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日记

2022-03-03 21:26陶莽
新体育 2022年3期
关键词:谷爱凌闭环冬奥

陶莽

今天是冬奧会开幕的日子,也是我进入闭环的第一天。带着些期盼,也带着些慌乱,我开启了自己的首次冬奥采访。

昨晚,有些突然地接到酒店方的电话通知:需要提供96小时内的两次核酸阴性证明才可以入住。这个消息搞得我措手不及,我只做了一次核酸,还必须得再补做一次。此时已经是晚上7点钟了,又逢春节假期,大多数医院都已下班。好在北京可以24小时检测核酸的网点不少,找到后我匆匆走出了家门。

今天一早,我有些忐忑地打开“北京健康宝”,发现两次核酸的结果都已上传至小程序,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我预定的冬奥酒店坐落在首钢工业园区,门口已有警卫站岗,没有证件禁止出入。进门后步行了1公里,看到一圈绿色围挡,上面绘制着冰雪运动的图案,我猜这里面就是冬奥闭环了。轻轻敲打铁门,门上打开了一个小洞,露出安保人员的脸——N95口罩加上隔离面罩,这是闭环内工作人员的标配。他详细询问了我的信息,和酒店内的联系人核对无误后,才打开了大门。踏入这扇大门的那一刻,标志着我即将开启闭环内的生活。除了17天的奥运采访外,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才能回家。未来的一个月,闭环将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今天来到主媒体中心,体验了一下慕名已久的炒菜机器人。

据餐厅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的程序是由工程师设计的。他们把名厨的炒菜工序写成代码,再由机器转化为炒菜的过程,配菜比例、放菜步骤、调料多少,甚至翻炒的火候都是程式化的,保证每一份菜的味道都是相同的,这一点很“机器”。

看着蔬菜在机器里翻滚,让人忍不住想要尝尝机器人的手艺。我点了一道茄汁牛肉,价格有些小贵,80元。下单后在座位上等待,菜品炒好后会在空中的轨道传送过来,从天而降送到面前。看到这一幕,大家忍不住掏出手机拍照,与朋友们一起分享机器人美食。

牛肉非常嫩滑,番茄汁勾芡,味道酸甜。看来机器人师从名厨,技艺已经十分了得。

用餐全程的服务都是无人化的。机器人炒菜、传送,餐后将餐具送归回收处。这样的操作减少人与人的接触,降低了病毒传播的概率,在欢快的气氛中,向全世界展示了科技进步给生活带来的改变。

今天来到首钢滑雪大跳台,采访谷爱凌的比赛。之前有分析说,大跳台是她最弱的一项。我前来为她站脚助威,希望她能取得好成绩。

在5号和7号的比赛中,我分别见证了中国短道速滑队夺得混合接力与男子1000米夺冠的时刻,这是一个记者的幸运和幸福,希望好运延续,见证中国第三金诞生。

谷爱凌果然不负众望,前两跳排在第三,最后一跳拿出看家本领,跳出了技惊全场的向左旋转1660度,这是比赛中的最高难度。稳稳落地的一刻,她兴奋地大叫,我也幸运地见证了中国队前3金的诞生。

比赛结束后,大批记者围着谷爱凌采访。小姑娘侃侃而谈,有问必答,大方得体。走过混采区,她花费了两个多小时。在新闻发布会上,她又遭到记者们的“围攻”,直到下午1点多,新闻官不得不宣布发布会结束。至此,谷爱凌已经被采访4个小时有余。一个18岁的小姑娘,光是这份耐心,已足以令人敬佩。

谷爱凌是新一代青年的代表,技艺精湛,学识渊博,见惯了大场面,会得体地回答问题。中国体育的未来属于这一代人。

冬奥吉祥物冰墩墩火了,到了一墩难求的地步。我在奥运闭环内,经常收到各种求代购的信息,发来信息的都是好朋友,我决定去媒体中心的奥运特许商品专卖店碰碰运气,看看能否帮到他们。

专卖店在主媒体中心的三楼,还没到跟前,我已决定放弃购物尝试,排队的人太多了,大家都被奥运特许商品的魅力吸引过来。有购物成功的记者抱怨说,排了两个多小时,也没买到冰墩墩玩具,只抢到了两个冰箱贴。我好羡慕他有这么多闲暇时间。

北京冬奥会没有设置媒体村,媒体和工作人员都分散在各家酒店,要先乘班车到媒体中心,再换乘去赛场。以我的住地首钢秀池酒店为例,班车要顺路接上三个酒店的记者,到媒体中心大概要花一个半小时,再到首都体育馆,又要四五十分钟,每天在路上往返奔波都要四五个小时,经常在凌晨回到酒店。要我花两个小时排队购物,是不可想象的。

进入闭环之前,朋友托我买奥运邮票。邮票的行情也十分火爆,第一天到媒体中心时,发现买邮票的店铺没人排队,过去一看,原来早已经卖断货了。看来,是我远远低估了奥运纪念品的受欢迎程度。每一个走到这里,参与其中的人,都有光荣而神圣的使命感,他们需要一些物件,记录自己曾经来过。

中國男子冰球队上一场0比8惨败给美国队,今天迎战平昌冬奥会亚军德国队。说实话,我不看好中国队,甚至认为和上一场一样,又是比分悬殊的比赛。结果,我被现实打了脸。

中国队非常遗憾地以2比3输掉了,但比赛不乏亮点,在场面上不落下风,作风强硬,敢打敢拼。22号福帅打进的一球,是中国男子冰球在奥运赛场第一次破门。最后时刻,中国队用前锋换下守门员,围攻德国队,险些扳平。赛后,球员英如镝一瘸一拐地走出场地,他拼得很凶,体能几乎耗尽,还注意着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垃圾……这样的队伍值得点赞。

