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少运输途中生猪的死亡

2022-02-25 18:46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猪群生猪运输

曹 威

公主岭市怀德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公主岭 13610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通物流业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商品异地交易越来越频繁,流通数量越来越大,流通速度加快。生猪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多,生猪及其产品异地交易频率也在越来越高。销售运输是最常见的一项生产工作, 在生猪运输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生猪的运输途中死亡率越来越高。如何去科学避免和降低运输过程中生猪不必要的死亡数量,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这些可预防的经济损失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根据生产实际和学习,总结归纳了一些生猪运输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措施和一些建议,供广大同行和技术人员参考。

1 运输前措施

1.1 在进行运输工作之前,相关企业需要到当地的畜牧兽医部门了解有关生猪调运的相关规定。比如说,在进行运输之前需要办理运输检疫证明,以保证所运输的猪群身体健康,标明检疫完成的标志,对运输车辆进行程序化全面性的消毒工作并提供证明,办理猪群非疫区证明等事项。办理好各类证明并且随车通行,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因运输检查过程中避免浪费时间而导致猪群死亡、生病的现象,为企业造成非正常损失和麻烦[1]。

1.2 提前24 h对装载运输猪群的车辆进行彻底的清扫消毒,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使用浓度较大的消毒剂,杀死有害物质。并且将车辆空置1 d,用来消散消毒药的味道,在装载之前再用浓度较小的消毒剂进行再次全面消毒工作,为猪群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运输环境。在运输中企业应当使用企业自己常用的车辆装载猪群,尽量避免使用外来车辆进行猪群的运输工作。

1.3 在猪群的运输中,一是企业需要在运输前对运输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工作,防止运输途中因为车辆问题而导致的抛锚等现象,减少和避免需要滞留的时间。长时间的运输会使猪群产生疲劳感,挤压时间过长也会给所运输的猪群带来一定的应激反应,从而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二是选择具有丰富经验的驾驶人员进行猪群的运输工作,以保证整个工作的顺利进行,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三是在运输途中的副驾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驾驶技术且具备一定兽医知识的人员,倘若在运输途中发现个别猪生病了可以及时地进行发现、控制和治疗,以免事态扩大化;四是,运输车辆上应该常备基础的抗生素、绳子、铁钳子,猪套子等药物和工具,以便于及时处置发生预测不到的意外情况[1]。

1.4 养殖人员需要注意在装车之前给待运的猪群饲喂七分饱即可,这是因为车辆在行驶中会发生颠簸等,喂食过饱或是猪群因为紧张、挤压等发生过激反应,会导致胃肠道等内脏发生损伤破裂,轻则脾胃出血,重则导致死亡。

1.5 养殖人员或者相关人员需要为猪群准备好充足的水分和饲料,倘若长途运输超过24 h,需要让猪群及时地补充水分,这时运输人员需要控制猪群的饮水量,大量喝水会导致猪个体呛水发生死亡。可以准备一些葡萄糖、电解多维液等营养物质进行体能补充,或是在夏天时可以给猪群投食一定量的西瓜用于解暑。除此之外,长途运输超过48 h相关人员需要给猪群投食一定量的饲料以补充体能[2]。1.6 禁止去疫区采购情况不明的猪群,我国的畜牧行业明令规定,采购的猪个体必须是健康无病的,并且每一头猪都需要有免疫耳标。除此之外,企业必须在免疫期内完成运输工作,以防止超过免疫期在运输途中发生传染病或是其他难以控制的现象,既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又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

2 运输中措施

2.1 装车时,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将待运猪群集中放置在空间中,通过撒料引诱加之驱赶的方式将待运猪群成功地赶入装载运输车上。在这个过程中,一是尽量避免猪群看到陌生人,防止猪群出现过激反应;二是在驱赶过程中避免抓捕、禁止将猪群聚集在通道内,避免猪群发生骚乱和恐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损失和麻烦[3]。

2.2 在秋季时,运输车上可以铺上一层垫料,在冬季时运输车上可以铺稻草,在夏季时运输车上可以铺上细沙,根据季节选择铺垫物能够对猪群起到保暖或者散热作用,并且减少猪肢体的损伤。一个车的装载猪群数量不宜过大,这是因为数量过多一方面会造成因挤压而发生意外事故,另一方面合理的装载数量有利于清点数量。另外公猪需要单独隔离,以免发生打架的现象。

