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稳致远

2022-03-01 08:25裴超
中国会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消费

裴超

新年伊始, 中国经济发展面对外界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 呈现出多种形式上的转变。 这主要体现在传统产业开始依托新技术带动转型, 金融服务开始立足基础行业, 文创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 新政策逐步促进新业态稳步成长, 以及降息带来的货币量化宽松环境进一步激发实体产业活力等五个方面。

从以上这些改变不难看出,为了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 我国正在通过一些列政策、 金融、技术手段支撑着中国经济市场的平稳发展。 会展业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如何实现提振经济市场发展的重要价值, 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当前, 摆在会展业面前的不仅是疫情产生的影响, 还有经济下行压力造成的市场疲软, 以及技术变革带来的传播媒介与展示平台的转型都对会展业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挑战, 会展业积极谋变, 通过一些列改革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例如,“广交会”首次实现双线办展, “进博会”进一步深化在线招展, “服贸会”扩大服务领域首次引入金融版块等措施, 开启了重大展会活动对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

突出重大展会作用 实现经济稳定开局

在国务院新闻办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中国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内外贸发展取得新突破。商务部综合司司长郭婷婷介绍,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商品消费市场,货物贸易总额连续5年全球第一,吸收外资保持全球第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设立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签署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看国内消费,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增长12.5%。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明显。商品零售增长11.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体育娱乐用品、文化办公用品分别增长29.8%、22%和18.8%。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6倍。

看对外贸易,全年货物进出口39.1万亿元,增长21.4%,成为经济运行中的一大亮点。国内规模和份额再上台阶,进出口规模接连迈上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 ;主体活力持续增强,有进出口实绩企业数量56.7万家,增加3.6万家。

看吸收外资,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达到1.1万亿 元,增长14.9%, 新 设 外 资 企 业4.8万 家, 增 长23.5%,实现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外资结构不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17.1%,占比提升至30.2%。

“商务运行稳中向好、好于预期。”郭婷婷说,“外贸、外资、消费规模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比创四个历史新高,多双边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十四五商务发展良好开局,为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外贸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郭婷婷介绍,2021年对外投资合作和对外援助执行平稳发展。全年对外直接投资9366.9亿元,增长2.2%,结构更加优化。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7.9%,占比提升至14.8% ;對欧盟投资增长13.4%。“截至2021年底,在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507亿美元,上缴东道国税费66亿美元,为当地创造39.2万个就业岗位。”郭婷婷说。

多双边经贸关系取得新突破。自贸区提升战略取得重大进展,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如期生效实施 ;多边合作发挥更大作用,举办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二十周年高层论坛及专题展 ;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更加深化,中美省州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中俄贸易创历史新高,推进中新共建陆海贸易新通道。

未来,稳外贸方面该如何发力?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未来将着重实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市场多元化行动、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外贸创新提质行动等四项行动,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办好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指导企业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发挥好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建设好全球贸易数字化领航区,促进绿色贸易健康发展。

“中国外贸产业基础雄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李兴乾说。“今年,外贸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和量的扩张相比,我们更加注重质的提升。在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实现外贸开门稳,保持全年外贸运行在合理区间。”

各地积极谋划布局 会展作用持续凸显

2月8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官网正式公布广州市2022年重点项目计划。根据计划,202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正式项目共650个,年度计划投资3452亿元 ;预备项目共130个,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据统计,780个市重点项目总投资4.5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40亿元,形成“建设一批、投产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良性动态发展格局。

聚焦高水平建设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广州市今年重点项目建设整体呈现出结构优、数量多、质量高等特点,将为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提供有力的重要支撑。同时,利用展会平台,多方位推动广州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明确表示要将广州打造成为全球会展之都,并探索广深“一会两地”新模式。

目前,广州市已经全面启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建成“湾区制造”引领、面向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从“卖全球”向“卖全球、买全球”转变。

广州市即将出台《广州市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在实施方案中明确了“打造全球会展之都”的建设目标,形成10个左右亚洲乃至全球规模第一展会,带动产业投资和高端消费。

同时提出具体的工作举措,如推进广交会展馆四期建设 ;做好广交会和珠江国际贸易发展论坛服务保障工作 ;推进广州空港中央商务区建设,建成空港特色会议会展中心 ;办好白云机场商务航空展、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等行业领先展会,以及做大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做强传统消费类展会,大力培育新型消费类展会。

同时也提出,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以广交会为平台,携手港澳把大湾区打造成为全球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枢纽。探索广深“一会两地”等新模式,互相支持办好广交会、高交会等重大会展。总之,力图通过这一些举措,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搭建更多平台。

增强消费服务,将客流转化为消费人流。广交会无疑对提升广州商贸国际化水平,扩大优质商品进口,促进本地消费,发挥广州对周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辐射作用具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每年线下广交会期间,数有十万参展商、采购商、参观团等,“客流量”之大直接间接地带动广州及周边地区的餐饮、住宿、旅游、交通等多方位消费,同时促进国际、国内文化的传播交流。

