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团队“德技”育人能力提升研究
——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

2022-03-01 08:41巫尚荣王芬芳
装备制造技术 2022年12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新能源思政

巫尚荣,王芬芳 牟 林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新时代教育要求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教师进一步提升“德技”育人能力,每门专业课程要融入思政元素,这样培养出的技术人才不仅技术能力提升,同时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更适应企业岗位工作,这就对专业教师提出新要求。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新时代的教学要求,要求专业教师能够具备“德技”育人能力,既要善于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又要能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有机融入,即课程思政,促进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效应[1]。专业教师的“德技”育人能力水平不仅影响到课程思政的推广,还影响相关工作开展和教学质量。实际上,“德技”教育能力涉及很多方面,仅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明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提出组建能够提升“德技”育人能力,并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的新能源汽车专业教学团队(以下称“教学团队”),把个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集中起来,共同提升“德技”育人能力,一起挖掘专业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并融入到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课程的“技育、德育”作用,达到传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1 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现状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比重大,以新能源汽车专业为例,该专业课几乎占了整个专业课程体系课程80%的比例,专业教师的教学任务相当重,而专业教师又不具备“天然的思政能力”,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而能接受思想政治相关培训也是比较有限,相关的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导致专业教师认识不够,学习动力不足,思政能力欠缺。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教师认为实施难度很大,不懂如何挖掘思政元素,经验不足,教学时间有限等,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生硬,容易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因此,还没有形成全面实施的合力。只有专业教师从理念上、思想上、行动上“完全”达到要求后,才能够信手拈来,才能获得“润物无声”的效果[2]。

2 建设教学团队的必要性

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为例,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诚信、友善等良好的品质[3],引导学生思考国家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问题,并积极探索答案,以及思考了解国家2030年碳中和2060 年碳达峰的目标,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此外,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细心、吃苦耐劳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要完成这样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集思广益,集中专业课教师以及各方面的力量才能达成,因此,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团队是非常有必要的。

2.1 有利于提升专业教师的人才培养的能力

据有关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的学习和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课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是关键,专业教师作为专业课程的施教者,其任务是责无旁贷的。大多数专业教师都只是对专业课程了如指掌,但是不太擅长挖掘思政元素,反过来,思政课教师对思政元素掌握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但是对专业课程不太了解,如果将两者的优势结合对实施更加有利。此外,我们培养的人才终究是要去为企业服务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最有发言权,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集专业教师、思政课教师和企业专家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专业教学团队,从而能够相互扬长避短,互补互助,各尽所能,从而更能有效且快速提升专业课教师的人才培养能力。

2.2 有利于加快专业课程思政的推进

课程思政涉及方方面面,仅依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来实现是非常困难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说明团队合作的力量是强大的,打造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能够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把个体教师的力量拧成一股绳,集中精力,团结合作,加快课程思政的推进。教学团队合作便于驾驭及实施课程思政,也更加有利于加快建设的步伐,如教学团队可以对专业、课程等进行集中研讨分析,挖掘、梳理专业、课程的潜在思政元素,并研究如何体现专业的特性和有机融入专业课程当中。

2.3 有利于建设师德内涵,构建教师成长共同体

为了让教师能够胜任教书育人,提高师资队伍的德育能力,所以有必要先将学习能力较强的教师组建团队,分批进行,重点培育。师德内涵建设提升后逐步推广,然后逐渐全面覆盖到每位教师和专业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心同向,共同努力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可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为主,联合思政课教师、合作企业技术专家、产业教授,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除上述团队成员此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邀请教育学专家、教学管理者进入教学团队,毕竟教育学专家的加入能提供较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对实现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培养质量具有双重的作用,教学管理者的参与更加贴近教学需求和管理。团队成立后以新能源汽车专业和课程为对象开展各项研究活动,将研究成果以点带面,逐渐覆盖各专业和课程,犹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3 提升教学团队课程思政的途径

3.1 转变专业教师观念

一直以来,教育工作者都被强调教书育人,唐代文学家韩愈《师说》中有一句广泛流传的诗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意思是作为老师,要给学生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换句话来说,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培养学生的人格,还要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解答学生提出的疑惑。但是高职专业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上有些误区,以为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就一定会有好的就业选择,忽略了“做事先做人”的古训。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他们主要任务就是传授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德育教育是思政课教师的天职,与专业课教师无关,专业教师持有这样的观念对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工作很困难,即便工作开展了效果也不理想。教育家杜威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说明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等相关人员相辅相成才能做好育人工作[4]。因此,转变专业教师观念,让专业教师既要教书,更要育人;既要增进学生智慧,更要培养学生德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处理好专业课的技能传授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树立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观念,积极主动地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专业课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的德育教育的问题,才能培养“德技双馨”的学生,从而提高了德育的教育工作效率和效果。

3.2 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训学习

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训学习,全面采取线上线下、“引进来”“走出去”等的方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首先,组织专业教师“走出去”参加专业相关的思政理论知识培训,通过系统训练和学习,让专业课教师能够掌握一定的思政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思政教育能力,能够把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体系中,达到提升教学效果。除了教授专业课程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之外,教学团队还要结合学生日后毕业,走向社会开始工作,对于职业生涯中的工作认同感以及责任感进行引导和培养。其次,教学团队除了更新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对本专业相关的政策、方针和发展趋势的学习,与时俱进。同时,邀请一些名师进来开讲座,让教学团队了解本专业相关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并适时融入课堂教学中。最后,依托教学团队建设线上学习培训平台,通过知识互融、观念互启、方法互鉴等,教学团队中专业教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提升,增强“责任田的守渠力量”。

