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惧迟到

2022-02-28 03:26
师道(人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小楠学案教室

姚 静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初中部)

上课铃声快要响起的时候,教室里却只有寥寥两个学生。其他同学都跑哪里去了?

我已经提前到达教室候课,继续不慌不忙地准备上课需要使用的教学资料,因为心里释然:上一节是体育课,所以,紧挨着体育课的这节课,学生迟到是常态。

果不其然,在教室里的两个学生是因为身体原因请假留下来的。过了好几分钟,大部队如同一辆姗姗来迟的火车“轰隆隆”地开进了车站。教室里顿时变得闹哄哄的:有的男生大汗淋漓,像刚从河里捞起来似的,浑身湿漉漉的;有的男生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一进来就冲着留在教室的两个同学喊“刚才的接力赛那么好看,你们俩居然不去?”;还有的女生累到瘫倒,趴在课桌上,像一条条搁浅的鱼……刚回到教室的学生,有几个拿了空水壶又要往外走: “老师,我要去打水,渴死了!”

这时,距离正式上课铃响过已经两分钟了。此情此景,作为老师的我,是否应该大发雷霆震慑一下,来稳住这闹哄哄的场面?也许,一顿怒火丛生的训斥会让他们瞬间安静下来,也可以硬生生逼着那几个想去打水的学生退回座位,等到下课才去打水。但,然后呢?刚刚经历了一场高强度运动的孩子,才坐下来休息,就被劈头盖脸地批评,他们会心悦诚服吗?被训斥后的他们会马上心平气和地听课、习字、读书吗?况且,将心比心,换做我们刚刚跑完一千米,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难道不希望喝一口热水?不盼着好好喘口气?

更妥当的做法,应该是与体育老师沟通一下学生的训练强度和下课时间吧?但这是后话。这迫在眉睫的棘手课堂该如何处理?

幸好,我早有准备。今天我准备上一节写作课,引导学生用一种新的作文结构来写自己的一次经历。上课前,我已经把学案发到每个同学的桌面上。所以,我先示意要打水的同学快去,浑身湿透的同学快去换一件干爽衣服,然后,邀请那些看起来平静了的学生带头朗读作文学案上的美文 《散步》。我也和学生一起,用心动情地朗读起来。

开始,只有三五个学生开口,声音很小,还有点不好意思。我一边旁若无人、陶醉地朗读,一边穿梭于座位的过道间,尽量让每个角落里的学生都听到我的读书声。也许是老师亲身示范的原因,有我的加入后,朗读队伍壮大起来,声音愈发响亮。 《散步》中有许多对称的句式,因为对称,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中就可以调整气息,是一种积极的休息方式。我们读得很慢,很从容。我暂时不去管那些乱糟糟的场面,这时,几个聒噪的男生看到其他同学专心朗读,也有点难为情,跟着拿起学案摇头晃脑地读起来了。渐渐地,“南方初春的田野”似乎降临到了教室, “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学生走进了旖旎的春光,走进了优美的文字,课堂开始沿着我设计的教学思路发展。

当我正为课堂步入正轨舒一口气时,一个空座位突兀地映入眼帘,刺痛了我的心。这个点了,还有学生没来吗?

我想起来了,这是小楠的座位。今天早上她爸爸发信息来说:“孩子不舒服,会晚点到学校。”唉!她错过了一节作文课!我一面叹息着,一面暗暗思忖:等她来校后,我得找个课余时间帮她把今天的学习内容补上。

读完一篇篇美文,同学们开始按我的指引,寻找这几篇散文在写作结构上的共同之处。答案呼之欲出,不少学生踊跃发言:

“开门见山!” “结尾升华主题!”……因为自己有所发现,孩子们的一张张小脸渐渐摆脱了疲惫,绽放光彩。正当我们全情投入地分析文本时,一声尖锐的 “报告”打断了其乐融融的课堂。

小楠来了!她背着一个大书包风风火火跑进教室,同学们不约而同整齐注视的眼神让她有些难堪,她虽然一路低着头不说话,但全班再次沸腾了。

有惊讶的: “哇!好家伙!几点了,你才来?”

