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研究

2022-03-02 10:06孙雪英
新农民 2022年3期
关键词:影响

孙雪英

摘要:农业对于我国来说,既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能推动社会的前行。虽然我国农业起源较早,曾经领先于世界各国,但是由于生产力低下以及技术水平低的问题,导致我国农业的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农业才得以恢复。且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农业方面也有了飞跃式的提升。但即便农业产量在不断增加,这其中也会存在着诸多问题。本篇文章就旨在深入探究农业种植各种因素与农业种植结构的关系,使我国的农业种植水平得到较高的提升。

关键词:农业种植因素;农业种植结构;影响

1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1.1 农业整体利润较低

我国农业生产的利润一直都偏低,长久以来都是如此。造成利润较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多年来的发展策略为农业支持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生产者所在的地区较为分散,且大多生产者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不具备相关产业链的议价能力。除此以外,近几年我国在物价方面有所上涨,使农业种植原材料、化肥、棚膜等相关农业产品的价格也随之升高,导致农业生产者的农业生产成本逐年上升。虽然有关部门针对此种现象,及时做了调整与控制,但还是对农业生产的利润产生了影响。

1.2 极端恶劣天气

农业种植除了依赖所处的土壤环境外,还需要拥有良好的天气状况。这是因为农业产品自身防御能力较弱,需要人工精心呵护。因此,在面对暴雨、洪澇等自然灾害时,农业产品并不能较好地依靠自身来防御外部的冲击。且我国的农田设施并不完善,灌溉、排水等水利设施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一旦遇到山洪暴发之类的水灾时,相关设施根本无法保护农业产品。这更加突出了农业产品自身较差的防御能力。

1.3 农业流通渠道向现代渠道转变

农业流通渠道的转变主要有两点:一是,国家不再对粮食进行统一购买、统一销售。而是由生产者自行寻找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二是,农业产品的销售区域不再局限于农贸市场。而是利用便利的交通,使农业产品运往全国各地,或者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销售。

2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总体农业生产效率低

我国在农业种植方面属于人多地少,因此农业种植的范围较小,所能生产出的产量也不高。据资料显示,我国就曾于1999~2003年间,总体农业生产效率持续偏低。若农业生产者坚持以人力劳动为主,则生产者的劳动强度就会增大,在管理层面会产生松懈,从而影响农产品的收成情况。若农业生产者在没有稳定收成的状况下,以机械替代人力,则会提高成本价格。

2.2 农产品过剩导致价格低

农业产品若想在市场上进行销售,必须经过多个环节。并且产品的最终价格并不是由生产者来决定。若生产者想从中获取利润,则必须在产品采摘下之后,及时按照批发商的出价进行销售,才能减少损失。而农业产品的生产时间较长,且在供给方面具有周期性与季节性。一旦在中间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大量农产品出现滞销。农产品过剩,价格必然持续降低。

2.3 WTO的加入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宣布加入了世贸组织,也就是WTO。但我国的农业也因此而受到了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产方式完全不同。发达国家的农业水平,机械化程度高,农耕机械普及率高,生产成本低,且农业产品的商品率可以达到百分之百。而我国的农业水平,机械化程度低,农耕机械的普及并未覆盖至全国,生产成本高,不仅种植面积规模小,甚至农业产品的商品率也只有30%左右。

2.4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效率低

科技的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也是创新成果使其迈入市场的关键环节。虽然我国在农业技术推广和科技成果转化中有了较大的进展,且每年能够产生六千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能够真正运用在生产,使其产生实际经济效益的却少之又少。而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转化率为65%~85%,我国却只有30%~40%左右。

3 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

3.1 土壤和空气因素影响

农业产品的种植质量极度依赖所处土壤。土壤质量高,则农业产品的质量也高。若土壤质量低,则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也低。我国疆土辽阔,土壤的形态也各有千秋。因此在不同的地域种植农业产品,其农业种植的结构也会有所不同。同时,农业种植的结构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质地较为松软的土壤在遭遇暴雨等水灾时,会引发塌方或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而质地较为坚硬的土壤在种植农业产品时,由于土壤中的营养过少,所以不太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培育。因此在面对不同的土壤质地时,生产者要充分考虑土壤所在区域的情况以及特点,及时对农业种植的结构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再根据此种地域土壤的差异性,种植合适的农业产品。

