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个人信息贩卖一条龙

2022-03-01 13:22张士海邢婷
方圆 2022年1期
关键词:刘峰王军银行卡

张士海 邢婷

“专业查询银行卡余额、银行流水等相关信息,价格优惠,信息准确。有意向者,请私信联系。”……在一些QQ群、微信群里,这样的小广告并不算稀奇。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种小小的广告是由一个庞大的供需市场支撑的,而拉动这个市场的,正是本该是秘密的公民个人信息。

江苏淮安市男子王军,平时喜欢上QQ聊天、玩游戏,并加了很多QQ群。2019年6月29日上午,王军所在的一个QQ群内,一位昵称为“一手茶工农建光大”的人发出一条信息,说他可以任意查询公民个人在各大银行的开户信息及流水,有需要的可以随时与他联系。

想到最近自己因为要买房,正需要查询银行流水,王军便与对方联系,询问怎么查。对方告诉王军,如果只查银行卡基本信息,价格就比较便宜,如果要查银行流水,价格就比较高,需要1500元。一开始,王军不太相信,后来决定试试看,于是打了1500元钱给对方,让其查询自己一张银行卡的开户信息和流水明细。

出乎王军意料的是,当天下午4点多钟,对方便将自己要查的银行卡信息,以及自2017年1月以来所有流水明细发了过来,这让王军大感震惊。没想到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竟然如此轻易地被他人获取,并作为赚钱的工具。

出乎王军意料的是,当天下午4点多钟,对方便将自己要查的银行卡信息,以及自2017年1月以来所有流水明细发了过来,这让王军大感震惊。没想到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竟然如此轻易地被他人获取,并作为赚钱的工具。2019年6月29日,王军思来想去决定向公安机关报警。

淮安警方初步侦查发现,向王军售卖公民个人银行卡信息的“一手茶工农建光大”QQ好友,真名叫江欣,山东聊城人,其与丈夫杨建一起,专门从事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活动。而且,江欣夫妻只是贩卖信息的中介,为他们上游提供查询服务的则是多名在银行、法院工作的公职人员,而有查询公民个人信息需求的供方市场,则是一个专门从事赌博、洗钱交易的地方组织。由此,一个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链条组织呈现在警方面前。

2019年7月8日,淮安警方组织警力分赴福建、宁夏、山东等地,对该案中各犯罪链条上的犯罪嫌疑人同步实施收网抓捕,并一举抓获嫌疑人24名。

(图片来源:摄图网)

杨建、江欣夫妇没有正当职业,且家中有三个孩子,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

2019年4月底的一天,杨建看到一位朋友老黄在手机上操作倒卖银行卡信息,自己也想做,便问对方怎么做。老黄向杨建传授秘诀:到QQ里搜索关于博彩的QQ群,然后在群里发可以查询银行卡信息的广告,自然有人会找上门。

杨建觉得简单,立即开始行动,先是买了几个QQ号,与报案人王军交易的“一手茶工农建光大”QQ号就是其中之一,这个昵称中,“茶”即“查”,后面则是几家银行的简称。在加入几个QQ群后,杨建果然发现有很多人需要查询银行卡信息。但因为刚开始,杨建没有查银行卡信息的上游渠道,接到单后,都是请老黄通过他的渠道找人查询,自己从中赚点差价。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建逐渐找到了可以直接找查询银行卡信息的渠道,于是甩掉老黄开始单干,查询的银行主要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只要对方提供银行卡号或者身份证号码,杨建就可以通过上家查询该银行卡的所有信息。从此,杨建收入开始大幅度增加,业务越来越繁忙。

2019年6月20日,为了进一步扩大业绩,加上自己一个人有点忙不过来,杨建决定让江欣和自己一起干。随后,杨建教会了江欣操作的方法,两人进行了分工,江欣负责在各大QQ群里发广告,召集需要查询银行卡信息的客户,并负责和对方谈价格,谈妥后,将对方需要查询的信息发给楊建,杨建则主要负责和上家联系,将江欣转来的需求信息发给对方查询,并负责收款。

