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2-02-26 23:33齐兰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邻里心理健康老年人

齐兰兰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00 年我国65 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 6.96%,这一比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时上升到8.87%,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中该数据已经上涨到了 13.50%,达到了 1.9 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在逐步加快[1-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口健康影响的研究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会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态度、生活满意度,更会间接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从而影响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对老年人健康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公共卫生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的关注。公共卫生学视角注重健康问题的医学阐释,社会学多从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地理学视角将空间作为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外部环境条件,关注的是不同的空间形式如何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1 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

心理健康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心理学、社会学和公共卫生学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测量与评价、影响因素、干预途径等。

心理健康的衡量指标。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衡量有正性和负性指标,正性指标如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负性指标如抑郁、孤独、焦虑等。在相关研究中主要用量表来衡量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可以归纳为三类,一类是专业的精神、心理健康测量的量表,广泛用于心理咨询、精神疾病、抑郁症等的鉴定;一类是采用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代表心理健康的量表,主要用于一般性地反映老年人心理健康情况和影响因素研究;一类是研究者根据研究需要自编的心理健康问卷。代表性的量表有:“SCL-90症状自评量表”,共90道问题,包括躯体问题、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神经病性等问题,是进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及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而有价值的量表[4-5]。老年精神状态检查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 GMS)为半定式量表,541 个原始条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会谈评定,共29个小因子,第二部分通过观察评定,需在询问完患者后评分,共6个小因子,该量表主要用于综合医院患者、老年病房患者及普通精神科住院患者[6]。多元心理健康素养量表(Multiple Mental Health Literacy Scale)由美国学者Jung等编制,国内学者明志君等翻译并修订,包括知识、信念、资源三个维度,22个条目[7]。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含24个条目,在结构上分为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正性体验和负性体验 4 个分量表,是比较常用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自评量表[8]。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老年心理健康量表》,包含 65 道题目,根据心理健康包括认知效能、情绪体验、自我认识、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理论构想编制的适合中国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量表[9]。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和认知功能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风险增加、经济能力减弱,随之社会适应能力也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了心理健康[10]。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健康受个体生理、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很多研究发现收入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认为自己生活水平提升了以及认为自己比周围其他老人生活条件好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较高;身体健康状况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一般是身体健康水平高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也更高,尤其是自评身体健康比客观的健康影响更大;社会支持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社会支持两大类,正式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各级政府、机构、企业、社区等正式组织,非正式社会支持的主体是家庭成员、邻里、朋友等,总体来讲,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质量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居住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独居老人得不到配偶或子女的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更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心理健康,丰富的社区环境设施与服务、老年优待政策能够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5,11-18]。此外,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研究近年越发关注不同养老方式、老化态度等因素[19]。

老年化的过程是一个随着生命历程的演进而不断累积分化的过程,累积源于早期生活经历所带来的长期影响,一些学者关注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研究家庭情况、社会经济情况和生命中重要事件等对老年人晚年健康的累积效应[20-21]。社会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亦提出,心理健康不是独立于文化背景的,而是特定时代和空间的产物,某个国家当下集中的心理问题可能不会在另一个文化环境下集中出现,反之亦然[22]。这个观点说明了心理健康问题和时间、空间的不可分性。

2 地理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地理学研究早期主要关注疾病的空间分布和传播,近年来,随着流行性疾病的转型、人类活动的增强、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关注的不光是没有疾病,更包括身体、心理的健康,地理学者越来越多地研究与健康有关的地理环境[23]。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重要的关注话题,但近年来对人文地理环境与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增多,尤其是邻里建成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受到最多关注,本部分主要综述的是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邻里建成环境是相对自然环境而言的,由人为建设改造的各种建筑物和场所组成[24],其超越了单个物质环境的总和,是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和基础设施等多种物质环境要素构成的空间组合[25]。常用的建成环境指标源于“3D”(Density,Diversity and Design),之后又加入了目的地可达性(Destination Accessibility)和到交通设施的距离(Distance to Transit)而成为“5D”[26]。建成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居民活动的影响进行的,通过对步行环境或休闲空间的塑造,促进居民主动参与活动锻炼、减少污染暴露,进而提升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以及通过对居民的社会资本的塑造和影响,进而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例如公共空间的塑造增进居民交流,促进邻里社会支持的形成[27]。相比于客观建成环境,感知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作用也同样显著[28]。

