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天津会展业须处理好八个关系

2022-03-01 11:40方向东
中国会展 2022年3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京津冀

方向东

随着国家会展中心 (天津) 新展馆一期的建设完工和投入使用, 未来几年是天津会展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 天津会展业将围绕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 加快天津 “一基地三区” 建设, 扩大城市综合实力影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通过吸纳和打造尖端、创新、有价值的会展资源,推动天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先进制造业、 实体经济的发展。 当前疫情的反复无常, 使会展行业整体受打击的程度相对严重, 影响也更为深远, 天津相较全国各主要会展城市, 无论是会展产业环境、 专业市场竞争力、 主管部门服务水平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 要切实推动天津会展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形成跨越式发展, 必须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处理好区域会展经济资源协同发展的关系, 推动建立京津冀会展联盟机制, 提高区域城市经济整体发展力和竞争力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以深远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政治智慧,为京津冀区域发展指明思路方向。会展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产业引领及交流带动作用,发展区域会展业要针对相邻城市间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区域发展整体布局,积极筹划城市间能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会展市场,使同一区域会展业的联合共赢多于博弈竞争。会展业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需首要考虑,会展业协同发展能够成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引擎。

要推动成立京津冀会展业联盟机制,统一协调京津冀会展城市的合作发展和资源整合。2006年由上海、南京、宁波等六个城市发起,首批19个城市结成的长三角城市会展联盟成立。2011年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城市建立了珠三角城市会展联盟。这两个会展合作平台的建立,很好地利用了区域内产业基础、规划设施、资金、交通、人才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优势,有力的促进了地区间城市群会展资源互补的市场结构的形成,实现了会展业更高层次的区域和谐发展的目的。

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落户天津,显示出京津冀区域在全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布局规划,新展馆在国家战略层面未来将发挥大的作用。京津冀要积极主动筹谋北京、石家庄、廊坊、唐山等京津冀会展城市结成联盟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区域大市场,促进区域会展业结构调整、产业合作与整合,减少交易成本和发挥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注重各城市的密切合作和利益共享,提高区域会展经济整体发展力,使京津冀成为我国北方最有会展竞争力的地区之一,甚至能够有实力参与全球区域竞争。

2.处理好天津 “一基地三区”定位与会展业发展方向的关系,让科技环保为 “一基地三区”注入灵魂和动力。

要实现天津“一基地三区”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需要加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依靠科技创新来实现未来产业发展。很多高品质的专业展会不但能服务产业科技交流,促进产业创新研发,在产地办展还有利于增强产业的集聚效应,具有高端生产性服务性质,同时还能带动周边传统服务业的发展。

天津举办的“世界智能大会”、“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等科技型展会对于促进天津先进科技制造业都有很大的助力。2021年6月,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的首展“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 以“绿色建筑 共创美好生活”“绿色建筑 促进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同样在探寻高质量发展道路。天津要打造和引进高端科技型展会,为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提供支持和保障, 积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让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为“一基地三区”注入灵魂和动力。

3. 处理好疫情防控与会展经济发展的关系, 重点在于精准施策、 防控到位、 见缝插针, 积极把握疫情的“防”与“放”。

2021年8月,在我国多个城市出现散发病例,上海、广州、北京、深圳、济南、南京、成都、青岛等会展城市都直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展会大部分延期。天津也于8月3日发布通知,严格审批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展销等大型聚集性活动,非必须不举办或暂缓举办。但是各展会的筹备工作一直在按部就班地进行,9月中旬在疫情有所缓解的情况下,“中国国际实木家具展览会”首先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随后的“2021中国(天津)国际汽车展览会”是北京、上海车展主办方在天津全新打造的大型国际性车展,展会本身的丰富性和良好的组织性吸引了众多观众,成为十一长假期间天津出行打卡地之一。10月中旬举办的“秋季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 总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与此同时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接连举办了“天津华夏家博会”、“中国冰淇淋及冷冻食品产业博览会”以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展会,截至10月下旬在新一波疫情来临之前,天津顺利举办了下半年计划中的大部分主要展会。

面对当前的疫情,需要应急性的处置措施,但疫情防控的同时也不能把会展活动完全取消,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疫情防控和会展经济发展的平衡点、结合点,要尊重规律、把握规律,周密安排、精准施策,激发会展经济活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发展态势。会展活动是风险相对可控性大型聚集性活动。一方面,会展活动是一种商务活动,其形式是可以组织有序的,每位参加会展的展商、客商、观众都是可追踪、可监测的。另一方面,会展的聚集性活动性质,与演出、体育赛事等大型活动比较而言,更具有相对的可操控性。

防得住,防得精准才能把疫情冲击降到最低;放得开,会展业才能更好发展。在疫情反复无常以及常态化防控下,各展会主办单位、展馆、会展企业及参展客商都要将各项防疫措施落实到位,长期做到不能松懈、不能麻痹、不能侥幸;同时要加强行业交流,积极探索借鉴不同类型会展活动良好的防控流程,更多依靠专业力量和科技手段积极防控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在长期保持防控管理态势的同时,要与企业共同担责,不能将风险压力都放在会展主办方或者场馆方。

4.处理好会展信息化与举办实体展会的关系, 做到线上与线下结合, 以实为主, 加快恢复实体展会。

疫情影响使线上展会兴起,是对会展服务模式的一种创新,但也是疫情下的无奈之举,终不能取代实体展会。目前从线上展会的实际效果看,展示效果炫目,但真正下单签约者则很少,虚拟空间永远替代不了人与人的面对面接触,订单不可能仅凭线上的交流而落地。线上展会对城市会展经济发展意义不大。实体展会能够形成会展产业生态链,从制定会展项目开始,需要市场策划、宣传招商、设计运营、布展制作等一系列过程,需要物流、生产制造、商业运营、广告媒体、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支持。实体展会的举办能为城市带来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餐饮、住宿、旅游、购物均有拉动作用。

