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信息技术视域下中职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2022-03-02 04:40许慧媛
关键词:微课中职音乐

许慧媛

(广西柳州市交通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7)

音乐教学作为中职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但是美学教育推进的核心课程,而且也是素质教育落实的关键抓手。在新时期,尤其是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如何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彰显音乐学科在美学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育人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中职音乐教学亟待处理的问题。对此,广大音乐教师应当正视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意义,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做好音乐教学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从而让美学以及素质教育能够在中职音乐课堂落地生根,使中职美术课堂闪耀出更为璀璨的光芒[1]。

一、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丰富课堂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这点对于中职生的音乐学习同样适用。通过实际教学发现,中职生学习习惯普遍较差,他们只有在对音乐学习充满兴趣的情况下,才会以更热情和更专注的心态投身到音乐学习当中,进而获得音乐认知的深化和音乐素养的发展。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中职音乐教学大多以言语式或说教式的方式展开,课程内容也主要是以教材为主,这也使得课堂趣味性缺失,学生很容易产生厌恶或抗拒等情绪,给后续教学埋下诸多负面隐患。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能够借助图片、影像、音频以及网络等多种手段来展现音乐知识点,从而构建一种多姿多彩、视听一体的音乐课堂,让学生能够知学、乐学与好学。而且,对于当前的中职生来说,信息技术属于他们喜爱且熟悉的工具,运用这一技术来进行音乐教学必然能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在音乐教学中保持长久活力并获得更多学习收益[2]。

2.提升教学内涵,发展学生素养

我们都知道,中职教育的一切教育活动始终是围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的。而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美学教育的重要抓手,在提高中职学校育人质量方面有着突出的教育地位。然而,若想发挥音乐学科育人优势的话,单纯依靠言语填灌式的教学显然是不现实的。对此,在新时期,部分教师将视角放在信息技术上,打造信息化的音乐讲堂,来丰富音乐教学内涵,助力学生艺术修养以及综合素养的有序化发展。例如,教师可依据信息手段引入一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或展示一段音频,来助力学生鉴赏创作,也可搭建信息平台,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的音乐教育服务,从而为学生实践、审美以及创新等素养的发展奠基,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在音乐课堂中的落实效果[3]。

二、信息技术在中职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依托媒体手段,扩展教学资源

结合中职音乐教学来看,教师普遍以音乐教材为依托来开展教学。而由于教材中的内容大多与当前学生兴趣需求不符,同时,在内容丰富性方面也有着很多不足,所以不但极容易消减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影响着音乐育人的效果。而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媒体手段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形式,对于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一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的整合方面。在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收集一些与之相关的文本、音频等资源,然后展示于课堂之上,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立体化的学习参照,从而在激起他们学习热情的同时,使他们能够更加便捷和深刻地掌握相关知识点的内涵精髓[4]。

例如,在讲授“中国民歌”的知识点时,教师可结合“云南民歌”这一案例,依托媒体手段展示《小河淌水》《十大姐》《猜调》等一些云南民歌的音频,以此来丰富课程教学资源,扩展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讲解相关歌曲的故事情节、创作背景等,从文化的角度切入音乐课堂教学,为中职学生打开学习音乐、民俗文化的窗口。同时,教师还可展示一些关于云南地区风俗人情、人文地理、风景名胜等方面的图片、影像资料,与学生探讨一下民歌音乐与地域环境、风俗人情等因素的联系民歌的特点以及艺术价值等等。如果任课班级中有少数民族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常识问答,既能够提升音乐课堂活跃程度,还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强化他们的认知观念、音乐素养。借助信息技术拓展教育资源,并恰当地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发中职学生共鸣,从而达到远高于平常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不但能深化学生的音乐认知,还能开阔学生的音乐与人文视野,使他们能够收获更多,可谓是一举多得。

2.运用微课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中职音乐教学中不乏一些难点内容,如乐理讲解、歌曲分析以及作品鉴赏等等,在讲述该部分内容时,微课是一种高效化的教学方式。其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种代表性产物,在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方面有着巨大作用。一方面,其有着直观性强内容精炼以及方便操作等特点,能够通过视听化的呈现来简化学生的学习难度,保证他们的学习收益;另一方面,其能够营造一种翻转化的课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契机,从而使他们能够走向教学主位获得思维实践以及创新等能力的发展。所以,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必要将微课渗入到课堂当中,打造音乐微课堂,帮助学生突破音乐学习难度[5]。

例如,面对学生音乐节奏感不强的问题,教师可依据微课之便,引领学生开展节奏游戏。首先,教师可结合网络上关于“节奏游戏”的视频,设计一个名为“节奏大师”的微课,然后将其引入到音乐课堂,指引学生在观摩微课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节奏游戏”,从而进一步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微课以及游戏活动的助力下获得音乐节奏感的提升,让课堂教学效果更上层楼。

