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壶:文人们的许愿小游戏

2022-02-28 02:00馒头老妖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投壶瓶口射箭

馒头老妖

投壶,这种古老的游戏,现在早已不再流行。但在古代,它可是一种正经八百的贵族运动,宋代宰相司马光还专门写了一本书来介绍它的规则,其热门程度可想而知。

来,让我们看看,它究竟是个怎样的游戏呢?

射箭的“平替”

一般认为,投壶来源于周礼中的“君子六藝”,最晚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开始普及。

“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的“射”指的是射箭。射箭的技能,不仅在军事上有着实际意义,在当时也是一种“社交货币”:在贵族们的各种宴会中,如果谁能展示一下自己精湛的射箭技艺,往往能够赢得客人们的尊重。

但射箭活动,有一个“天生的”缺点:对场地的要求很高。为了考验箭法,且不说“百步穿杨”,箭靶至少也得摆在五十步开外吧?可普通人家的院子,哪有那么大啊。再说了,弓箭的杀伤力不小,不小心射偏了,误伤围观的宾客就很尴尬了。

于是,投壶就出现了,渐渐替代了宴会上的射箭表演。所谓的“壶”,是一个细颈的花瓶,瓶底装有少量的红豆,能够起缓冲作用,让箭矢进去后不会再弹出来;而“矢”,通常是用柘木的枝条制成,一头削尖但不配箭头,另一头不加装尾羽。玩家要做的,就是在规定距离之外,依靠腕力,把“矢”投进壶中。

这个游戏,是对玩家的耐心、力量、眼力的综合考验,还需要很好的空间想象能力:瓶口很小,而且是竖直向上的,玩家需要仔细考虑,手眼配合,投出一个抛物线型的弹道,才能让箭矢落入其中。因此,投壶的难度可是一点都不小。

花样繁多的规则

根据汉代的《投壶图》和五代时期的《重屏会棋图》,结合古人的文字描述,可以看出,投壶里的花样还是挺多的。

玩投壶游戏时,往往有乐工在一旁奏乐助兴。还有专门的“裁判”,组织客人们按照顺序轮流投掷,并根据规则计分,判定胜负。

汉代时,在原本的瓶颈上,又增加了两个圆筒状的“壶耳”,平行地贴在瓶颈上,投壶游戏也随之衍生出了一系列有趣的花样。比如,如果箭矢不是投入瓶口,而是投入了两侧的“壶耳”,叫作“贯耳”;而如果连续投中两支箭矢(称为“连中”),恰好又都是投入了壶耳中,就叫作“连中贯耳”。另外,第一支箭投中了叫作“有始”,最后一支箭投中了叫作“有终”,如果某人做到“有始有终”,也有额外的奖励。

这些有趣的规则,都出自《投壶新格》-书,其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这本巨著之余,他还能抽空写这样一本书,足以证明了投壶在当时是多么的流行。

类似的,《投壶新格》中还罗列了各种奇怪的规定:箭矢卡在瓶口而不坠入壶中怎么算,箭矢平躺在瓶口怎么算,箭矢投进壶了又弹出来了怎么办,一轮全都投中怎么算…一其繁缛、细密的程度,丝毫不亚于今天游戏的计分规则。

投壶的许愿功能

历史上,不仅是司马光热衷投壶游戏,甚至诸侯会晤时,也会用它来助兴,还开发了有趣的附加功能:许愿。

据《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晋昭公与齐景公一起宴饮,就玩起了投壶。轮到昭公投掷了,他的臣子穆子就在一旁念叨:“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酒像淮河流,肉似小山丘。主公如投中,统帅各诸侯!)”结果还真投中了。景公一听,很不开心,就说道:“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酒比渑池深,肉似山岭横。寡人如投中,替您美梦成!)”结果也投中了。这时,站在一旁的昭公的臣子伯瑕,就朗声教育穆子:“我们主公,本来就是要统御诸侯的,哪里还需要投壶来祈愿呢?就只是表现优异啦。”

这一段,当然有抬杠的意思了。但从此以后,投壶游戏就变成了许愿池,不少玩家都会先默默许愿再投箭矢:如果投中了,就意味着心愿能够成真。

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游戏出现,且竞技性、娱乐性都更强,投壶游戏也日渐式微,渐渐远离了市井生活。如今,只有那些文物,还默默地诉说着它当年的荣光。

猜你喜欢
投壶瓶口射箭
用藏品换投壶
用藏品换投壶
小熊射箭
神奇的瓶子
摄影作品
吸管钓鱼大赛
学射箭
谁是射箭高手
投壶的意蕴及演化
小蜗牛储物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