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高技派”建筑大师理查德·罗杰斯

2022-02-26 07:29编辑符媛图文来自网络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2年2期
关键词:蓬皮杜罗杰斯大厦

编辑/ 符媛 图文来自网络

编辑/ 符媛 图文来自网络

罗杰斯(左)和皮亚诺(右)

当 地 时 间2021 年12 月18 日,第二十九届普立兹克奖得主,建筑师理查德•乔治•罗杰斯 (Richard George Rogers) 于英国伦敦逝世,享年88 岁。回顾罗杰斯的一生,他几乎拿到了一个建筑师所能拿到的所有最高荣誉——RIBA 金奖、托马斯杰斐逊奖章、RIBA 斯特林奖、密涅瓦奖章以及普立兹克奖。他为世界留下的建筑物,深远地影响了公共空间、城市更新,时代会铭记他的创造力。

他是英国当代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与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英国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一起,并称为20 世纪最后一个重要建筑流派——“高技派”建筑的领军人物。他的代表作品有:蓬皮杜艺术中心、千年穹顶、拉斯阿里纳斯斗牛场改造、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4 号航站楼、伦敦新河岸住宅、劳埃德伦敦大厦、国际间谍博物馆新馆、纽约世贸中心3 号大厦、悉尼国际大厦等。

纽约世贸中心3 号大厦

千年穹顶

劳埃德伦敦大厦

纽约世贸中心3 号大厦/ RSHP

国际间谍博物馆新馆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4 号航站楼(组图)

自传 《建筑的梦想》 中的生平

罗杰斯于 1933 年 7 月 23 日出生于佛罗伦萨。他是一位英国牙医的孙子,这意味着他不仅拥有英国国教的姓氏,还拥有英国护照。他的父亲尼诺 (Nino) 是一名医生和亲英人士。他的母亲达达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女儿。1939 年,这个家庭文化和政治进步,逃离法西斯意大利,随着战争来到欧洲搬到英国。

那时罗杰斯的世界,正如他在回忆录中所写的,从彩色变成了黑白:伦敦被燃烧的煤炭所笼罩。他的父亲在结核病诊所工作,他的母亲和他一起工作。当病倒并前往阿尔卑斯山疗养时,6 岁的罗杰斯被送到寄宿学校。

他有阅读障碍,这对他的同学来说很陌生,所以他常被欺负和殴打,到 9 岁时,他考虑从卧室的窗户跳下去。在那个年代,他的学习障碍并没有被广泛理解,甚至没有得到认可。他说,他被认为是愚蠢的。“人们问我阅读障碍是否会让你成为更好的建筑师,”罗杰斯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我不确定这是否属实,但它确实排除了一些职业,所以它让你专注于你能做什么。”

之后他加入了英国军队,在德里雅斯特服役两年,在此期间,他与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埃内斯托•罗杰斯在艺术学校学习。一年后,他就读于伦敦建筑协会建筑学院,当时是英国唯一的此类学校。

三年级时,他遇到了社会学学生苏•布鲁姆威尔(Su Brumwell),她的父亲是英国设计咨询公司 Design Research Unit 的创始人。他们于 1960 年结婚。这对夫妇在以色列的一个基布兹度过了蜜月,然后搬到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就读耶鲁大学——罗杰斯获得富布赖特奖学金学习建筑,罗杰斯夫人学习城市规划。在耶鲁,他结识了同学诺曼•福斯特,两人回英格兰即组建了Team 4 工作室,成员为他俩及其各自的夫人Su Rogers 和Wendy Cheesman。他们很快以“高技”设计知名。罗杰斯于1977 年成立罗杰斯事务所(Rogers Stirk Harbour+Partners),1991 年被授予了爵士头衔。

罗杰斯对于以钢、钢结构为代表的工业材料、工业结构和构造情有独钟,主张以最新科学技术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

备受争议的建筑师

1971 年,罗杰斯与伦佐•皮亚诺共同组建Piano &Rogers 建筑事务所,并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Centre Pompidou)的竞赛中一举获胜。罗杰斯的建筑设计打破了常规,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最大程度腾出内部空间,外部则充满了钢铁、管道和玻璃,独一无二的机械美呼之欲出。

