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作为一种言说方式

2022-03-01 18:28周聪
文学教育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味游记岛屿

《一盏历史之茶》从热带人们的睡眠起笔,经过层层推演,得出了“所谓‘文明,就是尽可能少的睡眠和尽可能清醒的头脑”的结论,让人的头脑清醒、减少睡眠的确也是茶的功效之一,茶叶与文明之间的桥梁在于“睡眠”。与茶叶相对应,空调也是一种清醒器,茶叶重在驱除个体内在的困乏感,而空调则创造了外部舒适的环境,二者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显然,作者无意于对茶叶进行文化上的溯源,哪怕提到陆羽的《茶经》,也如蜻蜓点水般掠过,不做过多的学究化描述。在对茶的叙述中,茶与军事政治之间的内在关联被挖掘了出来,那些马上的好汉,吃肉喝酒,茶叶的消化功能得以发挥功效,于是,“成吉思汗的大军喝着开胃的奶茶席卷南宋,鲸吞大半个世界”,茶的贡献是巨大的。除此之外,对于农夫人而言,茶作为商品的经济功能至关重要,在漫长的历史中,茶叶是重要的贸易商品,“仅凭着茶叶就能维持绝对、长久的贸易顺差”。在作者的笔下,茶叶也塑造了清朝官员的文化性格,当马戛尔尼灰头土脸地离开京城南下澳门时,高兴地得到了几株优质茶苗,天朝官员们的“慷慨大方”宛如恩赐般,回荡在历史的上空,略显讽刺。在《一盏历史之茶》的结尾,茶叶、空调、睡眠又在“我”这里被统一起来,“我”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对这盏历史之茶的叙述形成了某种“闭环”。

《我喜欢的岛屿》从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的分析开始,在作者看来,这个故事具有典型的“殖民心理”,对东方的占有欲、恐惧、罪孽感,都在殖民想象中进行了,而“我”从故事中看到了那个遥远的充满神秘感的岛屿——“英国”。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精神世界也在经历着种种漫游,莫斯科、彼得堡、布拉格、维也纳、柏林、巴黎……皆因为那些闪耀的哲学家和文学巨匠而光泽四溢。从地理学上来看,通往西方的道路有海上和陆地两种,不列颠群岛在地图上的特点也如坠饰。文化意味与地理特点的融合,共同塑造了岛屿的精神品格——“银灰色的精神现象,低调、华贵、坚硬牢靠。”不可否认,“我”对英国文化的喜欢是发自内心的,正如对罗素与格林的推崇,“我”的想象中还带有某种流浪的意味,从岛屿出发,沿着小说家们的轨迹,在精神世界里四处漫游。

《反游记》中流露出作者清醒的文体意识,对于书写的主体“我”、书写的在场性,作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那些所谓的“风景”,不过是心灵化的产物,一种文字的游戏。在作者看來,所有的叙述都是带有视角和立场的,都是经由写作者过滤和提纯后的“风景”,换句话说,文字是叙述的产物,“我”和“在场”只是叙述的某种工序,文字不过是经由某种程序或曰程式后的产品而已。从这个层面上来看,“我”的反游记书写,其逻辑起点就是对游记这一文体的反思和不信任感,“我”的落脚点,在于“生命的本质”,摒除那些拍照片式的观看,回归“不客气的文体”,才是“我”认可的游记体。当然,在《反游记》的结尾,“我”的游历的理想的不切实际性,也是对“游记”的某种反讽,从根子上而言,游历本身都充满了不确定性,游记又从何而来呢?这是颇为耐人寻味的一笔,顿生了消解的意味。

在我看来,《杂言三则》虽为杂言,实则透露出作者的思辨能力与文学趣味,不论是对睡眠、空调、茶叶的关联性论述,还是对岛屿与地理、文化的发散性联想,抑或是对游记体的剖析与思考,都没有局限于某种观念的禁锢之下,相反,正是在想象与反思的联合下,这些看似短小的杂言才更显得别具一格,才充满了叙述的可能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杂言这种体裁的魅力就在于此,它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文字背后尽显作者的审美旨趣。饶有意味的是,徜徉于中西之间,穿梭于古今之际,作者都可以找到一种适合其气质和秉性的言说之道。这无疑体现出一个写作者强大的驾驭能力。

周聪,长江文艺出版社编辑,湖北省作协第二届签约评论家。

猜你喜欢
意味游记岛屿
印章的意味
海水里浮现的岛屿
美的意味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超市游记
初到盗国
小小消防员 第八集
名人读《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