邻里社会环境通常是通过邻里范围的社会资本来表达。除了主观感知的测量方法,还有使用官方数据诸如社会组织和社会互动的服务的可得性[29]。社会资本主要衡量社会参与、社会支持和凝聚力等。研究人员以各种方式测量老年人的社会参与,目的是调查日常活动如何促进健康和幸福。许多研究建立了社会参与和改善健康结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些关联在老年人中更加强烈[30]。可能的一个原因是大多数老年人不再工作,也就是说,退休不仅导致社会互动的主要渠道的丢失,而且往往伴随着更多的自由时间加入社会团体[31]。已有一系列研究证明邻里社会支持诸如邻里的信任感、相互帮助等对老年人健康的积极作用。此外,邻里居民的社会经济水平优劣、民族构成(少数族裔聚居区)、犯罪率等方面也是邻里社会环境常涉及到的指标,这些指标也有相关的研究支持其对老年人健康具有影响[32-33]。

很多学者认为在晚年,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源自于移动性和体力活动水平的受限[34]。邻里社区土地利用多样性低、住宅密度低、就业密度低、街道连通性低,在这些环境中,严重依赖于汽车使用,人们花更多的时间在交通上,而不是在健康改善活动上,这使得人们和家人朋友一起投入社区活动的时间更少,难以发展和维持支持性的社会关系,进而引发心理问题[35]。住宅类型和质量、噪音、拥挤程度、邻里的社会支持、社会网络等都与个人心理健康有关[36]。很多研究以“社会资本”作为中介影响变量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有一些研究直接关注邻里社会资本状况,认为这是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方面。老年人的安全感,包括社区犯罪率、居住安全性(例如夜晚照明)、社区保养状况(涂鸦、破碎玻璃等状况)也与社会资本相关联[37]。拥有更好的社会资本(例如与外界的联通性更好、安全感更强等)的社区会增加老年人的幸福感和更好的精神健康的感知,在邻里环境不好的社区会有更多自评为高度压力或紧张的倾向[38]。

3 不确定性地理环境暴露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已有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界定邻里单元或者地理背景单元,比如人口普查区尺度、社区范围尺度或一定半径的缓冲区范围,但是不同的划分方法使得单元尺度范围不一样,研究结果也可能出现差异,这一地理单元划分影响空间变量作用效应的问题称为可修正性地理单元问题,这个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39]。很多学者在相应的研究中寻找合适的空间尺度来界定单元的范围,形成了一些共识。而地理空间变量的作用效用不仅受到地理背景单元或邻里单元划分方法的影响,还可能受到其与真实地理背景作用空间的偏离的影响,比如大部分的研究界定主要都是基于居住地的视角,分析与居住地相关的地理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居住地可能不能准确地代表研究中的对健康影响的实际区域,因为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是到处移动的,除了居住地以外,还暴露于其他地区,很多活动可能在家外或者远离居住的地区[40]。因此很多健康研究也提出,基于居住地的地理环境与个人实际活动所处的地理环境存在差异,仅考虑居住地,不考虑动态的变化,会导致地理背景界定不合理或者无效,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40-41]。Kwan将这一解释地理环境影响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定义为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Uncertain Geographic Context Problem,UGCoP)[41]。近年来,地理学者和健康研究人员探索了各种处理地理背景不确定性的方法,其中一个被认可的方法便是用个体的日常活动空间来逼近真实的地理环境[42-43]。活动空间是包含个人日常活动访问的所有地点的区域,因为人们大多数时间表现出高度的习惯性行为,他们的实际或者潜在活动空间可以提供比传统的固定区域更好的真实的地理背景[41]。而很多研究者基于GIS 和日常活动调查的数据,采用多种方法界定个体的日常活动空间,例如 Zhao等采用标准差椭圆、最小凸多边形、道路网缓冲区方法来界定个体日常活动空间,研究建成环境对肥胖的影响,比较结果差异,提醒相关研究中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的应对[44]。

