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风俗那些事儿

2022-02-28 16:23侯育永
作文大王·中高年级 2022年2期
关键词:风俗习惯陈忠实风俗

侯育永

想一想,你的家乡有哪些风俗习惯?请你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一种风俗活动的经历。

温馨提示:本期作文为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量身定制”哟!

俗话说:“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别说不同的民族之间,就是同一个城市里,两处稍微离得远一些的地方之间,也都各有各的风俗习惯。如权鹏飞笔下的维吾尔老乡晾晒衣服的场景,就和别的地方不一样:

有些维吾尔老乡喜欢把洗过的衣服直接摊铺在沙漠上晾晒。远远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形态各异、横七竖八的衣服像一张巨幅抽象画,给寂静而单调的沙漠平添了几分韵味。

又如汪曾祺写的家乡,在端午时有个奇特的风俗——放黄烟子:

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

既然谈到风俗,就和大家聊聊我小时候的过年记忆吧。

我的家乡在江苏淮安。大年初一早晨,小孩子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桃枝放到口袋里。我问母亲这样做有什么说法,她只是说能保平安,具体什么缘由也讲不清楚,但必须要照着做,因为这是从老一辈人那里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规矩。直到读了王安石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才明白这规矩的出处:古人把桃木板挂在门上辟邪。不过现在各家大门上不挂桃木板,改贴大红春联了,因此,往门上挂桃木板的传统也就慢慢演变为往孩子口袋放桃枝了。你看,一个细小的风俗习惯里竟隐藏着这样悠久的传统文化。

因此,我们要做有心人,留心观察自己家乡的独特风俗,也可以探究里面的历史传承、文化积淀,这样也就能把自己家乡的风俗写好了。

看看大师陈忠实是怎么写风俗的吧!

过年:家乡圆梦的炮声(节选)

文/陈忠实

交上农历腊月,在冰雪和凛冽的西风中紧缩了一个冬天的心,就开始不安生地蹦跳了。

我的家乡灞河腊月初五吃“五豆”。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吃用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豌豆和包谷或小米熬烧的稀饭。

臘月初八吃“腊八”。在用大米熬烧的稀饭里煮上手擀的一指宽的面条,名曰“腊八面”,不仅一家大小吃得热气腾腾,而且要给果树吃。我便端着半碗腊八面,先给屋院过道里的柿子树吃,即用筷子把面条挑起来挂到树枝上,口里诵唱着“柿树柿树吃腊八,明年结得疙瘩瘩”。随之下了门前的塄坎到果园里,给每一棵沙果树、桃树和木瓜树的树枝上都挂上面条,反复诵唱那两句歌谣。

腊月二十三晚上,是祭灶神爷的日子。民间传说这天晚上灶神爷要回天上汇报人间温饱,家家都烙制一种五香味的小圆饼子,给灶神爷带上走漫漫的上天之路作干粮,巴结他“上天言好事,入地降吉祥”。……

到春节前的三两天,家家开始蒸包子和馍。按当地风俗,正月十五之前是不能再蒸馍的,年前这几天要蒸够一家人半个多月所吃的馍和包子,还有走亲戚要送出去的礼包。包子一般分三种,有肉作馅的肉包和用剁碎的蔬菜作馅的菜包,还有用红小豆作馅的豆包。……

大年三十的后晌是最令人激情欢快的日子。一帮会敲锣鼓家伙的男人,把村子公有的乐器从楼上搬下来,在村子中间的广场上摆开阵势,敲得整个村庄都震颤起来。女人们继续在锅灶案板间忙着洗菜剁肉。男人们先用小笤帚扫了屋院,再捞起长把长梢的扫帚打扫街门外面的道路,然后自写或请人写对联贴到大门两边的门框上。

最后一项最为庄严的仪式,是迎接列祖列宗回家。我父亲和两位叔父带着各家的男孩站在上房祭桌前,把卷着的本族本门的族谱打开舒展,在祭桌前挂起来,然后点着红色蜡烛,按着辈分,由我父亲先上香磕头跪拜三匝,两位叔父跪拜完毕,就轮到我这一辈了。……

我的父亲尽管手头紧巴,炮买得不多,却是个争放新年早炮的人。我便坐在热炕上等着,终于说该放炮了,我便跳下炕来,看父亲用火纸点燃雷子炮,一抡胳膊把冒着火星的炮甩到空中,发出一声爆响,接连着这种动作和大同小异的响声,我有一种陶醉的欢乐。……

猜你喜欢
风俗习惯陈忠实风俗
论彩礼问题
不同国家母亲节风俗
少数民族作文教学改进优化措施探析
探索满族中的风俗习惯之——猎鹰文化
跟踪导练(四)4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选自《陈忠实画传》
参考资料
新工艺在园林工程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