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池双层多功能护坡技术探讨

2022-03-03 02:07周威周文全廖荣才徐俊华胡涛
水产养殖 2022年1期
关键词:护坡双层河蟹

周威,周文全,廖荣才,徐俊华,胡涛

(1.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指导站,江苏 常州 213200;2.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江苏 常州 213200;3.长荡湖水产管委会管理处,江苏 常州 213225)

河蟹是淡水中生长、河水中繁殖蟹类,喜欢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滩涂的洞穴里,或隐匿在石砾和水草丛里,掘穴为其本能。由于河蟹攀爬和掘洞能力很强,极易导致池塘水土流失、池埂坍塌,需通过设置防逃设施、加固池塘护坡等方法来保障养殖生产。

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护坡方式主要是土质护坡、硬质护坡和七绞网护坡,均存在着一定缺陷。土质护坡方式易引起水土流失,硬质护坡方式易造成河蟹机械损伤,七绞网易被杂草戳破。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多次试验,探索了蟹池双层多功能护坡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养殖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而且弥补了当前护坡方式的缺陷,得到多数河蟹养殖户的认可,并在养殖生产中推广应用。

1 护坡材料

以6 667 m池塘为例。池塘为82 m×82 m左右的正方形,深度1.5 m,坡比1∶2。

1.1 HDPE膜

HDPE膜是由HDPE构成的塑料卷材,HDPE是一种结晶度高、非极性的热塑性树脂。原态HDPE的外表呈乳白色,其微薄截面呈一定程度的半透明状,具有优良的耐腐蚀特性,且防渗漏性能、拉伸强度较高,常用于工程防渗、油罐防渗、地下室防渗、垃圾填埋防渗等。选用总长度为320 m、宽度为4 m、厚度为0.25 mm的黑色含抗氧化剂的HDPE膜。

1.2 七绞网

选用聚乙烯原料绞织而成的多丝七绞渔网,成蟹池塘以孔径为2.00 mm为宜,蟹种池塘以孔径为0.85 mm为宜。选用总长度为320 m、宽度4 m、孔径为2.00 mm的绿色含抗氧化剂七绞网片。

1.3 PE板

PE板为高密度聚乙烯颗粒膜板,厚0.5 mm,耐寒、不变形、耐高温、耐腐蚀,机械强度好,高度不低于60 cm。选用长度为320 m、宽度为60 cm、厚度为0.5 mm的白色含抗氧化剂的PE板。

1.4 镀锌管

选用120根长度1.2 m、直径20 mm、壁厚不低于1.8 mm的镀锌钢管。池塘每个拐角处选用5根长度2 m、直径50 mm、壁厚不低于3.0 mm的镀锌钢管,共计20根。

1.5 钢丝

选用柔韧性好、直径为1.4 mm的钢丝18 kg。

1.6 黏土砖

选用1 300块长度为240 mm、宽度为115 mm、厚度为53 mm的黏土砖。

2 安装方法

2.1 清淤晒塘

在河蟹捕捞结束后,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暴晒30 d左右至淤泥发白为止,以杀灭细菌和寄生虫。池塘有效蓄水深度一般达1.2 m,安装进、排水系统和微孔管道增氧设施。

2.2 清整修坡

选择晴天,清除杂草,按照坡比1∶2修整池坡,加宽加固池埂,夯实修平,确保坡面整齐无凹陷、无砖石裸露,在坡脚上端外延40 cm范围内用含量不低于3%的石灰拌土,修整使塘埂表面平整板结。

2.3 材料铺设

2.3.1 开沟放样

沿塘埂四周坡面上端外延40 cm处,用机械开挖宽度30 cm、深度15 cm左右的环沟,同时在坡脚下端用机械开挖宽度为30 cm、深度25 cm左右的环沟,把HDPE膜一端铺满上端,并覆盖沟底,另一端沿塘埂顶面向河床的迎水坡面向下,平整铺设至坡脚下端的环沟内,随即平行覆盖七绞网,铺设面积与HDPE膜一致。同时,每间隔2.5 m,用长1.2 m的镀锌管初步固定,将上端沟底的HDPE膜和七绞网一并夯入土中,池塘拐角处多余褶皱部分均匀分布,用尼龙网绳进行缝补,确保平整。