研究者通常用问卷调查方式获得被调查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数据,而准确地获得其时空轨迹数据则相对来讲具有一定难度。虽然活动日志可以对被调查者的移动性进行一定程度详细的描述,但这种方式存在一些不足,即容易遗漏很多活动信息(如被访者回忆的部分缺失、错误或因为怕麻烦而故意漏填一些信息)。GPS 跟踪是一种替代方法,它可以自动精准地记录地理位置和时间信息,在移动行为研究和健康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45]。由于 GPS 与移动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传播,支持 GPS 的智能手机可以以接近实时的方式捕获大量相关数据,并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携带,受试者不需佩戴额外的GPS 设备(这有可能影响他们的活动能力)。智能手机配置了丰富的内置传感器(例如wifi、蓝牙、运动和温度传感器等),并且具有计算能力,通过 APP 可以在后台收集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移动数据、加速计数据、蓝牙信号和噪声水平)[46]。

人们所处的地理背景除了在空间上的变化,也存在时间上的变化,比如人们在交通中的空气污染暴露在一天中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个人活动安排的灵活性使得其在不同时间对某类设施的可达性发生变化,所处的邻里范围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特征也可能随着时间而改变[47]。所以这种地理背景的不确定性不仅体现在空间维度,也体现在时间维度。很多学者也意识到传统静态的地理背景会忽略不同时间的差异,研究中需要加入对时间不确定性的思考。GPS 跟踪并不能实时反映个体在这个活动期间所接触到的一些突发事件,例如实时的接触的人,所以考虑到环境对健康行为或者结果的全方位的影响,相关实时背景和社会互动等特征也需要加以考虑。

4 结语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地理环境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其特征与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量实证研究集中在宏观层面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最常关注的地理单元则是邻里尺度,主要基于居住地,集中于建成环境的影响。将日常活动空间作为地理单元进行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相对不足。公共卫生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学科提供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研究的可借鉴的理论框架,时间地理学从时空间行为这一视角切入,能够更好地分析个体日常活动的时空非固定性,为呈现更贴近现实的个体所处的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系统的分析思路。

(2)地理背景不确定性问题是健康研究中近年来受到关注的问题。包括基于传统居住视角的地理单元的局限性、不同划分方法和测度下地理背景的差异性以及地理背景的动态性。针对这些问题,不少学者已展开研究讨论,包括对测度尺度的一些共识、以日常活动空间作为实施影响的地理单元等,但相关研究数量仍然较少,且对地理背景因时间变化而产生差异的关注不足。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不同方法测度日常活动空间以及研究相应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同样的地理背景下环境要素的时间变化、实时的社会生态环境和社会网络等的关注亟需加强。

(3)时空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的多渠道化和多元化是相关研究发展的趋势。智能手机GPS定位功能使个体时空行为的精细化收集成为可能,结合应用程序可以为活动期间个人情感、心理等状态的收集提供基础。手机大数据提供了在特定地理单元内人流的集聚特征及随时间的变化。地理兴趣点数据、遥感信息影像数据、城市空间信息数据等为地理环境的采集提供了条件。这些有助于深入揭示大数据时代下人地关系以及从个体角度透视宏观的地理环境与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内在作用机理。

猜你喜欢
邻里心理健康老年人
“小邻里”托起“大幸福”——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打造“邻里+”基层治理新样板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黑白电视·邻里之情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