上海将积极参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在继续服务保障好进博会的同时,努力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作好“大会展”“泛会展”文章。下一步将按照“一核引领、双管齐下、三大功能”的思路,更高质量打造上海国际会展之都重要承载区。“一核引领”,即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四叶草”为核心标志的会展品牌引领战略。以举办进博会为契机,尽快实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年展览总面积800万平方米、国际性展览占比80%的目标。同时积极承办联合国采购大会等高端国际性展会活动,继续做大做强会展平台。

“双管齐下”指的是做大会展经济规模和推动会展业提质升级。为此,上海市青浦区将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会展企业总部、境内外专业组展机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力争每年引进会展企业不少于50家。并且将培育壮大会展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会展与制造、商贸、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联动,促进线下线上办展融合、数字会展与数字贸易融合发展。

“三大功能”即以虹桥国际会展产业园为依托,努力建设上海会展业企业发展集聚高地、新业态孵化成长地、产学研一体化基地。为初创企业建设联合办公和创新孵化区,完善企业全周期服务,同时将打造会展业“产学研”平台,组建会展产业顾问委员会、长三角会展产业研究院,鼓励设立商贸会展类专业学院。

日前,深圳市商务局联合市发展改革委编制《深圳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下简称《规划》),勾勒出深圳商务在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其中提出,到2025年,深圳将加快释放商务经济发展潜能,优化商务经济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国际会展之都和国际投资与合作交流高地。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规划》指出,将进一步完善商业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布局商业空间,打造一批特色化商街,建设东门高品位步行街 ;提升传统消费能级,促进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消费创新引领能级,把电子商务做大做强 ;打造现代流通体系。推进供应链创新和应用,构建畅通高效物流网络,推动口岸经济带建设。

同时,深圳将加快建设国际会展之都,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建设国际一流会展场馆,加快培育会展领军企业,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展览,建设国际知名会议目的地 ;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引导会展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提升会展服务水平,构建会展公共服务体系,并深化会展业市场化改革,培育会展产业集聚区。

“十四五”期间,青岛依托海洋产业资源,推动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世界海洋科技大会等重大海洋会展活动进一步向品牌海洋会展方向发展,并将引进不同主题和形式的海洋会展活动落地。

近年来,相继有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亚欧数字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亚洲媒体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跨国公司领导人峰会、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一系列高端国际会议在青岛举办,青岛会展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升级的发展阶段。

据介绍,到2025年,青岛将基本形成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基础牢固、布局合理、发展均衡的会展业体系,力争年举办较大影响的会展节庆活动550个以上,规模以上会展企业年营收额保持10%左右增长。与此同时,打造5个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品牌会展活动,培育15个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内品牌会展活动。此外,依托青岛国际啤酒节、青岛国际时装周、青岛国际车展、青岛国际家具展等重大时尚会展,引导形成“会展时尚化”“时尚会展化”新风潮。

杭州把握国际重要会议、赛事契机,以建设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会展之都、赛事之城为目标,会展经济规模和综合效益显著增长。《杭州市会展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将加快形成双心驱动、多极联动,全域协同”的会展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形成品牌丰富、主体强大、设施完善、数智引领的现代会展产业体系。建设会展新城,是杭州构建新型特大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补齐会展产业短板、赋能未来城市发展的有力抓手,有助于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稳定消费依然重要 促进市场繁荣发展

2021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4%,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今年,各地继续部署出台一系列促進消费的政策措施,着力推动消费总量扩大和质量改善。

比如,北京市提出,积极适应疫情防控催生的消费业态变化,深入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专项行动。浙江提出,大力培育消费新热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积极发展夜间经济,促进旅游市场恢复。

内需仍是我国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拉动力量。2022年必须加大力度提振内需。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关键性作用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梳理发现,除稳定汽车、家电等传统大宗消费外,绿色消费、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和县乡消费成为热点,休闲康养、家政服务、智慧餐饮、在线体育等新业态受到重视。多个省份提出要加大对步行街、商业街的升级改造力度,积极发展夜间经济。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成为今年各地推动消费提质扩容的重要抓手。比如,上海提出,要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首发经济、夜间经济、免退税经济、品牌经济,促进世界级商圈业态和功能持续提升。广东提出,加快推进广州、深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规划布局若干区域消费中心城市。重庆提出,抓住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契机,实施国际消费载体提质等“十大工程”。

在促进消费的大环境下,保障市场繁荣依然是我国当前重要的任务。会展业需要依托自身优势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促进经济生态圈的稳定运行,最终实现自身价值。

编后语

立足新阶段

立足新发展阶段,会展业需要进一步深入经济市场服务产业发展,为产业升级提供必要支撑。坚持以产业为先,技术为支撑,思想为动力,助力会展业成为构建经济市场发展新动能。为推进新时期我国经济市场高质量发展,稳定区域经济多元发展,起到重要保障与支撑作用。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消费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