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美育”:小学美术信息化教学策略探究

2022-02-28 11:23朱秀荣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36期
关键词:手段美术信息化

朱秀荣(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小学)

中小学美术课在学习领域上分为四个不同的学习领域,其涉及到的美术内容更为丰富多彩,所给孩子们展示的美术世界更是多彩绚丽。而光靠教材上的简单的几张图片的呈现很难将孩子带入到情境、美丽的美术课堂。“互联网+美育”背景下,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也是美术教学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教学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精美高清教学图片、视频,老师的微课的插入运用,还有学生作品的实时反馈互动互评等等都需要靠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辅助。

一、基于信息化呈现图片视频

美术课上,选择图片就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针对主题教师要优选能引起学生观赏兴趣的图片,值得注意的是图片必须要有代表性,比如能够代表某一画家或某一流派、时代,尽量凸显出教学的特色。其次,在筛选图片时需要老师们有一定的审美判断及很强的美术审美素养,图片要清晰,色彩还原度高,层次分明等。比如电子白板、鸿合一体机等的运用,对于细节部分教师可在课堂上实时局部放大,便于赏析,讨论。其次,在技能技法的解决上,教师可通过提前录制、剪辑制作简单微课,将绘画步骤更为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对于关键点的把握可以放慢或者反复观看等途径加强理解。也可充分利用同年龄段的学生资源,提前录制视频并精心剪辑,努力突破教学重难点。

二、基于信息化播放背景音乐

美术课与音乐作品的巧妙结合,往往能发挥出独特的功效。例如,在美术作品和美妙音乐的熏陶与感染之下,学生的想象与联想的空间将得到拓宽,此时他们的艺术情怀得到了激发,视听结合、情景交融让学生的创作欲望高涨。课堂中音乐的运用,能够帮助孩子创设情境,增强课堂节奏感,艺术性地处理课堂中各个时间段的分配。在学习湘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袋鼠妈妈的口袋》一课时,笔者先是播放了一个《袋鼠妈妈》歌曲导入,充满童真童趣的音乐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在哼唱歌曲的过程中,又引导孩子找到了袋鼠妈妈的特点——原来袋鼠妈妈和别的妈妈不同,它有个大口袋、这个口袋能把它的宝宝装下。孩子们通过简单上口的趣味儿歌,既能走入情境又能在脑袋里形成画面感,再辅以图片视频的运用,孩子们的感觉器官立即被调动起来。

三、基于信息化进行动画穿插、文字编排

动画是美术作品的一种独特的呈现方式,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动画穿插,往往能营造出一些和谐、美好的课堂氛围。另外小学生也乐观观赏动画,如果这时能够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课件中插入一段合适的动画,让其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能够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具象化,这样便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为优秀作品的产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美术课中的一些PPT中出现的文字,往往是教学中的要点和一些基础的美术知识,所以此时运用的文字字体以宋体或黑体为佳,大小标题的字体体积要有层次性,主题、色彩要醒目。为了增加美感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文字设置一些装饰效果,这时背景应力求色彩单调、画面简洁,在视觉上做到既不抢眼,又能烘托文字主题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

四、运用信息化创设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信息化教学手段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能使我们的美术教学时效性更强,有省时、省力、直观、灵活、生动等特点。

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音乐、图片、视频等的多效辅助,结合艺术语言的引导营造,能够更好地为孩子创设出适宜的课堂情境。在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能增加其主动性学习。笔者在湘美版三年级美术上册《我是生活小主人》一课教学时,先布置同学在家体验生活小主人,同时又将部分同学干家务活的场景进行拍摄以及录制心得分享,在上课之前,将这些视频在班级播放,观看视频时全班学生既能回忆相关的情境,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刺激他们主动了解同学的有趣故事。使得课堂中教学更为联系实际,情境氛围轻松愉悦。

在进行教学课程设计时,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引导示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情境创设再现,把教材内容与孩子的生活相联系,与画作的创作背景相联系,在课堂上与学生形成思维的碰撞与拓展,可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自主学习、乐于探究的过程中,可掌握更多新鲜有趣的知识点,进而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为孩子美术核心素养的提升添砖加瓦。

学生易受特殊情景的影响,学习情景直接影响他们的美术学习行为。因此需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带动学生的情景,从而达到巩固新知、发展思维、反馈信息等一系列目的。经过综合分析可得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引导他们生动地演绎情境,通过表演的方式进行启迪诱导,激起学生强烈创作欲的同时,又能有效巩固新学的知识、技能,教师需做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巩固新知识的热情。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作业的趣味展评、课堂点评总结,是巩固强化新旧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一节课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之笔。因此教师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及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自由地创作,使每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表现和练习中;在欣赏作品时,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及建议;对优秀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让学生在赏析他人经典之作的同时,又能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评价过程中,不但巩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并学会了欣赏他人、表达自己的感想。最后,小结所学内容并作相关拓展,同时,为下节课的学习指引了方向。

教师要借助最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努力搭乘教学现代化进程的快车,让美术课程给予学生正面影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优化、学习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结合美术新课程标准、根据教材内容不断钻研开发,制作适合孩子们的有效教学辅助手段。从而使得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真正成为课堂的有效助力。

猜你喜欢
手段美术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