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外周血NLR PLR对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2022-03-02 08:16胡传朋陈立权
安徽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癌栓脉管腋窝

胡传朋 杨 俊 汪 俊 陈立权 荣 枫

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女性癌症首位[1],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腋窝淋巴结是乳腺癌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常见转移部位。腋窝淋巴结状态是判断乳腺癌预后和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2-3]。已有文献研究[4-5]显示,肿瘤直径、脉管癌栓、组织学分级、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 HER-2)状态等因素可能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此外,炎症因素也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7]。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属于机体非特异性系统性炎症指标,常用于评价机体的炎症状态。多项研究[8-10]表明,外周血高水平NLR、PLR与肺癌、胃癌、甲状腺癌等实体瘤的淋巴结转移有关。然而关于NLR、PLR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研究较少,而且结果并不一致[11-13]。因此,NLR、PLR能否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指标仍没有定论。本研究回顾分析162例c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术前外周血NLR、PLR对cT1-2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7~86岁,平均(52.63±9.29)岁;绝经前67例,绝经后95例;浸润性导管癌155例,浸润性小叶癌2例,其他病理类型5例;肿瘤平均直径为(2.15±1.04)cm;T1期91例,T2期71例;组织学分级Ⅰ级5例,Ⅱ级70例,Ⅲ级87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101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93例; HER-2阳性50例;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高表达141例;脉管有癌栓和神经有侵犯分别有50和3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61例。纳入标准:①病理学证实为浸润性乳腺癌;②术前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期为T1-2N0M0;③已行腋窝淋巴结手术及术后病理评估;④术前血常规资料和术后病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双侧乳腺癌;②术前曾行新辅助治疗;③外院已行乳腺肿块切除活检;④合并有急慢性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

1.2 方法

1.2.1 病理判定标准 患者术后病理组织标本由2名病理诊断医师共同审核,收集患者病理类型、T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脉管癌栓、有无神经侵犯、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ER、PR、HER-2、Ki-67状态等资料。病理组织标本ER、PR及Ki-67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判断,ER、PR表达阳性判断标准[14]:ER、PR表达≥1%为阳性,其表达<1%为阴性;Ki-67高表达判断标准[15]:阳性细胞数≥14%为高表达,阳性细胞数<14%为低表达。病理组织标本HER-2的检测采用IHC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HER-2阳性判断标准[16]:IHC(+++)判断为HER-2阳性,IHC(-)或(+)则判断为HER-2阴性。IHC(++)者需进一步应用FISH技术进行HER-2基因扩增状态检测,有HER-2基因扩增则判断为HER-2阳性,无HER-2基因扩增则判断为HER-2阴性。

1.2.2 血常规采集和NLR、PLR计算 患者均在手术前1周内清晨空腹自肘静脉处采取外周静脉血5 mL行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PLR,公式为:NLR=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PLR=血小板计数(P)/淋巴细胞计数(L)。

1.3 观察指标 根据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进行分组,即转移组和无转移组,分析两组患者NLR、PLR、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T分期、组织学分级、ER状态、PR状态、HER-2状态、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状态、脉管有无癌栓及神经有无侵犯的差异。

2 结果

2.1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腋窝淋巴结转移组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间NLR和PLR水平、T分期、组织学分级、ER状态、HER-2状态、Ki-67表达情况、脉管癌栓及神经侵犯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绝经状态、肿瘤位置、病理类型、PR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单因素分析

续表1

2.2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分析,以腋窝淋巴转移为因变量(无转移=0,转移=1),以NLR(连续变量),PLR(连续变量),T分期(T1期=1,T2期=2)、组织学分级(Ⅰ级=1,Ⅱ级=2,Ⅲ级),脉管有无癌栓(无癌栓=1,有癌栓=2)、神经有无侵犯(无侵犯=1,有侵犯=2)、ER状态(阴性=1,阳性=2)、HER-2状态(阴性=1,阳性=2)、Ki-67表达(低表达=1,高表达=2)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和PLR水平、脉管有癌栓、ER阳性及HER-2阳性为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2.3 NLR、PLR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ROC曲线 以NLR和PLR为检验变量,以术后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为检测结果变量,绘制ROC曲线。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23(95%CI:0.643~0.804),NLR的最佳截断值为2.285,对应的灵敏度为60.7%,特异度为76.2%。PLR的AUC为0.712(95%CI:0.627~0.796),PLR的最佳截断值为136.25,对应的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1.3%。见图1。

图1 NLR、PLR的ROC曲线

3 讨论

炎症反应可促进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全身炎症反应主要表现在中性粒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等血液炎症指标的异常。研究[17]发现,中性粒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 IL-1β)能够激活γδ T细胞表达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使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依赖的中性粒细胞极化和扩张,从而抑制CD8+T细胞的生成,促进了乳腺癌的转移。血小板通过分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促进乳腺癌细胞生长,PDGF还可通过NF-кB信号通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转移[18]。淋巴细胞是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系统的核心,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通过淋巴细胞的功能体现,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将使得机体抗肿瘤能力减弱,导致肿瘤细胞大量增殖,肿瘤扩散。乳腺癌患者NLR和PLR的升高提示机体的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增多、淋巴细胞减少,乳腺癌细胞发生转移的风险相应增加,因而NLR和PLR水平可作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指标。李娟等[19]研究纳入19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显示NLR≥3.5的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风险更高,而且NLR≥3.5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个数也较NLR<3.5患者多。Takada等[20]研究观察到高PLR是T1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1.815,95% CI:1.093~3.090,P=0.021),高PLR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率高于低PLR患者(71.3% 比 28.7%,P=0.031)。Li等[21]研究则将NLR和PLR同时纳入分析,仅观察到高PLR水平是cT1N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NLR水平与cT1N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关,和李娟等[19]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与入组患者情况不同有关。本研究也同时将NLR和PLR纳入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2.212,95%CI:1.329~3.681)和PLR(OR=1.015,95%CI:1.005~1.025)均是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NLR的AUC为0.723(95%CI:0.643~0.804),最佳截断值为2.285,对应的灵敏度为60.7%,特异度为76.2%。PLR的AUC为0.712(95%CI:0.627~0.796),最佳截断值为136.25,对应的灵敏度为70.5%,特异度为71.3%。当NLR>2.285或PLR>136.25时,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增加,两者均可以作为预测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指标,而且属于中等预测水平。另外,外周血NLR和PLR可通过术前血液学参数计算获得,标准容易统一,成本低、易操作,值得临床推广。

本研究对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观察到ER阳性、HER2阳性以及合并脉管癌栓的cT1-2N0M0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升高,多因素分析显示ER阳性、HER2阳性、脉管有癌栓均是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研究等[22-24]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术前外周血NLR、PLR均可作为cT1-2N0M0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预测指标,提前预判合并腋窝淋巴转移的高危人群,通过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能更好地判断cT1-2N0M0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今后可尝试扩大样本量,在结合临床病理特征的基础上,建立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模型。

猜你喜欢
癌栓脉管腋窝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分析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等揭示肾癌和癌栓肿瘤微环境差异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可切除胃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
脉管癌栓对区域淋巴结转移阴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ⅠB~ⅡA期宫颈癌发生脉管癌栓的相关因素分析
腋下广告
乳腺癌中DLL4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