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优质食味稻品种比较试验

2022-02-28 09:58马长青倪玉清赵江海茆光华张鑫鑫闵思桂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2期
关键词:食味农艺分蘖

马长青 倪玉清 赵江海 茆光华 张鑫鑫 闵思桂

(1.高邮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高邮 225600;2.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500)

高邮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水稻是其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2 万亩左右,总产达50 万t,产量效益突出,在推动当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保障粮食安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 近年来,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人们的安全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加大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的推广应用,挖掘增产潜力, 是保障粮食安全、 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2]。 本试验以生产上表现比较好的11 个优质食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在江苏里下河地区开展对比研究,以期为优化当地水稻品种结构、推进稻米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高邮市开发区腰圩村, 田块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壤为黏土,地力中等偏上,2018 年取样化验,土壤全氮含量0.71 g/kg,有效磷15.8 mg/kg,速效钾150 mg/kg,有机质34 g/kg,pH 为7.81。 试验前茬作物小麦, 品种为宁麦13, 2020 年6 月2 日收获,6 月5 日旋耕灭茬,产量450 kg/亩,秸秆全量还田。

1.2 试验材料

参试优质食味水稻品种共11 个(含对照1 个)。其中,早熟晚粳1 个,为武香粳 5245;中熟中粳品种4 个,分别为早香粳1 号、南粳9008、南粳9010、南粳 5718;迟熟中粳品种5 个,为南粳9036、金香玉1 号、武香粳113、泗稻301、宁 8874;以本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食味稻南粳9108 为对照(CK)(表1)。

表1 参试水稻品种(系)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1 个处理,即每个品种(系)为一个处理,各处理统一于5 月27 日干籽落谷,塑料软盘育秧,无纺布覆盖,苗期水肥管理相同,病虫害防治一致。 大田试验采用大区随机区组排列,重复2 次,大区面积60 m2,品种间距50 cm,6 月19 日移栽机插,株行距为30 cm×12 cm,4~5 株苗/穴,亩基本苗5.55 万~7.40 万株。

1.4 田间管理

1.4.1 肥料运筹 水稻整个生育期总施氮量为18.3 kg/亩,分基肥、分蘖肥、穗肥按生育期精细施用,基蘖肥、穗肥比例为6∶4。 其中,基肥在平整田块时一次性施入, 亩施高浓复合肥30 kg (N、P、K 比例为15∶15∶15);分蘖肥分2 次施用,分别于移栽后7 d 和14 d 等量施尿素7.5 kg/亩;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于倒4 叶和倒2 叶等量施入, 亩施高浓复合肥15 kg、尿素10 kg。

1.4.2 水浆管理 实施“浅—搁—湿”灌溉模式。 前期浅水活棵分蘖,移栽后3~5 d 内,晴天浅水层,夜间或阴雨天湿润露田,防止深水“护苗”造成发根障碍而推迟返青活棵[3]。 中期水稻进入无效分蘖期后,适时适度搁田,分次搁实,间隙灌溉,要搁到穿鞋下田不陷脚,稻叶不披,挺直向上[4]。 抽穗期保持浅水层,后期干湿交替,养根保叶,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结实率和粒重[5]。收获前7~10 d 断水,忌断水过早,影响产量与品质。

1.4.3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针对当年水稻病虫发生特点,前期秧田期和本田期重点防治灰飞虱、 二化螟, 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的发生[6]。 中期抓好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等防治工作,后期做好稻瘟病、稻曲病、穗颈瘟等综合防治工作。

1.4.4 气候因素影响 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秧苗期温度偏高,光照充足,降水较少,秧苗素质较好;6 月中旬至7 月下旬移栽分蘖期,日照偏少,降水比往年明显偏多,栽后活棵差,分蘖少,高峰苗期滞后;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拔节长穗期,持续高温,秧苗素质转化较好;8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抽穗成熟期,温光资源丰富,降雨总体偏少,有利于灌浆结实,粒重与结实率较高。

1.5 调查项目

调查记载各参试品种(系)全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茎蘖动态与成穗特性、产量结构、抗倒性、稳产性等综合特征,并对小区实收测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

由表2 可知,11 个优质食味水稻品种(系)的齐穗期均在8 月23 日至9 月7 日之间。 其中早香粳1 号最早,为8 月23 日,比对照南粳9108 早齐穗8 d左右;其次是南粳9008、南粳 9010;武香粳5245 最迟,较对照迟7 d 左右。

