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治疗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1例*

2022-02-26 08:01龚皇博卢辉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弹簧圈小辫子双侧

龚皇博 卢辉俊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无锡 214000)

髂内动脉主要供应盆腔肌肉及部分盆腔脏器的血供。栓塞一侧髂内动脉可能导致盆肌缺血,进而引起跛行;如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发生盆肌缺血坏死及骶骨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将增大。因此,对于双侧髂动脉瘤患者,应尽量保留一侧髂内动脉。2020年8月,我科对1例腹主动脉瘤累及双侧髂内动脉患者采用自制髂动脉分支支架(iliac branched device,IBD)成功重建一侧髂内动脉,随访3个月未见明显内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5岁。半年前出现左腹部不适,无明显疼痛,无恶心呕吐、腹胀、呕血、黑便等。外院腹部CT平扫提示腹主动脉瘤可能,我院胸腹主动脉CTA检查(图1),提示肾下腹主动脉瘤最大直径约4.5 cm,双侧髂总动脉瘤最大直径约4.4 cm,双侧髂内动脉瘤直径约1.6 cm。完善相关检查,于2020年8月5日全麻下行腹主动脉瘤、双侧髂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左侧髂内动脉栓塞+右侧髂内动脉重建术。

术中予弹簧圈栓塞左髂内动脉,经左股动脉置入覆膜支架主体(24 mm-120 mm,Lifetech,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173130110),并于肾动脉开口下缘释放。经右股动脉入路置入黄金标记,根据黄金标记测量并定位右髂总、髂内及髂外动脉空间关系。

根据术中测量的右侧髂总、髂内、髂外动脉情况自制IBD(图2):①取覆膜支架右髂支(14 mm-12 mm-120 mm,Lifetech,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于体外释放,距离近端约7 cm处开直径约7 mm圆洞(尖刀片戳破覆膜,小剪刀修剪圆洞,避开覆膜支架的加强筋)。②取弹簧圈(MWCE-35-14-10-NESTER,COOK,美国),修剪掉弹簧圈上微绒毛,留金属丝。取Viabahn覆膜支架(6 mm-50 mm,GORE,美国,国械注进20193131915)于体外裁剪掉约2.5 cm,近心端修剪成斜面,该修剪过的Viabahn作为“小辫子”缝合于覆膜支架右髂支上(图2A)。③在右髂支支架上缝合“小辫子”做成自制IBD:用6-0 Prolene线将弹簧圈及“小辫子”近心端连续锁边缝合,端侧缝合于右髂支的圆洞处(图2B、C),弹簧圈可作为不透X线标记。右髂支开洞直径应略大于“小辫子”直径约1 mm,以便缝合。④将自制IBD重装回右髂支输送系统:将右髂支捏扁后包裹“小辫子”,无菌输液管紧紧捆扎一段支架,将捆扎后的支架回装进右髂支输送系统后松开输液管,再次捆扎一段支架后回装,依次重复,直至将自制IBD完全回装至右髂支输送系统(图2D)。

经右股动脉导入自制IBD,近端覆膜支架主体重叠约3节,使自制IBD的“小辫子”在右髂内动脉开口上方1 cm处朝向右髂内动脉开口释放,“小辫子”完全打开后停止释放右髂支。经左肱动脉鞘导入导丝导管,使导丝依次通过覆膜支架主体及右髂支,超选入“小辫子”内,并进入右髂内动脉远端(图3A),造影明确后,交换超硬导丝并跟进长鞘。经左肱动脉鞘置入另一枚Viabahn覆膜支架(8 mm*100 mm,GORE,美国),并在长鞘保护下近端与“小辫子”重叠约2.5 cm释放(图3B)。髂内动脉中的Viabahn直径应略大于“小辫子”直径约1~2 mm,以防止支架间漏血及术后Viabahn滑脱。完全释放右髂支,经右股动脉再导入右髂延长支(14 mm-10 mm-80 mm,Lifetech,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一枚,近端与右髂支重叠约4节后释放(注意避免覆盖“小辫子”),远端位于右髂外动脉。经左股动脉鞘沿导丝置入左髂支(14 mm-10 mm-120 mm,Lifetech,深圳先健科技有限公司)一枚,近端与覆膜支架主体重合约3节,远端位于左髂外动脉。造影见支架在位,定位准确,腹主动脉、双侧髂总动脉、左髂内动脉隔绝满意,右髂内动脉显影清晰(图3C)。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 h 5 min,术后第5天出院。术后3个月复查,无下肢跛行、臀肌疼痛、性功能障碍等并发症,胸腹主动脉CTA(图4)见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内动脉瘤隔绝满意,无明显内漏,右侧髂内动脉显影清晰。