3.2 水资源影响

水资源的分布对于农业种植结构来说,能够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而我国在农业种植方面,也充分利用了此种因素。例如,水资源充沛的地域,其主要的农业种植结构是水稻等不耐旱的农作物。而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域,其主要的农业种植结构为小麦、玉米等耐旱的农作物。因此,生产者在种植农业产品时应合理地利用周边的水资源。若能合理利用水资源,则会使农业产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形成一个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圈。若并未合理利用水资源,则不仅会不利于自身农业种植的结构,也会恶化周围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此地域的生态平衡,甚至会限制此地域的农业发展。

另外,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大对农业产品种植区域周边工厂的管理。必须严禁工厂将材料废水、含辐射性质的污水等有害水质排入周围河道或直接倒在工厂外围。若这个问题不引起重视,势必会造成周边的水资源及土壤结构被破坏,农业产品也将受到污染,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农业产品的良好生长离不开生产者的细致灌溉。因此,拥有完善的水利设施也是种植农作物时务必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但就目前来看,我国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普及,并未制定出一套相关的、完整的计划。甚至在诸多偏远地区,生产者们依旧在使用人力进行农作物的灌溉。又或者其使用的水利设施极其落后,远达不到应有的标准。

3.3 农药化肥影响

在农产品种植过程中,农作物周边会出现杂草。杂草与农作物会互相争夺土壤与水源中的营养物质,这会引起农作物发黄、丢失营养、死亡等情况。而对于某些虫类来说,人类种植的农业产品则可以为它们提供食物、住处。这会导致农作物在还未收成时,就遭到害虫的啃咬,给生产者造成一定的损失。而农药、肥料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些棘手的问题。不可否认的是,农业种植已经不能与农药、化肥这些物质分开。肥料也的确能够促使农业产品的生长情况变好。但生产者在使用时,务必要根据所种植的农业产品、土壤情况等综合考虑。再用所掌握到的数据来选择适当的肥料。切忌长期不更换肥料。这样会导致土壤与水资源的结构被破坏,不利于农业种植的结构和周围生态环境的平衡。除此以外,肥料与农药虽能帮助农作物更好的生长,但毕竟其原材料中含有化学物质,长期频繁地使用会对整体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生产者在使用时需要多加注意。

3.4 科学技术影响

农业种植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扶持。首先,农业技术可以间接地调整土壤、肥料与水资源,改善农业种植结构,而种植人员也可以充分利用其自身种植经验和掌握的先进技术对农业所种植的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有效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得整个农作物生态环境可以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其次,农业技术能对农业种植及培育方式进行有效指导;第三,发达的农业技术能够对相关的农业品种进行择优培育;最后,农业技术可以将自然灾害的影响度降至最低。除了技术上对农业种植有帮助以外,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农业工具有了质的飞跃。目前,我国发明并普及了许多先进的、新型的农业工具。这意味着生产者往后无需再靠人力去干繁重的农活,极大地便利了我国众多的农业生产者。

4 改善农业种植的建议

4.1 改善土壤结构

改善土壤结构也被称为土壤保健。指的是激发土壤活力,改善农业产品的种植环境。但土壤保健并非一朝一夕就可实现。想要土壤结构有所改善,必须先对其中的微生物环境做出改变。可以在土壤中进行胶质复合体的培养,让原先已有问题的土壤重新恢复活力。以此来提升土壤本身的质量。再通过土壤中水性团粒的形成,使土壤能够吸取营养,从而促进农业产品的种植及生长。但相关人员在进行此项技术时,务必要对各种物质的加入顺序特别关注。