表2 不同水稻品种(系)生育期

早香粳1 号成熟最早,全生育期146 d,比对照早6 d 左右;武香粳5245 成熟最晚,全生育期159 d,比对照迟5 d 左右; 其他品种 (系) 成熟期在10 月26~30 日之间,全生育期变幅为152~156 d。

2.2 主要农艺性状

齐穗期于各小区内选取生长均匀一致的植株10 穴,洗净泥沙,带回实验室测量株高、穗长等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3 可知,展示的11 个优质高产品种(系),武香粳5245 株高最高,为103 cm,比对照高9 cm;早香粳1 号最矮,为83 cm,比对照矮11 cm;其次是南粳9008,比对照矮8 cm;其余品种变幅在96~101 cm 之间。 参试品种穗长均高于对照, 穗长18 cm 以上的依次为泗稻301、宁8874、南粳5718,分别比对照长4.04 cm、3.84 cm、3.24 cm。 从基部第一、第二节间占株高的比例来看,武香粳113 占比最高,为13.27%;其次为南粳9008,占比12.51%;武香粳5245 最低,仅占8.54%,比对照少2.61 个百分点。

表3 不同水稻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

2.3 茎蘖动态与成穗特性

群体茎蘖动态变化是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衡量指标,茎蘖消长平稳、成穗率高是水稻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7]。 移栽后每小区定点跟踪10 穴,拔节前每5 d 调查1 次, 拔节后每7 d 调查1 次, 观察各品种(系)茎蘖消长动态。由表4 可知,11 个优质食味稻品种(系)基本苗变幅在5.55 万~7.40 万/亩之间。 高峰苗变幅在27.93 万~32.65 万/亩之间, 其中武香粳5245 最高,比对照高1.77 万/亩;其次是金香玉1 号;武香粳113 最低,比对照低2.95 万/亩。 宁8874 有效穗最多,为24.12 万穗/亩,同时,该品种单株带蘖数也最高,为3.2 个,表明该品种分蘖能力相对较强;泗稻301 有效穗数最少, 仅21.3 万穗/亩。 武香粳113成穗率最高,为85.3%;宁8874 第二,为82.0%;金香玉1 号最低,为71.8%。

表4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茎蘖动态与成穗特性

2.4 产量及产量结构

成熟期每小区普查50 穴,计算有效穗数,并根据平均成穗数各取5 穴调查每穗粒数、空瘪粒数,测定千粒重,计算理论产量。 各小区全部收割记实产,并与理论产量进行核实。由表5 可知,11 个优质食味稻品种(系)中,南粳5718 产量最高,达695.5 kg/亩,比对照增产57.8 kg/亩,增产率9.1%;早香粳1 号产量最低,为632.8 kg/亩,比对照减产4.9 kg/亩。 产量构成因素上,11 个优质食味稻品种(系)穗数在21.30 万~24.12 万穗/亩之间, 宁8874 最高, 为24.51 万穗/亩;其次为武香粳 113;泗稻301 最低,为21.30 万穗/亩。每穗粒数,金香玉1 号最多,为137.8 粒;武香粳113第二,为136 粒;穗粒数超过120 粒的还有南粳5718、武香粳5245、南粳9008、南粳9010、南粳 9036;宁8874 最低,为114.3 粒。 结实率,武香粳5245 最高,为97.1%;南粳5718 最低,为93.9%。 千粒重,泗稻301 最高,达29.8 g;武香粳113 最低,为22.2 g。

表5 不同水稻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结构

3 结论与讨论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水稻优质高产的基础。 本研究以近年表现较好的优质食味稻品种为材料, 对产量和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生育期安全,均适合江苏里下河地区种植,其中武香粳5245 和宁8874 生育期稍长, 生产上应注意合理安排播期。 产量方面,在相同地力和栽培模式下,南粳5718 产量最高、熟期偏早、株型偏松散、群体整体度好,同时成穗率高,穗型较大,穗粒结构协调,后期熟相好, 抗倒性较强, 适宜里下河地区大力推广种植;其次为泗稻301、宁8874、金香玉1 号、武香粳5245,熟期适中,抗倒性强,穗粒结构协调,产量潜力较高,稻米品质优,可进一步推广种植并进行产业化开发利用;早香粳1 号虽然产量略低,但熟期偏早,可以提前抢占市场, 同时腾茬早, 可作为稻—油、稻—菜轮作模式栽培的选择品种。

猜你喜欢
食味农艺分蘖
基于3种方法的西南杂交籼稻稻米食味评价及品种优选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中职学校现代农艺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究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5份果桑种质资源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分蘖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浅析水稻分蘖与产量
高梁去留分蘖比较试验初报
关于中国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评价的研究
—— 品尝员的识别能力与适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