2 讨论

髂内动脉受累是髂动脉瘤和腹主动脉瘤的常见现象,多累及单侧髂内动脉,双侧髂内动脉同时受累较为少见。由于髂内动脉承担着臀肌、盆腔及脊髓等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若简单地同时栓塞双侧髂内动脉,可能出现臀肌、骶尾坏死,性功能障碍,缺血性结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1~3],因此,治疗双侧髂内动脉瘤时,重建一侧髂内动脉血运具有重要的意义。保留单侧髂内动脉的腔内治疗技术主要有IBD技术、三明治支架技术及喇叭口(bell-bottom)技术[4]。

喇叭口技术是指用大口径髂动脉分支支架隔绝髂总动脉瘤,大口径分支支架近心端与主动脉覆膜支架髂支重叠,远心端紧贴髂总动脉分叉释放。该技术只适用于动脉瘤仅累及髂总动脉,并未累及髂内及髂外动脉者,且对髂总动脉瘤直径有一定要求。目前国内最大口径的髂动脉分支支架为美敦力公司生产的28 mm髂支支架。一般认为喇叭口技术的适应证[5,6]:①髂总动脉远端直径<26 mm;②距髂动脉分叉有>15 mm锚定区;③局部无明显血栓形成或严重钙化。该技术操作简单,但因支架锚定于病变的髂总动脉上,而且支架存在径向支撑力,有可能使病变的动脉瘤在此力的作用下进一步增大,因此术后Ⅰb型内漏发生概率较高,需长期随访[6,7]。Erben等[8]报道376例喇叭口技术,随访(44±30)月,Ⅰb型内漏12例。Robalo等[4]的综述显示喇叭口技术Ⅰb型内漏发生率为3.4%~7.8%,需手术干预率很高。

三明治支架技术的关键在于髂内及髂外支架的选择,计算公式[9]:πD1+2D1=πD2+πD3(D1为髂总动脉的直径,D2为髂内动脉支架直径,D3为髂外动脉支架直径,单位均为mm,π可取3.14)。三明治支架技术较喇叭口技术能完全隔绝病变血管段,且重建一侧髂内动脉,顺应血流动力学方向;但3枚支架重叠区域之间存在沟槽,支架直径选择不当易发生内漏,存在一侧支架被另一侧支架压窄甚至压闭的可能。Lobato等[10]报道三明治支架技术治疗髂动脉瘤,随访(12±4.4)月,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早期通畅率93.8%(45/48),3例髂内动脉闭塞。Shutze等[11]报道25例三明治支架技术,平均随访19个月,髂外及髂内动脉通畅率为96%(24/25),9例Ⅲ型内漏。Kim等[12]报道8例三明治支架技术,平均随访277 d,支架内通畅率87.5%(14/16),1例沟槽中内漏,2例Ⅱ型内漏。

IBD符合人体血流动力学,其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三明治及喇叭口技术[13,14],但因商品IBD尚未在中国大陆上市,因此只能通过改造支架以达到治疗要求。IBD也有使用条件限制:髂总动脉不能过于扭曲,否则支架释放过程中难以精准定位;髂总动脉直径及长度不应过小,否认将使髂内动脉支架分支难以展开[15]。术前应对血管情况进行准确评估。我们对髂动脉支架进行改造自制IBD,总结要点:①通过左肱动脉通路建立目标侧髂内动脉入路;②通过术前影像学资料及术中黄金标记测量以明确髂内、髂外及髂总动脉的空间关系,并据此于体外对髂动脉支架进行开窗;③在髂内、髂外动脉支架的接头处缝合弹簧圈作为透视下显影标记;④髂支回装时应包裹式回装,避免因外力撕裂髂支与“小辫子”的缝合口;⑤植入髂内动脉的Viabahn使缝合的“小辫子”在髂内动脉开口上方1 cm处朝向右髂内动脉开口释放,“小辫子”完全打开后停止释放髂支;⑥植入髂内动脉的Viabahn应在长鞘保护下进入髂内动脉。本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3个月复查胸腹主动脉CTA未见明显内漏,右髂内动脉显影良好,术后无间歇性跛行、臀肌疼痛等相关并发症。自制IBD可能存在以下问题:①缝线接口或针眼漏血。轻微漏血可不予处理,漏血严重可于支架与血管壁之间置弹簧圈栓塞。②髂内动脉支架后期扭曲或压迫导致闭塞。可于支架内放置裸支架以提供更强的支撑力。③手术失败,无法经髂支支架缝合的“小辫子”超选入髂内动脉。需另外放置覆膜支架覆盖吻合口。④支架不匹配,髂内动脉支架与缝合的“小辫子”脱节。需予导丝经髂支支架经“小辫子”超选入脱落的覆膜支架,再置入一枚覆膜支架将“小辫子”与覆膜支架桥接。

综上,对于必须保留髂内动脉者,自制IBD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长时间随访观察。

猜你喜欢
弹簧圈小辫子双侧
动脉血管瘤栓塞弹簧圈机械解脱装置设计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小辫子
弹簧路标
卖水的小女孩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在老年性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尾巴和小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