就在观看冰球比赛期间,我得到了高亭宇夺得中国第四金的消息。这块金牌是我没有想到的。中国队此前3金我都在现场,这让我有些信心高涨,认为自己对实力判断比较有数,但今天两次被现实打了脸。竞技比赛不会按照既有程式前进,只要敢打敢拼,就可能出现不一样的结果。这也是体育最大的魅力吧。

一场大雪,整个北京都是白茫茫的,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记录下银装素裹的冬奥场馆。张家口的比赛推迟了,北京的比赛大多在室内,不受影响。

就像天气一样,中国短道速滑队的状态有点冷。男子500米只有武大靖进入了B组决赛,与奖牌无缘。赛后的武大靖一脸落寞,承认自己状态不好:“一两年以前,我的目标还是拿到这枚冬奥金牌,但现在不敢这么想了……至于职业生涯,我还没想好,今后是否继续滑下去,要看自己的状态吧……”

另一场比赛,女队获得了接力的铜牌。赛后,范可欣跪地亲吻冰面的一幕让人动容。有记者问她,即将离开赛场是否有些不舍?范可欣显然被问懵了,“什么不舍?我没打算离开啊……亲吻冰面只是表达对赛道,对北京冬奥的热爱,我还没打算退役,哈哈……意大利的方塔纳参加了5届冬奥会,还能拿金牌,我才参加3届,我才29岁……”

小小的插曲让混采区的气氛活跃了许多。很多记者对冬季项目比较陌生,主观判断多。相信此次冬奥带来的赛场热度会带动更多人了解冰雪,探索冰雪运动。这才是冬奥会深远的意义。

正月十五,如果不是酒店的餐食中多了份汤圆,投入赛场的我已忘记了今天是元宵节。不禁回想起去年的中秋节,我就是在全运会赛场上度过的。

中秋节那天,大家完成采访任务后,体育报业总社的领导组织了大家聚餐,那是大家紧张工作中难得的休憩,每个人都敞开心扉,交流着最近工作中遇到的奇闻异事和心得体会。北京冬奥会期间,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聚餐是不可能的。但冬奥组委在主媒体中心举办了猜灯谜的活动。

外国运动员津津有味地品尝元宵,饶有兴致地了解灯谜。奥运会绝不只是一场运动会,它更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让世界各地的人们走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彼此。这一刻,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奥运口号为什么是“一起向未来”,奥林匹克精神为什么要在“更高更快更强”之后加上“更团结”。

谷爱凌在夺得大跳台冠军后曾说:“今天不是我打败了别人,我只是战胜了我自己。”我很钦佩她小小年纪,就对奥运精神有如此领悟,做最好的自己,通过展示自我,让彼此更加了解,让全世界的运动员成为朋友。

今天,冬奥赛场上又见证了老将圆梦。在双人滑的比赛中,合作了15年的隋文静/韩聪终于登顶,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奥运冠军。平昌冬奥会上,他们以0.43分的微弱差距惜败给一对德国组合,拿到了银牌。4年时间经历了太多波折,两人先后接受手术,彼此默默地等待,慢慢磨合,一步步重返高峰。这段经历让他们演绎的《忧愁河上的金桥》更加饱满,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和全场最高分。

隋文静洒泪的一幕让人格外动容。在冬奥赛场上,人们见到了很多老将的眼泪,徐梦桃完成最后一跳,哭着问“我是第一吗”;蔡雪桐失误后泪洒赛场;贾宗洋边流泪边为队友送上掌声;齐广璞含泪亲吻金牌……不管是否得了冠军,老将的眼泪都令人感同身受。

搞体育吃的是青春饭,北京冬奥会很可能是这些四朝元老最后的演出。不管梦圆还是梦碎,他们都曾努力追求过自己的梦想。能够站上奥运赛场,就是胜利者。

17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如今,见证中国短道速滑队在开赛第一天夺得接力金牌的一幕仍旧清晰。回想中国的9个夺冠时刻,如数家珍。美好的日子总是显得短暂,前往闭幕式的大巴已等候在面前。

17时准时出发,“鸟巢”好不热闹。志愿者送来了组委会准备好的保暖礼包,其中有帽子、手套、毯子、椅垫、暖宝宝和小国旗等器物,细致又贴心。时间尚早,坐了一会儿,感觉有些寒意,礼包中的保暖物件都派上了用场。

闭幕式再次展示中国风,众多手持柳枝的表演者缓步从四周走向舞台中央,翩翩起舞,把人们带到《诗经》名句的意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这样的表达,外国朋友肯定一头雾水,但搞懂其中含义后,必定会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我们更加自信地展示中国文化的时候,才能更好地向外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闭幕式的高潮部分,焰火在鸟巢的上空打出“天下一家”四个大字,既体现了东道主热情好客,又展现了博大胸怀。

由于疫情影响和国际奥委会的要求,简约办赛已经成为奥运的新风尚。简约不等于简单,既不铺张,又表达更丰富的内涵,一个自信的民族该有这样的担当。中国做到了!

猜你喜欢
谷爱凌闭环冬奥
谷爱凌:“自信是可以学来的”
时尚与数字共舞,打造印花供应链生态闭环
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卧底各个群怎么讨论谷爱凌,“中午吃什么”群亮了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冬奥颁奖仪式
滑雪世界冠军也是学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