蓬皮杜中心开放之初,得到许多评论家的反对,甚至认为这是“巴黎的怪物”。不过公众们非常喜欢,1977 年1 月开幕的当天就有700 万人排队访问了该美术馆,如今更是成为无法超越的经典。直到建成30 周年后,罗杰斯凭借蓬皮杜艺术中心获得了普利兹克奖,颁奖词写道:“罗杰斯是城市生活的拥护者,他相信城市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

从“一座怪物”到“促进社会变革”,蓬皮杜艺术中心在时间的证明下,拥有了强大的建筑语言。回忆当年参与设计竞赛时,罗杰斯依然清晰地记得比赛说明:“这是一个供所有人使用的场地,不论年纪,不论信仰,不论贫富。”为了让曾经的“1号肮脏孤岛”获得新生,罗杰斯赋予了建筑公共生活场所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罗杰斯把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一半用于建筑,另一半则留给了城市公共广场。巴黎拉丁区北侧、塞纳河右岸的博堡大街,也由此获得了城市生命的更新。

在 1970 年代和 1980 年代,他因两座当时因将电梯和空调管道等设施外置而备受争议的建筑而广为人知——除了巴黎的蓬皮杜之外,还有伦敦的劳埃德大厦。多年来,他的批评者包括查尔斯王子。查尔斯曾多次谈到他不喜欢罗杰斯的设计。但罗杰斯用色彩缤纷、引人注目的设计改变了巴黎和伦敦的天际线,不仅将建筑从里到外,而且从头到尾。

建筑和城市可持续的探索者

除了建筑师身份外,罗杰斯是城市生活的拥护者,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文明的教化中心,能将人类在世界上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他致力一生去贯彻,甚至在上海浦东新区的城市设计方案中积极体现。虽然最终这份方案未能付诸现实,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他坚定的态度。

1989 年,他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长文中写道:“如果说建筑史上有任何延续性的话,那不在于某种虚幻的审美,而在于所有的背离从传统上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反对。”

随着全球变暖、气象地质灾害等各种问题,人们对可持续、绿色环保越来越重视,而在建筑领域,罗杰斯很早就开始探索并实践建筑与城市的可持续性。

“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从窗户看到一棵树,在街角找一张长凳坐下,能够带着孩子步行到一个小公园。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同时保持城市活力和最大限度地减少碳排放的唯一方法是住在更密集、设计更好的城市中。在这些城市,人人享有良好公共空间的权利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努力地得到维护和尊重。”

希思罗机场机场五号航站楼/ RSHP

带着这样的思考,罗杰斯在一个大会的演讲上提出了发展可持续城市。“城市生活是人类文明最美丽而愉悦的表现。在未来,城市的区块不再是互相独立的,生活、工作、购物、学习、休闲娱乐可以在一个多样而变化的城市结构中互相重叠。”

罗杰斯呼吁建筑师们,通过建筑设计帮助解决气候问题。他分享到,“长寿”的建筑不会很快被拆除,在财政和环境上都可以节约巨大的成本。“宽松”与“低能量”是相通的两个概念,当建筑内被人工照明、空调、通风和供暖系统所控制,完全切断了与环境的接触——不仅耗电量巨大,对建筑灵魂也是一种侵蚀。

近期,法国文化部部长罗塞琳•巴切洛特(Roselyne Bachelot)透露,由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将从2023 年至2027 年彻底关闭,进行修复和更换明显老化的部件,为期约四年。空调系统、自动扶梯和电梯故障以及必须清除的石棉都显示了中心的老化迹象。

罗塞琳•巴切洛特表示,在整个翻新工程期间,整个文化中心将不再开放,这样可以节省预算,并将工时从7年缩短至3年。据费加罗报称,翻新工程预计花费2.43 亿美元。

理查德·乔治·罗杰斯

猜你喜欢
蓬皮杜罗杰斯大厦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父亲的形象
影子大厦
蓬皮杜艺术中心永久馆藏个展“MAD X”
艺术的个性表达
聂鲁达:我真的很喜欢《百年孤独》
电梯
霓幻蓬皮杜
散文大厦的三条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