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蟋蟀:披荆斩棘,秋季“出道”

2022-02-28 02:00迟寒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市井蟋蟀

迟寒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宋代诗人叶绍翁在怀乡诗《夜书所见》里描绘了儿童提着夜灯捉蟋蟀的画面,活靈活现。夜幕降临,室外秋风瑟瑟,孩子们却不知疲倦地在土地里、沟渠边、草丛中寻找蟋蟀的踪迹,让诗人不禁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趣事。

“促织”就是蟋蟀的名字,它还被称为蛐蛐、秋虫等等。在古代,捉蟋蟀、斗蟋蟀是儿童和成年人都喜爱的游戏。古人没有手机电脑,也不能玩桌游、看电影,大自然里的昆虫、小动物就是他们的玩具,斗蟋蟀是当时最流行的娱乐活动之一。

爱斗蟋蟀的皇帝与市民

斗蟋蟀这项活动具体兴起于何时,无从考证,但从古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得知,它是在唐宋时期逐渐由朝廷风靡至市井的。

根据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秋天时节,宫里的妃嫔们就用小金笼子养蟋蟀,放在枕边听它“唱歌”,声音婉转悠扬,远比把玩玉石有趣。后来这种稀奇的玩意儿从宫廷、贵族之家传到了市井百姓中,养蟋蟀渐渐成为大众游戏。某天,有人在观赏蟋蟀时发现了一件好玩的事儿——两只雄性蟋蟀同处“一室”就会打架。看热闹不嫌事大,人们开始特意将两只雄蟋蟀放在一起,看它们在笼子里一争高下。渐渐,长安城里四处可见斗蟋蟀的场景,吸引往来者押注,赌赢了可以获得双倍的钱财。达官显贵们尤其热衷,甚至将蟋蟀养在象牙、玛瑙雕制的盒子里,一次赌斗就下注白银万两,极尽奢靡。

南宋建都杭州以后,社会暂时安定,斗蟋蟀之风越演越盛。宰相贾似道也迷恋上了这项休闲活动,甚至为此荒废政事。他在西湖葛岭建造“半闲堂”专门用来斗蟋蟀,还将自己养蟋蟀、斗蟋蟀的经验编纂成《促织经》-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研究蟋蟀的著作。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买卖,市井中出现了贩卖蟋蟀的“专业户”,生意兴隆。

明清两代是斗蟋之风最盛的时期,其中,皇帝的推波助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明宣宗朱瞻基是斗蟋蟀“大咖”,人称“蟋蟀皇帝”。他拥有各种好斗、善斗的蟋蟀和精致工具。为了满足自己的嗜好,他还向全国各地的知府征收健康蟋蟀。有些游手好闲的人捉到好的蟋蟀便抬高价格出售,一些贪官污吏借机从中牟利,让平民百姓分摊蟋蟀的高昂费用,往往一只蟋蟀就能导致好几户倾家荡产,《聊斋志异》中的《促织》便来源于当时的现实素材。

招式多,斗蟋蟀是个讲究事

虽然斗蟋蟀催生出一些人囤货居奇、贪赃枉法的行径,但它本身是一项非常有趣的休闲活动。

在古代,秋季白露后正是蟋蟀们“出道”的好时机,也是斗蟋蟀的“旺季”。“三吴又斗促织之戏,斗之有场,盛之有器,必大小相配,两家审视数回,然后登场决赌。”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录了明代宫廷斗蟋蟀的前期准备:两只雄性蟋蟀相斗要有宽敞的地方,它们的大小、品种要相近,以保证比赛相对公平。为此,在比赛之前需要裁判、两家主人和观众评测一番,确定它们处于同等“级别”时才可以放在一起比斗。

蟋蟀的主人用特制的器具引斗,一边挥动它一边为自己的“得力干将”加油鼓气。旁观者则凝神静气,静观两只蟋蟀侧面试探、正面交锋。只见两只蟋蟀挥动着长长的触须试探彼此的“武力”,有的率先发起攻势,利用后足支起身体,试图压倒敌人;有的“后发制人”,趁敌人不备时迅速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后,败的节节退却,胜的步步紧逼,引来主人和旁观者的欢呼。一只既能鸣又善斗的蟋蟀不仅能为主人带来荣耀,也是同类中佼佼者。据说最善斗的蟋蟀种类是赤胸墨蛉,有“黑头将军”的美名。

如今,人们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斗蟋蟀已经演变为小众活动。在乡下或许还能看见有人用简易的工具斗蛐蛐,但这不是乡间独有的乐趣,在城市,一些虫迷、玩家会聚集在宠物市场中,互相交流或展开一场蟋蟀间的比试。当然,挑选蟋蟀也是一门技术活,不仅要考察它的来处,还要观察它的品相,比如蟋蟀头型。有人总结道:拥有“寿星头”的蟋蟀是上品,它长着长而圆的头,且头向前凸起,酷似老寿星。

猜你喜欢
市井蟋蟀
贪玩的蟋蟀
蟋蟀的住宅
蟋蟀的决心
捉蟋蟀
《清明上河图》:市井千秋一幅画
蟋蟀的小屋
弥赛亚:故乡的小城与市井
市井繁华桃花坞
市井人语
市井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