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2022-02-28 11:23柳淑英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6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柳淑英(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第二小学)

为了加强阅读教学,新编撰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自三年级起始,就在各个教学单元中引入了阅读学习主题,指导学生如何有计划地阅读课文、掌握知识要点。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忽略了这些单元主题,导致阅读教学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效。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将阅读教学视野放在大单元主题的框架之中,以期望抛砖引玉,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良好的参考帮助。

一、分析单元特点,把握文本层次

在践行大单元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掌握各个单元的教学要点。以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阅读教学为例,本单元的主题为“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其中包括两个阅读学习目标:(1)注意体会场景和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感情。(2)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由此可见,本单元的阅读核心为思想感情。学生需要从略读、粗读的状态过渡到深读、有感情地读。同时,阅读思考的过程也要进一步深入,从简单的词句分析到品味作者的中心思想。所以,我通过分析单元特点以后,预备以“情感渗透”作为大单元阅读教学的主要思路。

在分析单元特点之后,我认为教学的第二步是要在备课阶段把握好本单元的阅读层次。在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一共有三篇文章,分别为《慈母情深》《父爱如舟》《“精

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并增设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版块。从三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进行分析,《慈母情深》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想象故事中的情景,并将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标注出来。《父爱如舟》明显延伸了问题深度,提问学生这篇文章标题的内涵。《“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求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进行联想。由此可见,三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呈现递进特点,按照“加深印象——理解主旨——生活联想”的步骤,实现情感阅读的步步推进。如果再结合“口语交际”等其他的教学版块,本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还要重视阅读实践活动的拓展。因此,在了解本单元的文本层次之后,我制定了以群文阅读、生活教学、情境教学、活动教学为主的一系列方案,全面补充大单元阅读教学的细节。

二、联系旧知要素,结合生活情境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通过引入问题,建构新旧联系,让学生能够温故而知新。例如,在《慈母情深》阅读教学时,基于“情感渗透”这一大单元阅读教学思路,我提问学生:从“皱皱的毛票”“龟裂的手指”上,你有什么阅读感受?这个问题其实与第一单元的阅读主题有一定的联系。第一单元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文章是如何借助某个具体事物来抒发感情的,而在“情感渗透”的大单元阅读学习目标下,通过借物抒情的阅读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篇文章的思想情感。因此,我提出了这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有学生认为:关于毛票和手指的描写,均体现了作者母亲工作的辛劳。这又与之后母亲毫不犹豫掏巨资给我买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母亲为了我的教育甘愿付出一切的深刻感情。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了初步的了解,成功引导学生步入到情感阅读的门扉之中。

在联系旧知的基础上,若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层次,教师可以应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文本中的剧情流程、人物关系、逻辑联系。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妈妈的表扬与爸爸的批评有什么内在联系?对作者的成长起到了什么助推作用?从表面上看,表扬与批评属于截然相反的两种行为,但将其纳入到思维导图中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是“爱”的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正因为有父亲的严厉批评,防止“我”骄傲自满;又有母亲的鼓励赞扬,为“我”树立信心。通过两种教育的反复拨动,作者才能从稚嫩走向成熟。通过应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接明了地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情感。

以大单元为基础的阅读学习,除了要遵循既定的“情感”主题以外,还要指向于生活,让学生能从中联想到自己,产生感同身受的阅读体验。对此,我参考《“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课后例题中的“生活联想”,创设了生活阅读情境。为学生虚拟了几段生活剧情,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完成对话。比如,第一个情境,有父母经常对孩子讲:别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优秀,你为什么就不争气呢?第二个情境,有母亲十分溺爱孩子,一手包办了孩子的生活起居,并陪同孩子学习。通过以上生活情境,我让学生思考,与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父母之爱对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你是否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你是如何跟父母沟通交流这些问题的?以生活情境为基础,引导学生从阅读课文拓展到生活体验上,这也契合了“情感阅读”的大单元主题教学目的,加深了学生的阅读体会。

三、组织群文对比,拓展阅读实践

在完成三篇文本的阅读教学后,我筛选了一些与文本内容相近的课外文章,组织群文阅读。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一次抱母亲》《儿子,给我考个零分回来》等知名文章,都可以与单元的课文建立群文阅读。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按照表格的形式来记录这些文本中的情感。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小组互动,分享彼此的阅读经验。通过群文对比,学生开阔了阅读视野,从不同角度深入体会“看似各不相同,却本质一样”的“舐犊情感”。同时,群文阅读也起到了触类旁通的作用,引发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延伸思考,了解到“爱”的情感中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以“情感渗透”为目标,学生的阅读学习不能只局限于教材之中,还要积极拓展阅读。因为唯有亲身经历,才能让自己的情感体验更为真实。首先是读写结合。我将三篇文章以及群文阅读中积累的经典句子提取出来,例如《慈母情深》中提及的“第一次”,《父爱如舟》中父亲的背影等,让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并尝试将自己的经历记录下来。其次为阅读报告。学生需要介绍自己的阅读清单,并讲述在课外阅读中,有哪些收获,课外文本中有哪些内容与课文能产生共通点,等等。最后为生活实践。参考本单元的“情感阅读”主题,让学生反思父母对自己的爱护之情,并在生活中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得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促进学生阅读情感的深化。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