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肉羊产业发展情况报告

2022-02-25 18:46李文利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11期
关键词:肉羊养殖发展

李文利

洮南市畜牧总站,吉林洮南 137100

为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进一步加快洮南市肉羊产业发展步伐,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推进肉羊养殖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2021年12月12~16日,按市政府领导指示,参加市畜牧局组织的专业技术人员考察团队,赴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考察学习肉羊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1 考察的基本情况

甘肃省位于中国西部地区,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域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山脉纵横交错,海拔相差悬殊,高山、盆地、平川、沙漠和戈壁等兼而有之,是山地型高原地貌。气候干燥,风沙侵袭严重,沙荒多,天然植物主要是早生草类和低矮的灌木丛,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甘肃中天羊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要从事优质肉羊品种改良、繁育、推广,以及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和清真肉食品精深加工等业务,公司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甘肃省民营百强企业、甘肃省畜牧产业协会羊业分会会长单位和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已通过ISO9001、ISO14001、ISO22000三项国际标准化管理体系认证、清真认证和羊肉产品有机认证。公司下属4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民勤中天羊业有限公司、陇西中天清真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金昌中天羊业有限公司和北京陇原中天商贸有限公司。

2 具体做法和经验

2.1 坚持良种繁育,新品系选育,常抓不懈

公司依托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适应西北旱区的高繁和快长湖羊新品系选育”项目,开展了湖羊适应性和风土驯化研究。于2012年,公司投入1亿元建设核心繁育场和扩繁场,其中核心繁育场湖羊数量1万只,扩繁场湖羊数量2万只。目前,已初步选育出适应西北旱区气候和生态环境的高繁殖快长湖羊新品系-杜美湖,大幅提高了肉羊的出栏率和产肉量,采用性能测定、分子标记两种方法,建立了新品系核心群,加快了肉羊产业品种普及,为进一步实现肉羊产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

2.2 产学研相结合,创新养殖模式,提质增效

公司依托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技术支撑,建立了甘肃省肉羊繁育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和院士专家工作站。公司研发团队在肉羊新品种培育、肉制品加工生产等流程,通过一直以来的研发掌握了大量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在种源基地中安排技术人员常态化培训,并对其进行养殖技术方面的指导,实现“前期优质供种+政府监督和全程技术服务+后期定价回收加工”模式的推广,使得公司业务覆盖区域所拥有的供种、技术培训达到全覆盖的目的,更是在甘肃省肉羊产业中成为需要重点推广的“中天模式”,而且在2014年获得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畜牧行业优秀模式”的称号。

2.3 延长产业链条,建立产品深加工企业,创建品牌

甘肃省专门设置肉食品加工厂,负责公司全系列肉食品的精深加工。加工所有产品,从养殖环节开始,一直到屠宰加工,期间各个流程均能够在可追溯体系下得到控制,从而为加工食品安全提供了保障。生产加工产品有带骨涮、西式与中式分割、户外烧烤、熟食制品等多个系列,在全国市场中均有销售,而且在2013年获得了中国天津食品博览会颁发的“畅销品牌奖”,2015年中国肉类协会颁发的“最具投资价值农业产品”称号,2016年获得了“甘肃名牌产品”称号。

2.4 设立科研基地,创新饲养管理,科学发展

一是公司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设立教学科研基地,同时聘用甘肃省领军人才、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李发弟博士后为公司副董事长。这样,公司不但能够优先使用到肉羊方面的高新技术和专利,更节省了大笔的科研经费,在增加公司文化底蕴的同时,也为公司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在羊的饲喂上采用玉米整株带穗青贮和TMR全混合日粮技术,在全面满足羊只营养需要的同时,更提高了饲料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效益;在饲养员的管理上,充分体现能者多劳多酬,有效调动了一线饲养员的积极性。

