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气象融合进行时

2022-02-27 04:46策划杨心壤王洪涛
中国公路 2022年24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气象灾害

策划 本刊记者 杨心壤 王洪涛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公路交通运输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但我国地形差异较大,地势西高东低,导致气象条件复杂,团雾、降水、大风、高温、结冰等气象灾害频发,由此引发的路面积水、能见度低等次生灾害或伴生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均会对公路交通运输的安全和效率产生巨大影响,因恶劣气象条件引发的公路交通安全问题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热点。

据统计,我国40%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在恶劣天气中,71%的重特大交通事故和65%的直接经济损失发生在恶劣的气候环境中。因此,全面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的监测与预报工作,提升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监测能力与交通气象灾害防治技术水平,是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畅通和高效的重要保障之一。

以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监测为例,通常是在高速公路沿线部署气象监测设备,以点带面,形成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系统,但气象监测设备昂贵、维护困难、气象数据来源单一,无法多层次反映实际天气现象,且现今的气象预报主要为区域性预报,预报的气象要素不能完全满足高速公路气象服务的需求。

当前,发展智慧交通和数字交通为增强我国公路交通软实力提供了换道超车的机会。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运输部印发《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国家公路网规划》等重要指导文件,明确了发展智慧交通和数字交通是交通行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工作,而通过智慧手段、数字手段有效解决恶劣气象对公路交通安全、效率的影响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期“第一观察”将聚焦交通气象融合,从交通气象融合发展现状、问题、趋势出发,探究特殊地形地质环境下的交通气象研究方法,以呈现“交通+气象”的最新融合趋势与创新应用。

汪奕坤 摄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气象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气象树
西藏2020年完成公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435亿余元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推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新跨越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数读2016年公路交通发展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