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冬奥保障营

2022-03-03 21:26陈方灿
新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速滑队针筒筋膜

陈方灿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续的严峻形势下,北京冬奥会采取了极为严密的防疫制度和措施,我国参赛的各个冬季项目运动队都分散居住在相对封闭的训练基地。往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下设一个综合保障营,集中各类医疗康复保障专家和工作人员,服务于所有运动队。本届冬奥会为了严格防疫,大部分综合保障人员划整为零,分散到各个项目队。因为有长期合作和熟悉的队伍,我被分配到北京赛区的中国速滑队,同时为驻扎在首钢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服务。

中国速滑队的基地设在离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不远的奥体中心。为避免交叉感染,偌大的奥体中心体能馆专为速滑队使用,食堂、宿舍、治疗室是由一层的客房临时改建的,所有这些都被围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内,停车和楼间交通基本得到满足,严禁非参赛人员进入。我们住房走廊的地板铺着地毯,上面放置了一层塑料胶膜,便于消毒。我们每天要准时做一次核酸检测,进行24小时的动态监控。出行时,必须坐点对点的闭环专车,走奥运通道……总之,小小的基地虽然相对封闭,但高效而安全。

我们这个赛时组成的医疗保障团队有10名成员,有医生、康复师、中医师、按摩师,还有专家,分别在4个客房里为运动员服务。我和助手皇信周的体能康复工作通常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跟随运动员到国家速滑馆,做上冰前的准备活动,为其使用各种防伤防病手段;训练比赛之后,为其放松恢复。二是每晚7点到11点,进行大量的治疗工作。

在冬奥会这种大赛上,运动员各种问题随时可能发生。在封闭条件下,没有像医院那么多的治疗设备和齐全的专业人员,条件相对简单。我们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现问题,还要高效治疗康复,解决问题;保证选手能很快恢复和正常参赛,又不过多占用时间,影响他们休息。这对我们的专业素质是极高的要求和考验。我们的服务范围常常超越运动损伤的治疗康复,没有内外科之分、中西医之别,每人都充当和兼顾着不同的角色。就拿我们常用的治疗器具来说,既简单轻便,又五花八门,如正骨枪、筋膜枪、深层筋膜放松袋、滚针筒、简易超声波、微型泡沫轴,还有肌贴和力量训练胶带等,可以说是中西医结合,传统现代兼备,治疗康复预防并用 。

冰上运动速度快,摔碰多,运动员筋骨受伤和关节错位是常见现象,正骨枪就成了我们的常用工具。短道速滑选手武大靖开赛前力量训练,感觉低头弯腰时左下半部不适。我检查后发现,他左边的髂骨往上往前倾,右边相对往后往下偏,两边的髂骨相对旋转,使得腰椎代偿性的位置混乱,弯腰起动时出现腰骶部肌肉、筋膜和关节功能障碍。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就不难了。我拿起一支正骨枪,从骨盆到腰椎细细地检查和调整。很快,他再做弯腰动作时,感觉就好多了。我要他赶紧冰敷,训练中将肌贴贴好。两天之后,他上了赛场,带回中国队的冬奥首金。

郭丹是速滑老队员,旧伤较多,右膝关节下的胫骨粗隆,触摸有痛感,一时不好处理。为了保护她顺利参赛这届冬奥会,我没有过多治疗她的痛点,而是拿出一个中国传统医学使用的滚针筒。见到这个浑身是“刺”的器物,她吓了一跳:“会不会很痛?”我先把滚针筒放在自己脸上脖子上滚动几下,又让她摸一摸。她稍微安定后,我在其膝關节上下滚动起来,并告诉她,这“怪物”是用来调节神经系统对疼痛部位的兴奋性,减少筋膜紧张度的,可起到减少疼痛的作用。这种疗法叫脱敏,解脱过多的敏感。一分钟后,我让她下床蹲起试试,她发现确实好了很多。我要她训练比赛前都做这种脱敏。如此治疗后,她感觉更有信心了。

长期与队员接触,我不但熟悉他们的身体情况,也有机会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为备战冬奥会,他们付出了多年艰辛的努力。大赛来临之际,兴奋、期待、压力齐聚他们心头,也会反映到身体上。因而,不管有伤没伤,他们都愿意到我的治疗室来。从他们的肌肉、眼神、话语中,我能觉察出紧张焦虑和敏感。有时他们会非常关注身体一些小问题,反复问我是否严重,情况会怎么样,而晚上睡不着觉,几乎人人难免。这无疑会给运动员造成额外消耗。这时,我会抓住机会,面带微笑,与他们自然地“话疗”,帮助他们身心放松。

记得有位女队员伤病治疗后问我:如果现在有人对你提出一个目标,自己觉得达不到怎么办?我反问她:“你参加冬奥会的动力是内在还是外在的?”她说:“是内在的。”我又问:“你能肯定这种内在动力能让你实现目标吗?”她说:“不一定。”我问:“外在动力能让你达到目标吗?”她说:“也不一定。”我告诉她:“无论内在外在的动力,都不一定保障你达到目标,那你还有什么理由为此焦虑呢?与其焦虑别人给你的外在压力,或给自己增加内在压力,还不如踏跳实实地把眼下每一刻的每一件事做到最好,结果自然会来。她认真听后,连连点头。

这届冬奥会,我多了一个新帮手:脑电波正念训练仪。有个队员比赛前一天来我这里治疗,我发现焦虑的情绪正消耗着他,可他却说睡得“还行”。我把这个头环状的仪器戴在他头上,接上电极和蓝牙。很快,他的大脑电波曲线转化成数据,表明这位队员能够很快将精力集中在比赛上,但持久性不够。他承认,看到队友在冬奥会上取得好成绩,自己也期待最好,却怀疑自己的能力,因此不时分神,又不知如何解决。我告诉他,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思想心理上调整自我,不想过去,不看将来,不关注外界,聚焦在自己吃饭、训练、休息中的每个细节上,提高专注力,保持精力和体力。队员听后心情开朗,感谢道:“您给我的帮助太大了!”当天晚上,他不再焦虑,睡得非常踏实。

相对封闭的环境,减少流动的限制,加上大赛的紧张和压力,让队员们心情难免有些压抑,我想尽办法让他们轻松快乐。

我的治疗室除了两张按摩床,两把椅子和一些器械之外,就是我和助手两个人。我们必须按照防疫要求,口罩遮住半张脸,但这不妨碍我们与队员们开心交流。其中有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从家里带来一个小机器人,名叫“擎天柱”。它站起身来有45公分高,可以识别声音,与人打招呼,玩游戏,能听从口令,做标准的体操、俯卧撑、仰卧起坐、蹲起等体能训练动作,还能变成卡车,行走拐弯,闪灯鸣笛……于是,小小治疗室成了多功能厅,治疗,“话疗”,游戏,好不热闹。床上治疗的队员和等候治疗的队员们常常欢笑一团,我也乐在其中。

真的,我已年过花甲,能陪伴这些运动员走向冬奥赛场,走向事业成功,帮助和见证他们的成长和成熟,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快乐。再次在北京参加奥运会的保障工作,是我人生的宝贵经历,它将伴随我的一生,成为永远美好的回忆。

猜你喜欢
速滑队针筒筋膜
安贤洙谈中国队和“争议判罚”
奇妙的针筒画
筋膜枪是“放松神器”吗
筋膜枪,真的那么神奇吗
筋膜枪成“网红”消费品
“网红”筋膜枪有用吗?
张晶 敢爱敢恨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好玩的针筒
再爆丑闻,韩短道速滑队遭驱逐
韩短道速滑队再现“施暴”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