2.5 确立宏伟目标,高科技引领,快速发展

公司一直以来始终坚持高科技建设,加强多项专利技术的控制,针对肉羊良种繁育、品质改良、精深加工这一类核心业务,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公司肉羊远景规划方面,为了实现“一个品牌、两个组成、三个中心、四大渠道、五大支撑”的发展目标,建立了中天草本羊品牌,针对良种肉羊繁育、高端羊肉制品展开精深加工,全国范围内建立良种肉羊繁育中心、养羊人才培育中心、高端羊肉产品精深加工中心,中部地区以兰州作为核心,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为核心,分别建设了包括“甘肃中天羊”“宁夏滩羊”“内蒙古羊”“长江南山羊”“澳新肉羊”在内的五个支撑基地,积极实现公司树立的“中国羊老大”这一发展目标。

3 几点启示

近些年,我市肉羊产业虽有较大发展,但与中天羊业相比差距很大,主要表现在肉羊饲养模式上、肉羊饲养环节上、政策扶持上等几方面。通过考察对比,反思我市肉羊产业发展有如下几点启示。

3.1 坚定信心,加强领导

我市的羊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1986年就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四个细毛羊基地县之一,实事求是讲,肉羊产业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通过考察对比,主要还是肉羊品种单一老化,发展模式滞后、饲养管理水平低、认识上有误区造成的。事实上肉羊产业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带动贫困户脱贫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总结经验,坚定信心,进一步确立肉羊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要研究出台政策,不断加大组织力度,再次掀起肉羊产业发展热潮。

3.2 创新求变,转型升级

转变饲养方式,建设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运营是肉羊养殖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产业本身的现实要求,否则肉羊产业没有出路。立足我市养殖资源和区位优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全市肉羊产业发展布局。在全市大力发展肉羊养殖,同时要通过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加快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养殖,从根本上解决肉羊养殖规模小而散的问题。按照政府推动、项目支撑、财政扶持、信贷支持等方式,全力组织实施“肉羊放养”工程,采取稳步推进、循序提高、多措并举的方式,争取用2~3年时间把我市打造成全省一流的肉羊养殖基地,从根本上解决屠宰厂羊源问题。

3.3 加大扶持,促进发展

肉羊产业实现稳定发展,必须要有政策支持,而且需要以肉羊产业长期发展为前提,从人才保障、技术支撑、资金扶持、激励奖惩等方面推出政策,在政策扶持下促使产业相关制度得到落地。可考虑对外购优良品种进行直接补贴,对新建肉羊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凡符合建设标准和存栏规模的给予扶持。鼓励农户或养殖户种植青贮玉米,对种植玉米青贮的农户给予一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肉羊养殖户、专业合作社的贷款,给予贴息支持。

3.4 技术引领,科学增效

现阶段我市肉羊产业依然面临肉羊数量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良种肉羊数量少、产量有限、经营模式与饲养管理缺乏创新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应加强对品种的重视,另一方面还需要优化肉羊饲草饲料和饲养管理,进一步强化粗饲料质量,大力推广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一是要加快羊群改良步伐,引进白头萨福克等优质肉羊品质,大力推广和应用羊人工授精技术,增加我市优质后备母羊储备量,蓄力发展;二是改变肉羊饲养方式,大力推广和使用青贮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和TMR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通过对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和购买TMR机进行补贴等方式,加大我市青贮饲料种植面积和TMR机购入量,增加肉羊养殖效益;三是以防控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布氏杆菌病为核心,进一步强化肉羊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提高综合防控能力。

3.5 抓点示范,加快推广

根据我市肉羊饲养现状,参考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建议分别在肉羊产业发展模式、品种改良、技术体系、饲草饲料开发等多个方面着手,加强创新,抓一批示范场和小区,进而引领全市肉羊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当前,一是组织开展关键环节、重点技术培训。要对全市重点饲养场(户)和有关服务人员进行大规模集中培训。同时,择机再分期分批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现场感知先进适用的技术、管理经验;二是选择基础好、认识高、有能力的养殖场(户)和相关人员到中天羊业接受系统培训,转型提高,尽快培育我市的典型。

3.6 做强龙头,增强后劲

要把我市肉羊产业做成一个大产业,必须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牧业发展扶贫项目建设,实现产业整合,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提高全链条的经济效益,在有效带动贫困户脱贫的同时,推动我市肉羊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肉羊养殖发展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开发林下养殖吃上瓢鸡“产业饭”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肉羊养殖新技术及应用实践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