如果外部环境中铜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此时就可以向没有污染的地区迁移羊群,如果是饲料中含铜量比较高,可以更换饲料,从根本上避免铜含量过度摄入的情况。与此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帮助绵羊排出体内的铜,并且实施对症治疗。对铜而言,最为常用的拮抗剂就是钼、硫、锌、锰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症治疗时需要保肝利肾,避免出现继发感染的情况。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病例在偏僻的农村,购买绵羊专用饲料的难度较大,尽管养殖户知晓需要使用营养含量较高的饲料,但是并没有准确区分仔猪和绵羊饲料,这也是慢性铜中毒疾病出现的根本原因。一旦出现慢性铜中毒病例,就会让养殖户面临较多的经济损失,这就意味着尽早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一旦发现病例就需要尽早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在慢性铜中毒治疗的时候要严格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在明确病因之后让患病绵羊远离铜源,并且尽可能减少铜的摄入量,加快体内铜的排出速度。因此,养殖户在后续进行绵羊饲养的过程中需要掌握更多的养殖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养殖能力,并且定期和其他养殖户进行经验的交流。除此之外,对于管理部门而言,还需要加大科学技术知识的宣传力度,帮助经营者掌握更多的知识,降低绵羊慢性铜中毒现象出现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绵羊患病中毒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数绵羊
中毒
数绵羊
奔跑的绵羊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西游记》中毒记
巧计得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