3.3 开展课程集体备课活动

建立教学团队后,定期开展思政专业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活动。开展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教学团队集体研讨修订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教学大纲等内容,深入探索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政融入方案,挖掘相关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课程的内涵式发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根本任务。如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纯电动汽车的结构和检修”进行集体备课,首先,从国家层面上看,需要了解国家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方针政策和发展目标等,研讨新能源汽车专业相契合的思政元素,提炼出爱国主义、民族自信、自主创新、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等程思政元素,设计出符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要求,又能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其次,以职业岗位的生涯来看,从事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职业企业岗位所要求培养学生具备新能源电动汽车拆、检、修、装、调和故障诊断等技术领域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的人才,根据职业需求提炼出细心严谨、专业敬业、精益求精、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团结协作、严谨规范、标准规范、科学、创新等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后,以榜样人物为例,用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榜样人物的事迹、案例阐释汽车工匠精神。大国重器,崛起于工匠精神,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涌现许多特殊匠人,有着坚韧毅力的精神,如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的创业事迹、“一带一路”上的奇瑞事迹、中国汽车之父饶斌先生等新能源汽车相关事迹[5],将这些事迹融入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这些事迹中受到感动与启发;或者用本专业相关的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案例,让学生从身边榜样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专业教学团队集体备课活动,专业教师了解如何挖掘和梳理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以及如何有机融入教学环节中,为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设计出符合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特点又能将思政元素灵活的融入教学中,达到“德技双馨”的效果。

4 教学实践

以教学团队集体备课的成果“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专业课程为例说明具体的专业教学实践情况,该课程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因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教学实施方案

4.1 融入专业资源库、线上线下的教学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反复无常,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常态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也逐渐习惯了这样教学的方式。如表1 所示的《纯电动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专业课程教学实施中,专业教学团队就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实施的新载体,丰富在线课程资源库,资源库内容应该包括技术和相关的技术规范的教学资料和任务单外,还应该包括相关的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政策、品牌宣传片、品牌故事和相关工匠人物等思政素材两方面的内容和资料,满足学生对专业和思政融入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个性化选择学习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岗位能力共成长。此外,还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或优秀校友讲述职业素养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职业道德。充分利用线上教学广阔时间和空间特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此外,依托学院的平台(学院官网站、公众号和网络课程平台)扩大宣传力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形势政策、时事热点的宣传教育、教学研讨等活动,拓展网络的“红色地带”,这些举措都是在潜移默化地阐释爱国爱民,奉献自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2 融入课内课外的教学

课内教学是指第一课堂,分课前、课中、课后。教师课前发布任务引导学生自学,掌握学习平台记录信息并分析学情,为开展课中教学提供参考。学生通过课前任务了解专业知识,提高学习兴趣。课中通过“教师引导、演示、指导、点评,学生讨论、观看、实践、竞赛”等教学环节,课后拓展学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课外教学是指第二课堂,教学团队与学生管理、各社团联合组织举办校内、外与汽车技术相关服务、竞赛、讲座等活动。例如讲授到如表1 中我国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时,学生通过线上资源查看平台视频、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宣传片、新闻发布资料等,初步了解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课中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新能源汽车有哪些特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新能源汽车具有绿色保护、保持生态可持续发展等特点,进一步总结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原因,也是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策略,课外教学让学生拓展学习我国各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概况,从而提高民族自信,自主创新的精神。第二课堂教师指导《汽车协会》社团开展以宣传和推广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主题活动,包括新能源汽车知识竞猜、新能源汽车驾驶大赛等活动,对第一课堂的延伸学习,也对新能源汽车的优点的深入了解认知,更加深刻理解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策略,增强爱国爱民的精神。

总之,在开展这些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技能为车主和群众免费服务,如给车主和群众提供汽车日常维护保养、汽车检查,咨询新能源汽车等汽车相关问题。这样,师生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锻炼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达到了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用行动进一步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3 融入各项相关的教研活动

如表1 中所示,教学团队定期分享教学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形成示范引领效应,推动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育人工作。强调工匠精神培养的主导性,推动师德内涵式发展。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开展各项活动,如参与申报校内课外有关“课程思政”方面的教改项目或课题研究,撰写相关的论文,逐步丰富教育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教材开发以及教材的设计能力。其次,定期开展公开课活动,一方面接受督导、教师提出的意见或建议,进一步提升思政能力;另一方面,上公开课也是宣传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逐步渗透普及到各科教师。

5 建立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为确保课程思政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普及到广大教师,需要建立匹配的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将相关的考核贯穿到教师考核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如教师的年度绩效考核,教师职称晋级的“育人”成效评定,教师的评优和项目申报等各方面,督促所有专业课程和专业任课教师自觉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强调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领,逐步建成完善的教学组织机构的考核和监督激励的机制。实现以立德树人为重点的全面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转变,实现“技育”与“德育”的双重考核。这样,从制度保障、教学团队打造等方面开展工作,打造一支适应实施“课程思政”高素质专业教学团队。

6 结语

由此可见,打造教学团队,有利于提高教师思政能力,从而加快课程思政的推进。以提升教学团队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为核心目标,让教学团队成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态势,然后逐渐普及到整体教师,达到全面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使各专业课程与思想课同向同行,形成既能“匠技”也能“育德”的双赢效果。此外,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相应的运行机制,推动“课程思政”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传承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新能源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绿色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