未来将推动线上线下展会融合发展,线上展会与实体展会一定是互相影响和相辅相成的。抓住实体展会这一根本,推动展会线下线上融合发展,这是城市会展业发展的方向。政府要从服务业角度来看待会展业发展,加快实体展会的复展进程,能够早日让一大批中小企业恢复生机,缓解当前日益紧张的就业问题。

5. 处理好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与会展企业的关系, 制定中长期的合理规划和有效引导会展市场规范化发展。

会展业是与政府产业政策密切相关的行业,现阶段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组织会展整体营销、规划行业发展上。政府应该明确不同的主导角色,支持形成有效的市场主体,充分鼓励会展业市场化发展。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政府对会展业的主导作用要转变为引导、规范和管理,将政府功能与会展市场机制有机结合。对于纯商业展会,让市场主体进行充分竞争。对于一些非竞争领域的展览,要加强指导,通过招投标购买服务方式实现市场化。对于会展场馆,要将运营权放归市场,充分发挥其在会展产业链中的中游主导力量。

目前态势下政府主导展会不应退出,反而要有针对性地在某些领域加强。在疫情和科技封锁的冲击下,以科技交流为主的国际性展会在内容形式和规模上势必会发生改变,政府需要以更长远的视野来看待展会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作用潜力,制定相关促进科技展会发展政策,增加更多的投入,引进高品质资源和优质服务,来支持相关新兴技术高端展会的培育和发展。

天津目前会展管理机构主要是市商务局会展处和市政府大型活动办,职能上有交叉划分不清之处,需要理顺相关管理机构,执行部门、区域管理部门、会展行业协会与展館及会展企业之间的关系。要成立专门的会展管理部门或会展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领导直管,便于调动各方资源,建立市政府统筹、多部门联动的政务服务保障机制。天津市会展行业协会近几年在沟通会展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方面作了很多基础工作。政府要加强行业协会的地位,赋予其更多的行业管理职能,例如会展项目评审、专项资金的审核管理、行业的评等定级、职业培训、展会市场预测和信息咨询等。

天津会展相关部门都偏重于管理和协调,欠缺对会展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发展会展业应该统筹布局,科学决策,应制定中长期的合理规划和良好的规范制度。政府政策要重点支持培育本地展会,引进适合天津举办的外地会展,要统筹安排避免无序竞争资源浪费,同时注重于会展公共服务建设,如会展目的地营销系统以及持续对外宣传系统。

6.处理好新展馆运营与原有老展馆的关系, 重点加强招展引资, 做好统一协调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新展馆2021年投入使用后,老展馆还要继续保持同步运营,天津会展面积增加了近2倍。天津会展资源并不丰富,靠自身一下子培育出多个大展会并不现实,在常态化防疫的大背景下,举办大规模会展活动肯定会受到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影响,这需要有关部门要做好现有会展资源的调配,处理好两个展馆的错位发展关系,避免相互恶性竞争。

作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标志性工程,新展馆首先要发挥天津的区位优势,引进和承接好区域间尤其是北京溢出的展会资源 ;其次要放眼全球,加强与国内外会展企业交流合作,联展互动,利用天津城市地位、港口优势、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以及自身先进设施,积极争取世界各地的会展资源,要注重质量、科技含量和长远发展,打造区域现代会展经济新引擎。最后新展馆不要只着眼于未来举办展览,从前期规划布局和后期的营销策略上要增加多种经营的举措,增强举办会议功能,演出功能,商业功能以及娱乐活动功能等。

7.处理好 “招才引智” 与会展教育培训的关系, 做到引进高端人才, 扩大会展基础性教育培训。

会展业是依靠迎合市场的项目、细致全面的服务进行优胜劣汰的新兴的现代服务产业,核心人才尤为重要,无论是组展机构、策展人、展会服务商、政务保障方,都离不开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离不开人的综合实力比拼。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会展人才要既是专才也是通才,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接受过专门的教育培训,更要有大量的实务经验。天津会展核心人才短缺制约了会展业快速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市场化道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利用“看不见的手”引导、助推天津会展人才队伍建设。

会展人才队伍不仅要考虑培养本地核心人才,也要多举措引进外地人才,特别是会展高端人才,这些高端人才具有全面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展务实践经验,通常有数十年的会展从业经历,政府要加强核心人才需求预测,制定开放灵活、科学有效的会展核心人才吸引使用机制,注重形成人才聚集效应。目前天津会展核心人才引进机制尚未建立。

政府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在天津高等院校现有会展专业基础及师资资源上,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了解产业发展动态, 使得所培养的学生适应会展企业需求,可以学习德国会展教育经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要求学校按照会展类型定向培养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学校也可以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和进修的基地。双方都能够汲取最新的教材和业界动态。

8.处理好经济全球化与会展业发展的关系, 要推动天津会展业主动国际化。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天津会展业一定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国际化,要推动会展业主动国际化。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馆建成后,将提升天津会展业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有关部门要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及经贸合作政策,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展会及国外会展企业落户天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国际知名会展机构与企业在津设立办事处,建立合作办展机制,支持本市会展企业参与境外展会,通过多种形式组建国际展览企业和大型展览集团。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京津冀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
会展业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