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招魂》系列电影恐怖氛围的营造

2022-03-03 03:33王雨生
美与时代·下 2022年1期
关键词:招魂恐怖电影

摘  要:温子仁导演是近几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位恐怖电影导演,其代表作有《电锯惊魂》《死寂》《招魂》等影片,其中《招魂》系列的成功更使得温子仁导演成为广大恐怖电影爱好者心中新的“希区柯克”。在恐怖电影日渐公式化的当下,独特的剪辑手法和封闭空间的塑造使温子仁从众多的恐怖片导演中脱颖而出。

关键词:温子仁;招魂;恐怖电影;封闭空间;剪辑手法

恐怖电影的核心内容就是塑造恐怖事件和氛围,达到对观众的感官刺激。评价一部恐怖片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恐怖元素的表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观众素质及观看经验的增长,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已经较为公式化,缺乏亮点和新意,这也是为什么恐怖电影佳作在近几年越来越少的原因。于是,当电影《招魂》出现时便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极大的观影热潮。导演温子仁在电影人物性格表现、故事情节进展的把握上都做得十分出色,故事节奏张弛有度,不拖泥带水。而《招魂》系列真正被观众所喜爱的原因,在于电影的恐怖氛围营造和恐怖元素的表现上。

一、对于空间的塑造及表现

对于空间的表现及塑造,大的环境空间如草原、大礼堂等这些大而空旷的环境空间是比较方便导演进行刻画的,甚至形成了模板式的表现手法,大远景表现介绍整体环境,全景中景表现环境中的人物,摄像机在这种几乎没有边界的环境中可以被导演肆意调度。但是,在一些环境封闭且错综复杂的空间中,摄影机的移动和表现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错综复杂的环境也使导演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安排一番。作为以拍摄电影《电锯惊魂》起家的温子仁,从他的第一部作品的表现风格就映射出他对封闭且有限的空间的喜爱,在电锯惊魂中绝大部分的叙事剧情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也形成了他的一贯风格。这样的风格在《招魂》中表现的更加成熟老道,如罗杰一家搬家时,导演用了一个37秒的长镜头,以剧中不同的几个人物引导镜头,简明流畅地交待了新家的整体布局,让观众对整体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不会在后续剧情中因为环境的错综复杂失去观影乐趣。

温子仁封闭性空间的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拍摄构图的封闭性

故事主线的开头,摄影机透过窗户拍摄搬来此处的罗杰一家,封闭式的摄影构图使观众产生压抑无助感,预示着本片整体的压抑惊悚基调。

影片第12分钟,女主人公站在窗边注视着院子中不停狂吠的狗,心中充满了困惑,罗杰过来安慰她,此时的镜头变为了从窗外拍摄的大远景,四周漆黑的环境包裹着这个房间,虽然房间内发出橘红色的灯光,但是,在这种黑暗的包裹中不仅没有体现出家庭的温馨却增加了一种危险逼近的效果。从这个画面的构图中分析,虽然用到了本片很少出现的大景别构图,交代了整体环境,但是剧中的罗杰夫妇在这个画面中处在窗户所构成的封闭环境中,依旧没有打破封闭构图所产生的束缚感和将要出现的恶灵对这个家庭的控制。类似的构图在影片的85分钟再次出现,朱迪在睡梦中惊醒,在这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寻找自己的父母。此时的画面以一个仰拍的视角,以两边房间的墙壁作为画面的前景,将整幅画面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穿过阶梯拍摄站在二楼窗边的朱迪,配合着外面闪电的环境光,忽明忽暗的环境更突出了诡异的色彩。

(二)环境空间本身的封闭性

因为本片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的,故事的原型就发生在一所普通的民宅中,这本身就使得故事主线被限制在这所民宅中,并且被恶灵附体的女主人不能离开这所民宅。这就相当于给整部电影罩上了一个罩子,所有事件的发生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不仅使剧中人物也更使观众也处在一种压抑的氛围中。