4.2 有效利用水资源

水是农业产品在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农业种植中,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农业产品的灌溉是重中之重。首先是要提高种植人员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增强农业种植环节各操作人员对水污染以及水资源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让所有参与农业生产的工作人员了解到浪费水资源和造成水污染会影响整个农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用水的效率。其次是要对现有的灌溉作业进行改进和创新,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现有的灌溉技术和设备进行分析,将一些老旧灌溉效率低下的设备淘汰,积极优化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和设备,从而提升灌溉工程的灌溉效率。再次是要加强种植人员的节水灌溉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节约用水全面提高农产业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另外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一定要注意不断对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进行不断调节,在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要尽可能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和浪费,一定要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在其不同的生长时期时给予其不同的灌溉方式以及不同量的水资源。在水源充沛的区域,生产者应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数量,避免此类物质频繁使用后,对水源造成污染。且要及时规避水源中营养过剩的问题,这样会造成水源质量变差。而在水源贫瘠的区域,应保证农业产品的灌溉是科学的、合理的,在灌溉时,应避免出现水分流失或蒸发现象,造成水源浪费。例如,可以在水源丰富的地方大量种植水稻、甘蔗等农作物。在水源贫瘠的地方大量种植小麦、玉米等耐旱性强的农作物。在生产者们进行农作物灌溉时,还可依据我国目前阶段的用水政策。将防洪手段现代化、科学化。这样也能提高农业产品的防洪能力,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产品的破坏程度。

4.3 加强农业技术

农业技术对于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及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农业技术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者的技术与知识普及。相关部门在对生产者进行农业技术推广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综合素质;二是完善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式和方法;三是加快农业推广模式的改进;四是重视推广体系与制度的创新;五是提高生产者们的素质。只有确保生产者在进行农业种植时,懂得相关的种植技术,并且能够对所种植的农业产品使用适当的种植方式,才能推进农业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4.4 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农业技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土壤修复技术、植物保健技术、新型农业技术等。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能使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得到稳定的发展。首先,科学技术能使生产者在农业种植时投入的成本减低、农业产品的产量提高,利用种植科技技术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农作物的种植环境,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对其品种的不断改良以此促进农作物的产量;其次,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科学技术能使农业种植的防御能力有效增强;最后,我国疆土辽阔,所在地区能够种植的农业产品也有所不同。而只要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就能使不同农业产品的种植成功率大大提高。对于一些刚研发出来的新型农业技术,生产者们还不会熟练运用时,相关部门可以多加重视。例如,指派专家到该区域进行教学指导。专家可以先向生产者们口述该技术的相关知识,再手把手的进行现场培训。这样既可以推动新型农业技术的使用率,又可以帮助生产者们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及质量。

4.5 减少化肥使用

除了有效利用水资源对农作物种植土壤的调节之外,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各种营养元素也是农作物的生长关键,这也是肥料的重要作用。但最近这几年很多种植人员为了提高农作物的生产量对化肥的使用不加节制,不仅使得农作物的整个种植结构遭到严重的破坏,还因为使用了一些污染性极强的化肥让整个农作物处于一个非恶劣的生长环境之中。为此种植人员可以通过选择使用一些农家有机化肥来替代有污染性的化肥,也可以收集一些农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动植物腐烂而形成的天然肥料,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有害化肥的使用量,还能够对整个农作物生长环境进行有效保护。更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有机化肥能够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积极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其生产质量,还能够对其生长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

5 结语

虽然我国的农业水平正在不断發展,经济状态相较于以往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比起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农业种植结构这方面所掌握的方法与知识还是不够系统和完善。且从上述文章中可以明显知晓,农业种植的各因素会破坏种植环境,影响农业的种植结构。因此,目前在发展农业方面上,务必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生产者在进行农业产品种植时,首先要保障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产量足,其次要保障产品的优秀质量。在面对不同的农业种植结构时,应采取不同的种植方式与技术。在没有出现问题时,要做到预防问题与规避风险。在出现了问题时,要能有应对策略去及时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农业种植方面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建花.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结构中的影响[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9(1):72-74.

[2] 李梦科,石强,党锡强.农业种植各因素在农业种植结构中的影响[J].南方农机,2019,50(9):72.

猜你喜欢
影响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民法典如何影响你的生活?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告诉你:2014年,中央如何影响你生活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你喜欢什么样的床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