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养牛模式的推广价值

2022-03-02 20:31包美艳殷晓龙
新农民 2022年3期
关键词:紫花苜蓿经济林

包美艳 殷晓龙

摘要: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后,草原管理工作划归科左中旗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前,人工草地建设用地仅限于草原、耕地,无法在林地开展。改革后,人工草地建设也可在林地内开展,且政策边界清楚。在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养牛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这已经通过试验示范得到证明。

关键词:经济林;紫花苜蓿;养牛业;林牧结合

1 基本情况

1.1 科左中旗基本情况

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松辽平原西端,科尔沁草原腹地,介于东经 121°08'~123°32',北纬43°32'~44°32'之间,地处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隶属通辽市。全旗总土地面积9573km2,辖20个苏木乡镇场516个嘎查村。总人口53.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4.9万人,占总人口的83.6%。 全旗总土地面积9573km2,东西长191km,南北宽116km。

科左中旗全年气温多受蒙古高压气流影响,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变化较大,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炎热雨季集中,秋季凉爽短促,冬季漫长寒冷。年平均气温5.2℃,全年平均无霜期145d,日照时数2906h,年均降水量在300~420mm,平均风速3.9~4.5m/s,8级以上大风日不少于22d,是多风地区之一。

旗境海拔高度160~230m,三条垄沙带呈西北、东南走向贯穿全境,是地处科尔沁沙地东缘的标志。境内有西辽河、新开河、乌力吉木仁河三河过境,中东部属西辽河、新开河冲击平原地势平坦,西部以沙丘为主起伏不平,整体地貌特点为坨甸镶嵌分布。

科左中旗肉牛产业从育种、繁育、养殖、交易到屠宰加工全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在向全國肉牛产业第一旗迈进,畜牧产业基础雄厚。肉牛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科左中旗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但是,全旗饲草生产基地保障能力仍较弱,尚不足以支撑养牛业乃至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急需发展壮大并为实现畜牧业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

1.2 经济林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果树经济林产业政策推动下,科左中旗经济林快速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2018~2020年的3年间,全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

3.33万hm2。其中:生态经济林完成1.07万hm2,果树经济林完成0.67万hm2,景观经济林完成1.33万hm2,其他经济林完成0.27万hm2。生态经济林主要树种选择为:沙棘、文冠果;果树经济林主要选择树种为锦绣海棠;景观经济林主要选择树种为:樟子松、五角枫、三角枫、金叶榆、云杉;其它经济林主要选择树种为:中小苹果(k9苹果、123苹果)、李子、杏、山杏、大扁杏、榛子、欧李、葡萄、枸杞等。经过有效示范,强有力地引领了全旗林产业转型发展。

“十四五”期间,科左中旗仍将继续围绕百万亩经济林建设规划和产业基地布局,推动经济林品种向适宜区域集中、产品向中高端发展、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依托一大批林草一体化重点项目建设,实现生态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规划到2025年全旗完成人工造林3.33万hm2,其中:栽植沙棘1万hm2,元宝枫

0.33万hm2,文冠果0.67万hm2,海棠0.67万hm2,银杏0.13万hm2,黑果花楸0.2万hm2,建设防护林

0.13万hm2,其他树种造林0.2万hm2。通过强力发展,2025年全旗生态经济林、果树经济林有望达到

4.67万hm2以上。

1.3 人工草地建设情况

科左中旗有天然草原28.47万hm2,自2011年全旗全面实施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以来,一直实施全年禁牧。天然草原基本实现了暖季休养生息,为草原生态逐步改善奠定了良好基础。基于禁牧舍饲条件下的畜牧业,必须是建设型畜牧业和科学型畜牧业,这就向饲草基地建设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实际上,薄弱的饲草基地保障水平已成为畜牧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对畜牧业生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强烈且深刻。

2018年以来,科左中旗依托退牧还草、粮改饲等项目的实施,积极鼓励农牧结合、引草入田,每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均在2.67~4万hm2,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冬春优良饲草供应短缺问题。天然草原每年青干草产量2.5亿kg、秸秆产量27亿kg,为畜牧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是,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基地建设规模仍十分弱小,全旗保留面积不足万亩。