二、独特的剪辑手法

影响恐怖电影产生恐怖感的原因有很多,而在温子仁导演的恐怖电影中,独特的剪辑手法无疑是其恐怖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如果说,画面构图决定观众看到什么,音乐音响决定观众听到什么,而剪辑手法便决定了观众何时看到和听到。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说:“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是未知。”所以未知的事情往往是恐惧的来源,如果导演能将这种未知放大,能安排好这种未知出现的时间和节奏,那么作为一部以惊吓观众为目的的恐怖片就可以称作一部优秀的作品。无疑,在利用剪辑手法控制相对于观众而言是未知的内容的出现上,温子仁做到了精益求精。以电影《招魂》为例,在剪辑手法上,主要运用了反常规叙事式剪辑和重复性剪辑手段。

(一)反常规叙事式剪辑

反常规叙事是近几年来叙事学领域的热门话题,由于是新兴起的话题,学术界对于反常规叙事的理解和定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是对反常规叙事的理解都包含着类似的观点,即反常规叙事的不合逻辑、不合常理和出人意料。本文引用阿尔贝的对于反常规叙事的解释,阿尔贝在《非自然叙事学:反模仿的系统研究》中指出反常规叙事是“根据现实世界的已知法则和公认的知识原则,所呈现的情景和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也就是说,反常规叙事违背了现实世界中普罗大众的基本认知,违背了基本原则和现存的知识体系,是超出大众认知而发生的情景事物。在反常规叙事中的事物情景是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产生的。

在电影《招魂》中,从36分钟到40分40秒这4分40秒的时间内,导演只表现了一个恐怖事件,这也堪称整部影片中最为影迷津津乐道的桥段。妈妈正在自己的卧室整理衣物,听到屋外有孩子玩捉迷藏时的拍手声,妈妈以为是孩子们不睡觉在外面玩,出来查看时发现孩子们都在各自的房间内睡觉,此时,她身后楼梯的装饰画框掉落一地还有人跑动的声音,妈妈下楼查看,突然地下室的房门打开了,妈妈站在门口,扬言要将其关在地下室,自己却被地下室的门撞下了楼梯,跌跌撞撞地摔在地下室。导演使用一个摇镜头半主观视角展现地下室全貌,昏暗的角落里一个皮球被“人”给仍了出来,妈妈慌忙向门口逃去,紧张惊险的背景音乐配合着灯泡炸裂的画面,此时的恐怖氛围被渲染到了最高潮。妈妈背靠着房门,划着一根火柴向前方伸去,导演使用正面和背面的两个拍摄方向,正面拍摄妈妈惊恐的面孔,背面拍摄以半主观视角展现此时剧中人物所看到的景象,更使得观众能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共鸣。前面的种种提示都表明地下室中存在着“一种未知的东西”,所以,每当切到背面的半主观镜头时,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内心高度紧张,屏住呼吸已经做好随时被吓一跳的准备。但前后两次背面半主观镜头中导演都没有“安排怪物”登场,甚至在第二次半主观镜头中还出现了“想和我一起玩捉迷藏吗?”的画外音,恐怖的画面一直没有出现,而是转切到了妈妈的正面镜头。正当观众不知导演是何用意、先前紧张的心情被疑惑不解所替代时,妈妈背后的黑暗中出现了一双手,画面立刻变为黑场。从导演对这段戏的安排和这段剧情的时长中不难看出温子仁对这段地下室戏份的安排下足了功夫,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剪辑手法上可以看出,温子仁导演对于观众心理具有很深的认识和把握。在这场戏中,前面气氛渲染部分使用了比较常规的剪辑手法,逐步将女主引向地下室——恐怖事件将要发生的地点。而到了这段戏的高潮部分,导演舍弃传统的剪辑手法,利用了非常规叙事式的剪辑技巧。首先,利用地下室皮球的滚落,暗示观众地下室有“人”,再利用女主向前伸火柴和正、背面镜头的切换,使观众自然而然地相信这个“人”将会从女主正前面出现,并且会以从女主背面拍摄的角度展现这个“人”的真面目。观众已经掉入导演安排好的“陷阱”中了。首先,温子仁并没有按照常见的音画同步的方式安排这个“人”的出现,而是先有声音,过了两三秒后,“人”的双手从黑暗中伸出来,并且哪怕在这双手出现之前的几秒钟,导演一直都在暗示观众这个“人”将会从女主正前面出现,因为声音如果是从女主身后出现,她应该有所反应,而不是还一直盯着前方。温子仁按照反常规叙事的方式,将这个“人”安排在了女主身后的黑暗中,这完全不符合人们认知的常理,但是这就是恐怖片的精髓所在,这也是反常规叙事的特点:不符合逻辑、不真实、违背了人们的常规认知。温子仁善于使用的这种反常规叙事式的剪辑手段,使得他的恐怖片被广大爱好者所喜爱,因为他总能利用這种反常规叙事式剪辑给观众以“惊喜”。

