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实践分析

2022-03-02 04:40张修刚
关键词:美术康复技能

张修刚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特殊教育学校 山东济南 271199)

2020年全国普遍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体系与服务网络,将贫困残疾人作为重点,持续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中国已有1077.7万人残疾人获得康复服务,0-6岁残疾儿童数量达23.7万人,主要以教育康复为主。教育部出台相关指导文件中提到:深化普特融合、提高质量,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提出提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能力,落实高等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对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主要为服务于基层的特殊教育教育,对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美术技能是师范生需要掌握的主要艺术技能之一,同时也是特殊教育专业的重要技能与艺术疗育的重点内容[2]。因此将促进艺术疗育与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的融合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特殊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一、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疗育融合的重要性

美术技能是特殊教育技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而现如今艺术治疗发展迅速,属于一种侧重于心理、生理的康复辅助治疗方式,目前得到诸多领域的广泛应用,如心理疗愈、心理康复、心理教育等,有助于促进个人成长。同时在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说对存在注意力缺陷、智力发育迟缓以及智力障碍儿童来说,通过艺术疗育有助于延伸其注意广度、帮助其调控情绪、促进其动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艺术疗育也得到了很多地区普通校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心理预防方式,能够作用于存在一定机能失调,但医学无法认定为病患的儿童。因此,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疗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将艺术疗育相关知识应用于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中,有助于提高师范生专业能力,进而有效提高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以美术技能为着手点,将美术教育作为载体,充分融合特殊教育和艺术疗育,有助于完善美术课程体系,提高特殊教育人才的美术教育能力与艺术康复能力,推动其全面发展。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疗育融合,将儿童美术技能作为基础,充分补充美术教育、治疗向理论知识,同时结合本专业课程内容案例,充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更好的职业核心竞争能力。

二、融艺术疗育的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实践体系的建设对策

1.不断优化与完善美术技能课程内容,补充美术教育与治疗内容,提高教学的职业化水平

教师在开展美术技能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儿童通过美术媒介物进行表达与感知,不但能起到美育的作用,同时有助于协调全身器官,具有良好的疗育作用。具有治疗倾向的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手部操作技能、动作模式以及构图能力的发展,同时能够引导控制工具,进而提高其掌握环境的能力。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结合特殊教育专业的职业需求,对内容进行全方位优化。根据特殊教育特征、儿童特点,认真思考美术技能的教学内容,删减一些与美术教育、教学环境创设不相关的内容,比如说素描等,提高简笔画的绘画能力以及儿童故事的创作能力,以美术教育理念为基础进行补充优化,认识到简笔画属于一种教学工具,避免对儿童表达能力和创造力造成影响;设计与儿童年龄特征相符的绘画技能方法,比如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画种,如水彩画、中国画,需要弱化技能方法,而是掌握其材料特征后进行灵活变通,建立游戏性、趣味性的教学模式[3];玩具、教具的制作需要保证其实用性,简化复杂的手工内容,根据玩具、教具设计,充分发挥其教育、康复作用,探索一物多用的途径,深化设计理念,使与儿童美术技能教育、特殊教育的职业要求相符。

其次,教师应充分了解儿童绘画发展规律及美术教育内容,保证教育的针对性。为了保证教育成效,教师首先需要正确了解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为儿童美术教育、特殊教育服务,需要充分了解儿童绘画发展规律,及时发现特殊儿童与同龄儿童之间的差距问题,对其心理、生理特点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各阶段儿童的绘画发展规律,为其今后实践过程中充分了解教育对象夯实基础。另外,适当增加儿童色彩心理学知识内容。色彩喜好与性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通过儿童的绘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其心理、情绪状态。色彩是了解儿童个性与心理状态的主要途径之一,能够帮助教育者深入儿童内心,进而采取有效的心理康复指导。

最后,注重艺术疗育案例的应用,提高应用水平。特殊教育美术技能课程中需要注重对艺术疗育案例的引用,使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掌握美术与教育、疗育融合的方式,使美术课程内容更符合专业要求。例如,涂鸦是美术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涂鸦痕迹的形成、发展与结果均能够用于特殊儿童的诊断,是干预治疗的主要方法。儿童版画、陶艺以及手工需要使用一定的工具材料,结合视力障碍儿童触觉灵敏性的特征,通过以上材料进行心理疏导疗育,有助于促进儿童内外联觉的发展。同时能够有效延伸教学视角,充分融合美术教育和艺术疗育。因此,基于美术技能与儿童美术发展特点,充分融合儿童美术技能教育、艺术治疗技术以及案例,有助于提高特殊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整合资源,合理设置课程,完善教材,提高特殊教育的专业性