有关心的: “你今天去哪里了?生病了吗?”

还有几个调皮的男生故意调侃,阴阳怪气地问好: “早上好!”

刚才师生积极讨论的场景一去不复返,课堂再度乱成一团。小楠终于坐下来了,学生的兴奋劲儿也好不容易过去了。突然,小楠大叫一声: “老师,我没有领到学案!”学生又一起转过头去看她了。我赶紧走到她旁边,告诉她学案就在书下面压着,我是担心被风吹走才压住的。

不到一分钟,小楠又突然冒了一句: “老师,现在在讨论什么?”学生哄堂大笑。

前一秒我还在听其他同学的回答,一瞬间我有些回不过神,不知所措。很快,我定了定神,认真地打量起小楠。她看着我,眼神灼灼,不像捣乱。与那双清澈的眸子对视两秒后,我心里五味杂陈。对我而言,她是一个突然闯入课堂的孩子,是她中断了我的课堂,让我猝不及防;但对她来说,一个生病的孩子面对这么多同学的风言风语、完全陌生的课堂,她的压力应该更大,应该有更多的不适应吧?我为什么不为她多着想一下?

我马上制止学生的嘲笑,正色道: “我要表扬小楠同学敢于提问的勇气,这说明了她愿意主动学习,想要快速融入课堂,快速跟上大家的步伐,把失去的时光弥补回来。现在,各位同学,谁能用几句话概括刚才我们讨论的问题?”这时,有学生愿意站起来归纳之前的内容,如此一来,不仅让小楠跟上了课程,也顺带做了一个课中小结。

我偷偷留意了小楠,她一边专心聆听同学的回答,一边忙着在学案上圈点勾划做笔记。多么好学的孩子!我感慨着。有什么办法能帮助她快速跟上这节课的进度,又保护好她的自尊心呢?突然,灵光乍现,一个想法蹦出我的脑海。

我来不及细想,脱口而出:“我们马上会学习一种新的写作方法,等会儿,我们就用这方法来写小楠迟到的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好不好?” “这么好玩?”学生的注意力被吸引住了,眼神炯炯。小楠大吃一惊,有些忐忑不安,但更加全神贯注了。之后,大家不再喧哗,安静专心地听我分析。我猜,可能他们很想“好好聊聊”小楠迟到的事吧。接下来的每个学习环节势如破竹,顺利极了。

很快,讲授完毕,我问学生:“如果用这种新的方法来记叙刚才的事,我们会怎么开始呢?”我先开个头: “上课铃响过了,可是小楠的课桌前还是空空如也……”

接着,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原来小楠今天生病了,会晚点到。但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重要的写作内容,她可能就这样错过了。”

“在课上了一半的时候,小楠才姗姗来迟。”

“一开始,她十分懵懂,不知道刚才学到哪里了。可是,小楠不肯轻易放弃,她焦急地问老师要学案,问同学讨论什么,她是那么认真地做笔记,弥补缺失的知识。很快,她轻松地跟上了学习进度。”

…………

最后,我再把同学们的现场小作文升华一下:

“原来,学习是没有 ‘迟到’这一说法的。无论何时,只要你愿意努力,都来得及。”

当我讲到此处,望向小楠,只见她的眼睛亮晶晶的,闪现出一丝笑意。刚才的局促与不安消失了。有了这个亲身经历的故事作为实例,学生们亲自操刀,集体创作了一篇活灵活现的小短文,他们觉得又新鲜又好玩,写作兴趣被大大激发起来,对接下来写好这次作文充满期待。

果然,这次诞生了许多篇佳作。这次作文课并没有因为集体迟到和小楠的迟到产生不良影响,反而,就地取材成为这节课最亮丽独特的风景。

春天虽然来得迟,但终究还是会来的。学习也是如此,虽然学生迟到了一点时间,但如果老师能报以耐心,给予爱,再加上灵活的教法,真正深入的学习终究会发生。

猜你喜欢
小楠学案教室
爱洗澡的猫小咪
瓷枕,透心凉
“313”教室
我们班的“小霸王”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乡愁导学案
瞌睡虫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