如果说,在《招魂1》中只是牛刀小试,那么到了《招魂2》中,温子仁导演对于反常规叙事式剪辑手法的运用就更加驾轻就熟了。片中多次运用反常规式剪辑的方式达到或增加恐怖感。在影片28分16秒到32分12秒中,导演温子仁再一次用了近4分钟的时间去表现一个恐怖事件,前期依旧是进行大篇幅的氛围渲染,直到恐怖情节出现然后戛然而止,剪辑手法依旧是非常规叙事式剪辑。在这一部分戏份中,珍妮特一人在客厅看电视,可是电视却无故换台,并且遥控器也无故被放在身后的单人沙发上,当电视节目全变成雪花时,珍妮特走到电视旁拍打电视,这时候电视的屏幕的反光中出现了一个老人,老人就坐在身后的沙发上,手里拿着遥控器,珍妮特惊恐的回头看去,只见悬在半空的遥控器掉落在地上。导演温子仁再次使用了和前作相似的剪辑技巧,落在地上的遥控器的特写和珍妮特的近景来回切换。根据之前的剧情,观众会自觉且合乎常理地认为珍妮特面向的方向即沙发处是危险的来源,每当镜头切换到沙发处的遥控器时,观众内心就会变得十分紧张。而关于珍妮特的近景只是为了表现珍妮特的惊恐和害怕,是渲染气氛的一组镜头。但是温子仁再次不按常理出牌,当镜头逐渐向珍妮特推近时,先前出现的老人形象突然出现在了珍妮特的身后,大声叫道“我的家”,随后镜头切换,老人消失。由此看出温子仁总喜欢利用剪辑手段在观众最意想不到的时间和地点安排恐怖事件出现,前期很注重恐怖怪异的气氛渲染,等到灵异事件出现时就戛然而止。

(二)重复性剪辑

温子仁导演似乎很忌讳让恐怖元素出现在观众已经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刻,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剪辑手法上除了运用上文提到的反常规叙事式剪辑之外,还大量运用了重复性剪辑手法来安排恐怖元素的出现和营造恐怖氛围,即利用同一个事件中的事物多次重复出现来达到出其不意的恐怖效果。

在《招魂》中,贯穿全局的一个行为动作就是孩子们爱玩的捉迷藏游戏,起初,孩子们在新家玩捉迷藏是一件很轻松快乐的事情,但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轻松快乐的行为动作就变得阴森恐怖起来。先是妈妈在和孩子玩捉迷藏时衣橱中伸出一双手,后来当妈妈被关在地下室的那场戏份中,“鬼”同样是利用捉迷藏的方式吸引妈妈一步一步地走向危险的空间。捉迷藏行为伴随着灵异事件的反复出现,已经成为该电影中的恐怖元素之一。

三、结语

温子仁善于把握观众的观影心理,因此,他利用了多种手段来和观众“斗智斗勇”,这是温子仁独特的创新之处,也是《招魂》系列成功的重要基础。但是,随着类似手段的大量运用,这种剪辑手法和空间塑造方法肯定也会像其它塑造恐怖氛围的手法一样成为过去式,电影也会变得公式化而缺乏表现力,所以,敢于創新、不断尝试新的拍摄剪辑手段、充分利用新兴技术才是保证电影质量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柳雨.温子仁恐怖电影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7.

[2]冀菁.阴宅颤栗——温子仁恐怖电影艺术研究[D].太原:山西师范大学,2018.

[3]范玮强,导演温子仁恐怖电影的叙事研究[D].上海:上海戏剧学院,2018.

[4]曹丽红,陈文铁.“常规化”的反常规叙事[J].语言教育,2018(4):73-77.

作者简介:王雨生,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招魂恐怖电影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为什么有人喜欢看恐怖片?
城市废墟探险
“逆转”
古代“招魂”习俗探讨
泰国恐怖电影兴起原因探析
论《大招》与《招魂》的作者及招魂的对象
为水招魂
我想拍一部恐怖电影
古代的“招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