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的新闻是“跑”出来的

2022-02-28 09:06覃业彦
科教新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新报现场感接地气

覃业彦

我是一名有22年“工龄”的教育系统老通讯员,至今已收录了5本A4日记本共1600余条纸媒新闻。2008年10月30日,一篇小“豆腐块”新闻与《科教新报》“相识”。14年来,《科教新报》是我新闻写作成长的良师益友。我也和编辑记者老师从网上“神交”到共同采写,一路相知相惜,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有人把我们这些基层通讯员冠名“土记者”。我觉得这个“土”字定语得太恰当不过,除了代表不是专业人,还有新闻带有泥土新鲜的味道。这不,许多校长和老师都说读我的新闻现场感强、“接地气”。

20多年的业余笔耕,我受教最多也体会最深的心得是“‘接地气’的新闻是靠脚板‘跑’出来的”。我和《科教新报》编辑记者彭静相识,缘于2018年3月采写皂市送教小分队的事迹。

四年来,我和这位年轻的编辑记者从原来开口互叫“老师”到現在“老哥”“妹儿”相称,是因“新闻”相知相惜,也用实际行动收获了“跑”新闻的同频共感。往往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甚至一天,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每一次出门,都是沉甸甸的收获。我们共同挖掘采写了《7名教师背着背篓送教材》《卓德刚:大山深处撒播希望》《铺砖叠瓦搭建求学路》等20多篇有影响的稿件,宣传石门教育工作特色,弘扬典型人物精神。2021年12月,扎实采访6天的《石门校园足球凭什么出圈》一文刊发,被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网、中新网、学习强国、湘微教育等媒体转发。

猜你喜欢
新报现场感接地气
06、07、08合刊
05、06、07、08合刊
写出新闻的现场感
浅论电视新闻特写的关键要素
电视新闻报道如何摆脱平淡
中水电,在老挝“接地气”有回报
近代传教士与西方期刊概念的中国化
《天天新报》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