首先,整合资源,延伸人才培养深度。特殊教育专业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涉及专业知识内容较多,如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康复学以及美术等,需要充分整合相关课程,这样才能强化其实用性。因此教师需要加大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通过不断地积累完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积极收集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以及相关机构的优秀教学案例资料,同时需要兼顾幼儿园、特殊教育教学的教学实践,将实践转化为资源,使课程教学符合职业需求[4]。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校内模拟课堂、校外实习阶段的经验,进一步补充课程资源。

其次,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提高人才培养深度。教师可将美术技能课程作为载体,使学生掌握绘画、手工技能,了解相关材料,进而充分融合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和实际案例,根据美术教案模拟教学过程,使其能够应用于实践,循序渐进,充分融合艺术疗育,辅以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特殊儿童艺术疗育内涵,最后通过实习实践,使课程的应用逐层递进,进而提高学生的康复教育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深度。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教师应充分挖掘其潜能,同时满足社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需要适当增加和美术技能课程相关的选修课程,如工艺课程、创意美工等,不但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技能知识体系,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强化学生的教学能力[5]。

最后,以专业定位为基础进行教材的开发,保证特殊教育的专业性。特殊教育专业的美术教材与学前教育等专业存在明显不同,同时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参考其他相关教材,设计与学校实际以及专业发展要求相符的教材,加强教材建设,保证特殊教育的专业性。教材的设计需要充分结合专业学生实际,汲取优秀经验,使其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需求,避免存在过于重视技能、理论,忽视应用的问题,使专业人才的培养满足职后需求[6]。除此之外,需要根据专业核心素养要求,对专业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全程追踪与评价,定期随访和调查入职教师情况,将用人单位对入职教师的能力测评应用于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过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3.加强课程评价考核机制的建设

考核评价是检验教学质量、教学成效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关键一环。考核评价方式需要具备引导、激励以及诊断教学的作用。美术技能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一门注重审美技能多元化的艺术类课程。因此需要转变传统终结性的考核评价模式,采用多元化、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

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机制,以课程特点为着手点,在实施考核评价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推动课程学习与职业发展的有效融合,建立学习成果评估紧密连接反思的教学模式,促进学习和评价之间的信息反馈,注重反思的联系性,各层级学习目标要素均需要纳入考核评价机制,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全程。采取全面的评价机制,充分结合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理论、实践和运用,保证学习的有效性。终结性评价是教师评级重点内容,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另外,考核评价也可以选择师生共同评价的方式,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教师评价等方式,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引导学生提高其综合素质,考核以美术知识技能为主,其他相关内容为辅[8]。

4.推动美术、教育与康复学科之间的有效衔接

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为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服务,所以在美术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康复教育学科融合的设计需要以教师在岗位的综合能力为导向。根据艺术疗育理论知识中艺术治疗、心理学理论、美术治疗、儿童绘画心理等,扎实特殊儿童康复理论知识基础。美术技能涵盖涂鸦、版画以及手工等课程,在课程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融合教育活动、康复活动,各学科教师共同制定作业要求、评价标准,共同指导,满足实际操作要求,不断提高学生的教育能力、康复能力。另外,充分融合特殊儿童心理学理论知识中的儿童色彩心理、绘画心理,实现心理学与美术技能的充分融合。最后,美术技能课程可以融合音乐元素,加强音乐绘画项目设计,实现音乐听觉的节奏、情绪向视觉的转化,同时也是促进儿童内外联觉发展的主要途径[9]。因此,特殊儿童的康复需要各专业课程知识的充分融合,推动美术、教育和康复学科的衔接,多学科协同并进,有助于提高特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5.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建立共同培育项目,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空间。学校可以与幼儿园、特殊学校以及相关康复机构积极合作,建立完善的教学平台,在校企共同培养、师生共同学习的模式下,将艺术疗育融合美术教育、特殊儿童康复实践,做到学以致用[10]。学校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不仅包括幼儿园、特殊教育机构,同时也包括医院儿童康复科等,通过培训和实习使学生逐渐掌握不同儿童以及不同美术教育、康复模式,在校企双方教师的共同指导下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通过校企共育模式,多方合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另外,也可以通过参与相关支援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提高教育能力,促进学生将实践经验转化为特殊教育理念,同时为新的教育活动提供指导[11]。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岗位衔接,教师需要从学生整体发展的层面加以指导,评估学生在相关单位的实践情况。同事企业技术骨干可以以兼职教师等形式进入学校,进一步推动校企联合,实现共赢。

结语

综上所述,特殊教育专业美术技能课程与艺术疗育融合对于推动特殊教育专业发展,能够帮助特教教师掌握美术教育、艺术疗育技能,积极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对于专业建设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美术康复技能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