又如,在素质教育引领下,舞蹈教育走进音乐课堂已经成为中职音乐教育的日常发展常态。然而,该部分内容始终是一个教育难点。对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将视角放在抖音视频之上,结合抖音“手势舞”的视频资源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微课。在微课中,我们一方面可安插一些“手势舞”以及“科尔文手势”运用等视频,另一方面也可设计一些翻转任务,如“分析手势舞与音乐结合的要点并运用‘科尔文手势’进行手势舞创编”等。然后,结合学生兴趣爱好、音乐基础等方面的实情,秉承异组同质思路,在班内划分出多个4-6人的音乐演绎小组。接着,让各组成员通力合作,在观摩微课的同时,设计并演绎自创“手势舞”。最后,在各组演绎完毕之后,教师可挑选一些表演优秀的小组,让他们分享一下手势舞的创编经验、演绎感触等,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一同总结手势舞创编要点、音乐与手势舞融合技巧等内容。通过此环节的引入,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实践、自我展示的契机,进而在简化其学习难度的同时,为他们音乐素养以及艺术修养的发展铺路搭桥。

3.引入信息软件,提升教学实效

如今,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各种信息软件、网络App层出不穷,其中关于音乐教学方面的软件也是种类繁多,这也给中职音乐信息化课堂的构建提供了诸多便利,如果能够将这些信息软件运用到音乐课堂的话,不但能丰富音乐教学形式,还能提高音乐教学的先进性、趣味性和有效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将乐器模拟软件、电子白板等软件引入到音乐课堂中来,从而消除乐器不足等问题给音乐教学带来的影响,进一步保证教学实效。在计算机软件技术应用支持方面,学校应当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校园网络建设,更新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基础设施,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根本保障。中职音乐课堂引入信息软件,使得课堂教学效率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基础、音乐水平也将进步和成长[6]。

例如,在讲授钢琴部分的知识点时,教师可指引学生在手机上下载“钢琴模拟软件”,让学生能够在软件的辅助下了解钢琴的构造、音域等特点,从而有效改善乐器不足的问题。学生不仅仅能够通过网络视频学习钢琴知识,还能够模拟钢琴演奏,在课内外学习钢琴的相关知识,并反复训练、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指引他们在软件上进行钢琴歌曲创编,完善作曲、作词等方面的认识,提升学生音乐创作能力,培养学生多元化的学习视角、感悟视角。而学生能够记录相应的乐谱并为作品取一个名字,依次在课堂演示自己的创编作品。教师通过此举能进一步增添课堂趣味性,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为他们乐理知识的深化以及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助力。当然,中职音乐教师还可以联合学校活动部分组织“音乐文化艺术节”,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音乐实力的舞台,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情,提升学生乐理基础、音乐制作水平。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学模式更加完善了,通过信息模拟技术解决了“经济”问题,也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学钢琴、练钢琴,并且在校园中展示和表演。除钢琴外,音乐软件还能够模拟各式各样的乐器,从而能够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支持。

4.构建网络平台,拓展教学路径

诸多教育实践证明,音乐教育不但要重视课堂教学,而且也要关注课后复习,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闭环,让学生能够巩固认知以及获得能力提升。然而,在以往的教学中,中职音乐教学课后复习环节往往是缺失的,这也直接影响了本学科育人效能的彰显。对此,在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依托网络技术之便,构建音乐网络教育平台,从而在延伸教学路径的同时,为学生音乐知识的巩固与练习提供更多个性化路径。音乐教师可以借信息技术之便,构建畅通的、完整的线上交流渠道,在这里集中学生的想法和愿望,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多反思以往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音乐知识、学习心得、情感体验,从侧面提升学生音乐感知力,强化中职学生音乐素养[7]。

例如,教师可借助“学习通”或“蓝墨云”等软件来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音乐教学平台,在课堂中运用这些平台来开展教学的同时,指引学生在课后结合平台资源进行复习与练习。同时,教师还可在平台中定期分享一些音乐作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们进行音乐鉴赏,从而把握他们的学习疑问,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在线教学以及现实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疑问,尽可能实现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交流,对乐理知识、音乐旋律、音乐审美等进行讨论,既传输知识内容,又拓展交流互动,以期增强学生音乐兴趣、音乐热情。此外,教师还可在网络平台中布置音乐创编、音乐练习作业,或者开展一些音乐线上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样化的音乐实践平台,让音乐教学实效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师还应当做到鼓励学生、激励学生,让他们多参与类似的音乐交流活动,进而锻炼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表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音乐教学方式并不是单一的、固化的,想要创新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必须大胆尝试新方法,构建网络交流平台,与学生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认识更加广阔的音乐世界,进一步提高中职生音乐素养。

结语

总之,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前职业教育软实力建设的关键内容。音乐教学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美学教育、素质教育落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抓手作用。在新时期,为了进一步彰显本学科的育人优势,音乐教师应当立足信息化的时代教育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依据信息技术之便,不断创新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打造信息化的音乐教学新常态,从而在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为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助力,让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等都能够得到有效培养。

猜你喜欢
微课中职音乐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音乐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