杨建交代,根据下游顾客的查询内容,收费标准分为“无鱼”“有鱼”“明细”三大类,“鱼”即“余额”的代称,“无鱼”只查银行卡号的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预留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有鱼”则外加查询银行卡余额多少,“明细”则要查询某一时间段内的详细流水,然后根据不同银行的查询难度,综合确定收取下游顾客每条信息的价格,一般从150元到1100元不等的价格,然后,杨建每条收取30元至300元不等的中介费后,剩余的钱全部归上游有渠道查询信息的人员。

据其交代,2019年4月至7月初被抓,夫妻二人通过倒卖公民个人信息就赚了两三万元。几个月时间里,二人逐步形成了稳定的供需队伍,为其提供查询需求的下家有10个,而为其提供查询服务的上家有19个。

无独有偶,在警方查获的信息中介中,还有一对“夫妻档”。2019年5月,宁夏石嘴山市男子张雷在一个QQ群看到有人发广告,内容是代查银行的个人信息,就很快干了这一行。为了扩大业务量,张雷又将妻子带进了这个行当。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从事银行个人信息贩卖的中介人员,大多是没有正当工作的年轻人,他们喜欢玩QQ,文化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有利可图就干。

公民银行卡信息本应是非常私密的,到底是谁在充当杨建这类公民个人信息中的“上游”,他们又是通过什么渠道与杨建等人联络上的呢?

2018年10月的一天,山东东营市从事网贷业务的男子刘峰在玩QQ时,一个广东网友问刘峰,是否有渠道查询银行卡信息,如果有,可以赚大钱。刘峰想到了自己在本地一家建设银行上班的同学兼发小孔俊。

随后,刘峰找到孔俊,问其能否帮自己网贷公司查询客户的银行卡信息。一开始,孔俊觉得这是违法的,没有答应。过了几天,刘峰再次找到孔俊,说如果能帮助自己查询,每条信息给375元。查一条信息能赚这么多钱,这让孔俊很是心动,便答应了。随后,刘峰发了一个卡号给孔俊,并当场转给孔俊375元。孔俊随后通过银行内部查询系统,将该卡号的相关信息发给了刘峰。

此后,刘峰发给孔俊的银行卡号越来越多,从每天七八条逐步上升为每天二三十条,多的时候一天能发六七十条。孔俊也乐此不疲,每天平均能赚七八千元。

这样的日子持续到2019年2月底,情况发生了变化。由于从事银行卡查询的上下游人员蜂拥而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从2019年3月初开始,刘峰发给孔俊的银行卡号越来越少,并提出要降价。孔俊不愿意,就停止了跟刘峰的合作。

自从与刘峰合作后,孔俊的生活水准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在突然没了额外收入,孔俊很不适应。半个月后,孔俊主动找到刘峰要求继续合作,并同意刘峰提出的价格,每条只收150元。

2019年4月中旬,孔俊决定绕过刘峰,自己寻找下家。于是,他用“银行查询”关键字在QQ里搜索,并成功加入了一个专门从事信息中介服务的QQ群,而山东人杨建正在这个群里。入群后,孔俊主动发布了自己可以查询建设银行卡信息的消息,引起杨建的注意,随后,二人互加了好友,并谈妥查询信息每条150元。

因为知道自己干的是违法的事,为了规避公安机关的追查,孔俊特意从网上买了一张银行卡,专门接收杨建打给自己的费用。此外,孔俊每次登录QQ,都是用手机,从来不用单位和家中的电脑,防止日后警方根据IP地址找到自己。

在与杨建合作不久后,孔俊又联系了另外一个信息中介开展合作,并主动降低身价,每查一条信息要价120元。据警方统计,自2018年10月到2019年7月短短几个月内,孔俊通过查询银行卡信息共获利近40万元。因为钱来得太容易,孔俊也逐步养成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赚来的钱几乎被他吃饭、喝酒、唱歌之类的消费精光。

与孔俊一样,在宁夏石嘴山市某中国银行上班的黄鹤,一开始也是被熟人拖下了水。2019年5月,开理发店的好友魏翔找到黄鹤,请他帮助查储户的个人信息。黄鹤问其查这个干什么,魏翔没说,只说查一条给100元。因为银行工作人员都有查询客户信息权限,不需要领导审批,黄鹤觉得这事简单又有钱赚,就答应了。截至案发,黄鹤先后为魏翔查询了150多条信息。