1.4 养牛业发展情况

科尔沁草原是我国北方开发较早的地区,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元朝开始这里一直是蒙古民族的游牧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北方游牧地区生活的真实写照。

科左中旗农牧民养牛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发展肉牛产业的群众基础比较稳定,2009年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207个肉牛优势区域规划旗县之一。近年来,全旗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农村牧区经济、产业扶贫、促进农牧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坚持走“科学养畜、建设养畜”之路,从饲草料基地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养殖基地建设、屠宰加工基地建设、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肉牛产业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大力推进肉牛全产业链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旗内现有大型肉牛养殖基地5处,分别为丰润牧业养牛场、天山牧业养牛场、蒙原牧业养牛场、恒致牧业养牛场、胜合牧业养牛场。全旗现有养牛户2.5万户,占全旗农牧户总数的近1/4,养牛超万头苏木乡镇场15个、超千头嘎查村65个、超百头养殖场141个、超十头养殖户6500户,牛存栏54.9万头,主要品种为西门塔尔肉用改良牛,另有少量蒙古牛、科尔沁牛、安格斯肉牛、海福特牛,其中基础母牛存栏35万头、后备母牛存栏5万头、犊牛存栏9.4万头、架子牛存栏4.5万头、育肥牛存栏1万头。规模养殖存栏9.6万头、规模养殖比重17.4%。2020年出栏肉牛17.2万头。

1.5 草畜平衡情况

以养牛、养羊为主的草食家畜畜牧业是科左中旗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点。2021年牧业年度,全旗草食家畜存栏135万头,折合355万羊单位,年需饲草259150万kg;全旗可提供饲用的饲草产量初步统计为240500万kg,包括:青贮饲料(折干)37500万kg,秸秆饲料化165000万kg,天然草原产干草25000万kg,补饲精饲料13000万kg。依据上述情况分析,全旗年草畜平衡情况为缺草,缺口高达18650万kg。在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以广开饲料源,对解决草畜平衡、发展高质量现代畜牧业具有重要意义。

2 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养牛的条件

从全旗经济林建设与养牛业发展相衔接的思路出发,在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优质饲草基地用于发展养牛业,可以通过大量的小规模建设补足饲草保障体系的短板,满足散户养牛对于优质牧草的需求,走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与农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民增收相结合的路子,逐步实现林牧业生产协调发展、百姓生活富裕、旗域生态改善的奋斗目标。

2.1 群体规模条件

经济林不仅是林牧业结合的最优着眼点,也是林牧业结合的基础条件。一般情况下,旗内营林户户均发展经济林面积为2~3.33hm2。以全旗经济林2025年达到50万亩的保守规模估算,全旗有经济林营林户1万户以上。据统计,全旗养牛户近年稳定在2.50万户左右,农牧户户均养牛21.96头。营林户同时也是养牛户的比例占总营林户的20%左右,可见营林户发展养牛业仍具有巨大空间潜力可以挖掘。

旗内紫花苜蓿产量试验数据表明,在良好栽培管理条件下,产干草可达到750kg/667m2以上。在经济林达到3.33万hm2、养牛50万头的条件下,牛均667m2经济林下种植的紫花苜蓿,可实现每日每头牛补饲1kg优质紫花苜蓿干草的目标。仅此一项,就可节约大量精饲料投入。若以产400kg/667m2保守估算,可年产20000万kg优质紫花苜蓿牧草,能基本解决全旗草畜平衡缺草问题。如营林户不养牛,也可探索将林间空地租赁给养殖户种植紫花苜蓿的管理方法;如营林户在林下种植紫花苜蓿出售干草,产400kg/667m2干草并以2021年9月末2600元/t价格计算,效益可高达1040元/667m2。

2.2 紫花苜蓿的适应性

紫花苜蓿对土壤要求不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无论是沙质土壤还是轻度碱化土壤,只要能够满足经济林生长条件的土壤紫花苜蓿也可生长。从管理模式角度看,相同条件下,大量水肥投入,紫花苜蓿可获得高产;在严重沙化土壤或起伏坨沼地带,采取免耕措施及轻度灌溉方法,紫花苜蓿也可获得相对较少的产量但会是理想的产量,因为减少了投入成本,核算利润并不比高度栽培条件下建植的紫花苜蓿产出逊色。从适宜品种角度看,公农1号、东苜2号等众多北方本地品种具有抗性强、适应性强、产量高的特点,经过多年本地试验性种植,完全可大面积推广。从安全越冬的角度看,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可依托林木落叶、林木阻风挡雪等功能,提高耕层土壤温度,确保林间紫花苜蓿避寒正常返青。