2.3 运输车辆的行车路线选择高速路线,避免因堵车而发生的意外事故;每辆运输车上配备两名以上的专业驾驶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短运输时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驾驶员要集中注意力,观察车况提前做出反应,避免因急刹车而导致猪群碰撞、跌伤、死亡等现象的发生。在给猪群补充完饲料和水之后,押运员下车检查猪笼的门闩是否松动,是否存在猪个体被猪群踩踏压伤[4]。如果发现有生猪被踩踏或者是压伤的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帮助生猪站起来,避免生猪出现四肢麻木无法站立的情况发生,而且这样还很容易导致生猪死亡。如果生猪在被踩踏之后,无法自主站起来,且出现了呼吸急促、体温升高等症状必须要快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如可以为生猪注射抗生素、镇痛以及退烧等药物,以保证生猪的健康。

2.4 做好运输的应急措施。冬夏季运输生猪时,长途跋涉,生猪很容易出现应激反应,反应过于激烈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生猪死亡,因此在运输过程中落实好相应的应急措施就显得极为有必要了。如在冬季时需做好保暖工作,生猪一般在早上装车、白天行车比较合适,因为这个时间段的温度相对来说比较高。为了更好地保证生猪健康,在装车之前可以先在车内铺上垫草,在车厢前罩上篷布,这样车辆在运行时可以防止猪迎面吹风,避免生猪出现感冒或者是其他不良症状。对于有条件的养殖场来说,还可以在车外包上棉被防止生猪在运输的时候冻伤或者是冻死。在夏季运输期间也需要加强对应激措施的管理,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因为生猪的皮比较薄,毛稀疏、脂肪厚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猪的耐热能力差,在烈日下被灼伤的概率大幅度增加,所以为了防止生猪中暑,最好是在晚上装车,夜间行车,并且要保证饮水充足,如果必须要白天行车,需要保证防晒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夏季还容易出现雷暴等天气,其也容易导致生猪出现应激反应,因此也需要加强防护。

3 运输后措施

3.1 建立隔离舍

在将生猪顺利运输到目的地后,也需要及时地采取措施,保证其健康生长。首先需要建立隔离猪舍,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猪场原有猪群不会受到新引进生猪的干扰和影响。隔离猪舍必须要建设在单独的区域,需要与生产区有严格的距离,否则这些新引进的生猪身上携带有病菌很容易对猪场内原有生猪造成感染,这对于生猪的健康生长发育极为不利。同时还需要保证隔离舍的所有用具均得到了严密的消毒,消毒之后还需要空置猪舍一段时间,以便更加有效地保证生猪质量,减少外界因素对生猪生长造成的不良影响和干扰。

3.2 加强管理,及时补水

在将运输的生猪成功转移到目的地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做好车辆以及猪体的消毒工作,然后才能将猪卸下,在此过程中需要使用刺激性比较小的消毒液对生猪以及相应的运输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消毒。将生猪从运输车辆上转移下来时,速度要尽可能地快,动作则应当轻柔,要结合生猪的实际情况做好分群分类工作,公母猪要分开,大小不一致的生猪也应当及时地分开,这样可以避免生猪之间打架的情况发生。所有的生猪成功从车上安全转移之后,需要第一时间对生猪进行检查,查看生猪是否有损伤,明确损伤的严重程度,然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要及时给生猪补充水分,针对濒临死亡的生猪需要及时淘汰掉,避免对其它生猪产生影响和干扰。

3.3 及时补充营养元素,帮助生猪恢复

经过长途跋涉运输,大部分生猪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适。在其达到目的地之后,需要对生猪生长的现状进行检查分析,了解生猪当前的身体状况,并及时地为其补充各类营养元素,在此过程中为了防止生猪因为饥饿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损伤肠胃,在补充各类营养物质和水分时,需要少量多次,而且要控制好饲料的种类,饲料最好是与生猪之前进食的类型一致,不可随意变更饲料,即便要变更也应当循序渐进,做好相应的过渡工作,否则也可能导致生猪出现应激反应,增加其死亡率。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生猪运输的死亡率,负责生猪运输的工作人员还应当掌握基本的饲喂知识,这样在生猪运输期间出现突发性状况时也可以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更好地保证运输质量。

4 结束语

近些年来,生猪的养殖规模随着畜牧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生猪的交易市场越来越大,异地交易的方式屡见不鲜。因此,做好猪群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保护是减少猪群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死亡率的重要途径。在运输结束后,及时对车辆进行消毒杀菌工作,保持车内的干净整洁。笔者总结了以上几点措施,希望能够减少运输途中生猪的死亡。

猜你喜欢
猪群生猪运输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