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桨楫翻飞 百舸争流

2022-02-28 02:00克见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龙舟竞渡龙舟赛锦标

克见

宽阔的水面,一支支彩旗高悬的龙舟冲破浩渺烟波,像离弦的箭一样倏忽飞出,驶向前方。如果从空中俯瞰,它们就如同一条条蛟龙在飞速前进。龙舟上,既有船手,也有鼓手。船手奋力向前划行,鼓手亦是用力击鼓,铿锵有力的鼓声让船手士气大增。岸边,观众热情地为喜爱的队伍呐喊助威。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都是端午节的重头好戏,尤其是在南方地区非常流行。这项流传千年的体育娱乐项目,因为其热烈、欢乐的气氛,绘就了一幅幅乡情浓厚的龙舟竞渡风俗画。

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

关于龙舟竞渡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还有一种说法是与越王勾践有关,最后一种说法接受度最高,那就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以上说法都是民众对古代传说故事的美好想象。事实上,竞渡活动的起源与我国南方多水的自然环境有关。《淮南子-齐俗训》记载:“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古代,在我国南方水网纵横地区,先民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作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

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动中,比水产品的收获量;休闲时,相约划船比速度,当做娱乐,这便是远古竞渡活动的雏形。不过,当时竞渡的工具只是一般的小舟,直到西周,开始出现了舟与龙神崇拜结合的产物——龙舟。那时,由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很低,由此产生了希望某种超自然神灵来庇护自己的愿望,龙舟竞渡中你追我赶的热闹景象,寄托了人们对于生命保障的祈求。这就是龙舟竞渡的最初意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加深了对自然的了解,慢慢积累棋避免水害的办法,渐渐从对自然灾害的恐惧与对神灵的崇拜中摆脱出来,于是龙舟竞渡祭祀的成分减弱,开始向体育娱乐活动转变。

锦标,竞渡取胜的标志

不过,龙舟竞渡在唐以前并没有选定统一的日子举行,有的地方定在四月,有的选在八月。自唐以后,才统一于端午节举行。

也是在这个时期,龙舟竞渡正式从祭祀活动转变为一项赛事,也有了更严密的程序和规则。为了裁定出名次,组织者会在比赛的终点设置一个“标”,夺得“标”者便是冠军。最初的“标”有鱼标、鸭标、铁标等多种形式。但鱼标、鸭标投入水中即刻游走,铁标则沉入水底,如果没有出色的游泳本领,要想夺标绝非易事。

后来人们对“标”作出改进,在终点插上一根长竿,竿上缠绕着鲜艳夺目的锦缎彩绸,称之为“锦标”,又叫“彩标”。设置“锦标”,一是因为非常醒目,可以作为比赛终点的标志;二是由于其价值不菲,可以作为优胜者的奖品。

作为一项竞争激烈、扣人心弦的体育比赛,龙舟竞渡在历代典籍中留下许多相关的描述和记载。如唐代张说的《岳州观竞渡》,“鼓发南湖槎,标争西驿楼”;白居易的《和春深》,“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斜”;元稹的《竞舟》,“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

“锦标”的意义一直延续至今,现在已成为体育比赛的标志和取胜者的荣誉,而代表某项体育运动最高水平的比赛,一般也都称作“锦标赛。”

范仲淹:用龙舟赛应对饥荒萧条

作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不仅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还留下了许多治国安民的智慧,其中一项就与龙舟竞渡有关。

范仲淹在任职杭州时爆发饥荒,由于受灾面积太大,朝廷力不从心,范仲淹只能自己想办法。当百姓们还为生计发愁时,范仲淹却突然下了一道命令:鼓励百姓大办龙舟赛!此举让同僚很是不解。

范仲淹没有理睬这些质疑,在他的倡导下,当年的龙舟赛比以往规模更宏大,时间更长,从春天一直持续到夏天。那段时间,杭州的士绅们几乎每天都拖家带口到西湖边观看比赛,场面之盛,前所未有。西湖边茶楼、饭馆、旅社的生意开始火爆,很多百姓也聚集到西湖边做小生意。

后来,大家终于发现范仲淹的高明之处。史载:“是岁唯杭饥而不害。”當年,浙江各地都因饥荒而死了不少人,只有杭州的情况最轻。

举办龙舟赛和缓解饥荒有什么关系?范仲淹解释道:“凡出游者,必其力足以游者也。游者一人,而赖游以活者不知几十人矣。”意思就是:凡是来看龙舟赛的人,衣食住行都需要花钱。一个人来游玩,至少能养活几十个百姓。

换句话说,范仲淹的目的不是为了办龙舟赛,而是为了刺激消费,让经济活跃起来,底层百姓有活干,挣到钱,才不至于饿肚子。范仲淹的这项举措,帮助百姓顺利渡过饥荒困境,因时制宜,充满智慧。

从图腾崇拜的祭祀活动,到丰富大众生活的体育竞赛娱乐活动,龙舟竞渡以其丰富的内涵,受到民众喜爱,历久而不衰,也展现出一种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猜你喜欢
龙舟竞渡龙舟赛锦标
龙舟赛
挥桨逐浪观音湖 龙舟竞渡展雄风
端午节观龙舟赛
湖南汨罗江龙舟竞渡的发展研究
01 澳大利亚举行中国新年龙舟赛最后之战
对潮汕传统龙舟竞渡运动发展的审思
沅陵传统龙舟竞渡的发展
完美圈套
龙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