2.3 營林方式的可容性

经济林的营林模式基本为较宽株行距下的行林或带林,面积较大的也可采用片林形式营造。无论采取哪种营林方式,宽行距为林间建植紫花苜蓿牧草提供了巨大的可溶性。2021年在全旗开展的经济林下实验表明,667m2经济林基本可建植667m2紫花苜蓿,面积比接近1:1。一般情况下,旗内经济林主要是以李子、锦绣海棠、沙棘为主的低矮果树,林间行距均在2~5m甚至更宽,无论是上下还是四周的空间均可满足紫花苜蓿对光照、通风的要求,可以正常开展紫花苜蓿栽培建植。

2.4 政策界限的消除

2019年政府机构改革完成后,草原管理工作划归旗林业和草原局。改革前,人工草地建设用地仅限于草原、耕地,无法在林地开展。改革后,人工草地建设也可在林地内开展,且政策边界清楚。依托旗林草部门管理的退牧还草工程项目,在经济林下进行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草地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是在打破政策界限、行业管理藩篱的条件下,实现林牧业结合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左中旗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项目,于2019年划归旗林业和草原局管理。此项目原来在旗农牧业局管理时,遗留未完成0.4万hm2紫花苜蓿饲料地建设因找不到除天然草原外的地块,一直影响整个项目无法全面竣工及最终验收。划归旗林业和草原局后,项目遗留无法落实的面积很快在旗内经济林间得到落实,从而迅速推进了项目发展,使得因项目管理机制导致的问题得到快速有效解决。

3 试验范例及推广价值

3.1 试验范例

202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保康镇查干呼嘎查选取1户经济林营林户吕某某,以全生物降解地膜覆膜在其经营的李子林间建植紫花苜蓿收草田,获得成功。该营林户有李子树0.33hm2,5行李子树共有林间4m4带。种植紫花苜蓿,采用的播种机为单口14嘴滚轮式播种机,人工推进精量播种。播种株距为8~12cm,行距20cm,每穴播种量为12~15粒种子,地膜宽度为70cm。5月31日播种,6月5日出苗,经田间调查20穴中有15穴出苗良好。因采取覆膜种植,没有出现杂草。7月31日,以60~80cm高度刈割第一茬,鲜草产量平均数为1300kg/667m2;9月11日,以50~80cm高度刈割第二茬,鲜草产量平均数为1200kg/667m2。9月末实地观察,可降解地膜仍有70%完好保存,第二年仍可起到保水、保温、保肥、防杂草的作用。在每亩增加200元覆膜成本的条件下,该户开展覆膜种植的意愿仍很强烈。

3.2 推广价值

2021年,该经济林营林户收获紫花苜蓿鲜草两茬约2500kg/667m2,按照25%折干后折合干草625kg。0.33hm2经济林下累计产干草约为3000kg,按照9月末紫花苜蓿干草2600元/t计算,产出干草产值达7800元。

4 结论及建议

在经济林下,种植紫花苜蓿养牛的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这已经通过试验示范得到证明。抓好林牧结合工作,通过争取并依托林草部门国家扶持的人工草地建设项目及农牧部门支持的饲草料基地保障项目建设,切实做好针对营林户及养牛户的宣传及技术培训工作,在全旗推广经济林下建植紫花苜蓿发展养牛业的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殷晓龙,李润哲.科左中旗草原垃圾的形成、影响及应对策略[J].草原与草业,2021,33(1):58-62.

[2] 张延林,李天银,郭世伟,等.河西走廊紫花苜蓿地膜穴播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0,4(4):50-51.

猜你喜欢
紫花苜蓿经济林
经济林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山西开全国先河 将立法促经济林发展
辽宁省经济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早酥梨园间作紫花苜蓿种植技术分析
变温与采后贮藏时间协同作用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
关于阿鲁科尔沁旗传统奶食品加工业发展基础分析
短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叶片气孔特征的影响
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研究
紫花苜蓿在湖北省的适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