在整个犯罪链条中,虽然孔俊、黄鹤等银行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可以直接查询客户银行卡信息,但他们有个局限:只能查自己本行的客户信息。这对于像杨建这样的信息中介来说,就需要在每个银行找“上游”人员,比较麻烦,他们希望能找到可以查询各大银行权限的人。于是,山东省德州市某县法院书记员李嘉也成为他们争取的目标。在利益的诱惑下,李嘉邀请同办公室的同事宋雷一同加入,并明确说明这是个“私活”。此后一段时间,李嘉和宋雷一起干起这个“勾当”。在干这行的短短四个月时间内,李嘉共获利约5万元,而宋雷也获利约3万元。

2019年7月8日,根据杨建等人提供的“下游”信息,警方顺藤摸瓜,在福建省福州市一写字楼内,将正在上班的一公司15名员工一举抓获,由此揭开了一个以银行卡为介体,以网络赌博网站为目标,进行“黑吃黑”的犯罪团伙。

根据公司员工交代,在老板池兵的组织下,公司所有员工围绕公民个人银行卡分工协作,进行有组织的犯罪活动。

员工每天的工作内容,首先是通过爬虫软件搜索赌博网站,然后注册账号进入充值页面,充值页面上会显示庄家收款银行账号姓名,如果遇到没有设置银行卡充值接口的网站,他们就直接与赌博网站的客服联系,索要庄家卡号和姓名,由此完成了工作的第一步。

拿到庄家的卡号后,公司员工接着就会尝试破解该银行卡密码。如果破解成功,他们会查询卡里的余额和资金流动明细,查出明细后继续追查赌博网站其他的庄家卡,对这些卡继续试密码、查明细,目的就是找到更多的赌博网站庄家卡,并查看卡里有无余额,如果发现卡里有余额,就立即实施下一步——将这些卡挂失,或者通过恶意輸错密码的方式,将这些卡锁住,没有余额的就丢弃。

为什么要挂失或锁卡呢?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后续能安全地将卡里的钱取出。挂失或锁卡之后,他们会将卡放上15天来“沉淀”,看看“沉淀期”后这张卡会不会被解除挂失、锁卡,如果没有解除挂失、锁卡,说明这张卡找不到主人,那么将卡里的钱取出就是安全的,因为他们知道,赌博网站的这些卡都是从卡商那里买的,一般不是卡主自己注册的银行卡。

确认安全后,就轮到杨建这样的信息中介和孔俊这样的“上游”人物出场了。他们会把这些有余额且安全的银行卡号交给信息中介,由他们找“上游”人员查询该卡的卡主姓名、预留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码。如果是空号或者停机,他们才会将卡里的钱取出。手机正常使用的卡则一律放弃,否则,他们取钱就容易被发现,给自己带来麻烦。

至此,一个以贩卖银行卡身份信息为介体的系列犯罪团伙,形成了供需“一条龙”的犯罪链条。

根据各人所实施犯罪行为的性质不同,淮安市淮安区检察院将该案24名嫌疑人分案处理。2020年1月6日,检察机关将杨建等5名信息中介和孔俊等4名“上游”人员,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其余涉案人员因作案次数较多,警方在继续侦查。

法院审理认为,孔俊、江欣等人向他人出售公民个人信息,9名被告人的行为均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且在犯罪活动中地位、作用相当,均系主犯,据此,2020年12月17日,法院综合被告人在本案中的犯罪数额、情节和悔罪表现,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孔俊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0万元,判处江欣一年两个月,缓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9万元,判处李嘉两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判处刘峰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8万元,其余人员均获得刑期不等的有罪判决。池兵等犯罪团伙成员正在审理,尚未宣判。

(文中涉案人员均为化名)

猜你喜欢
刘峰王军银行卡
Effects of O2 addition on the plasma uniformity and reactivity of Ar DBD excited by ns pulsed and AC power supplies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History of World Smile Day
陌上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可爱的小丫丫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刘峰:从“发明狂人”到“创业达人”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