2.3.2 拉线打桩

将池埂上端环沟内初步固定的镀锌管拉线校直,一端嵌入土壤中70 cm,一端露出埂面50 cm。将长度为15 cm的钢丝弯成“U”形,并将“U”形钢丝2/3插入镀锌管上端管口内,将钢丝绳沿着镀锌管上端管口与“U”形钢丝的间隙中穿过,随后用紧线机收紧固定,然后将裸露在镀锌管口外的“U”形钢丝完全嵌入镀锌管内。

2.3.3 缝网固板

在PE板上端固定带尼龙绳的七绞网,使七绞网包裹尼龙绳后,与PE板固定缝合,将缝合好的白色PE板沿着镀锌管内侧进行固定,每间隔50 cm用扎带或铝线绞合在固定的钢丝绳上,并拉直收紧,从而构起一道防逃屏障。

2.3.4 收上压下

将池埂上端的土方人工回填至环沟内,踏平踩实,将HDPE膜下端和七绞网沿坡面拉直后,多余部分平铺在环沟内。池塘斜坡下端坡脚处,每间隔3 m,用30 cm的“U”形钢丝沿七绞网孔嵌入斜坡固定,将黏土砖沿纵向满覆压实,再人工回填土方并踩实。双层护坡截面见图1。

图1 双层护坡截面

3 成本测算

双层多功能护坡一般可使用10年以上,平均每667 m年成本1 442.6元,见表1。

表1 双层多功能护坡成本核算

土质护坡每隔3年需改造一次,首次改造成本5 926元,去除PE板、镀锌管等可继续使用的设施,10年内需要改造3次,每次机械和人工费3 000元,加上首次改造的5 926元,10年内每667 m总成本14 926元,每667 m年成本约为1 492.6元。而且土质护坡还需增加除敌害、杂草和增加水质调节次数等成本费用,与双层多功能护坡相比,土质护坡需要的生产性成本支出更高,见表2。

表2 土质护坡成本核算

七绞网护坡无法隔绝水分和空气,杂草会在七绞网的空隙内生长,极易导致七绞网变形,部分杂草甚至会将七绞网戳破,影响使用寿命,因此每5年也需要更换。首次改造成本9 082元,去除围板、镀锌管等可继续使用的设施,10年内需要改造2次,每667 m年成本约1 530元,也超过了双层多功能护坡的成本,见表3。

表3 七绞网护坡成本核算

4 功能优点

4.1 防止池埂坍塌

铺设双层多功能护坡可以防止雨水冲刷塘埂,避免塘埂泥土流失。雨水流入池塘,造成水体混浊,降低池塘透明度和含氧量,使水体pH值大幅下降,增加淤泥厚度;有害物质进入池塘,会污染水体,导致水草因无法光合作用影响生长,降低池塘的生产力,增加病害的发生。针对这两方面,双层多功能护坡均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4.2 抑制杂草生长

由于黑色HDPE膜具有遮光性,铺设后阻隔了阳光和空气,可以有效遏制塘埂上杂草的生长。

4.3 减少敌害侵入

铺设双层多功能护坡有效阻止了老鼠、蛇等敌害生物在塘埂边栖息、隐蔽、繁殖,减少了敌害生物进入池塘的几率。

4.4 辅助河蟹蜕壳

七绞网的网眼可辅助河蟹蜕壳,弥补因部分池塘水草不足,河蟹蜕壳困难的缺陷,统一了河蟹蜕壳的时间。

4.5 提高河蟹品质

收获季节,河蟹在七绞网上不断攀爬活动,使腹部变白,提升了河蟹的外观品相,进而提高了养殖效益。

4.6 有利日常管理

双层多功能护坡可使池塘管理更加方便,还使池塘养殖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日常巡塘时,便于养殖户观察河蟹活动情况,及时发现池塘内的河蟹敌害,采取有力的保护措施,使河蟹远离敌害威胁。

4.7 提高回捕率

双层多功能护坡有效避免河蟹在塘埂边掘洞,减少对塘埂的破坏,减少了“懒蟹”。捕捞时,可直接挑拣相对应的规格,解决了地笼捕捞分拣河蟹的难题,降低了冬季捕捞河蟹的强度,提高了回捕率。

4.8 降低生产成本

双层多功能护坡实用性强,效果好,经久耐用,延长了池塘改造周期,降低了养殖综合成本。

猜你喜欢
护坡双层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玫瑰小蛋糕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要点分析
还钱
“双层巴士”开动啦
倾斜(历史老照片)
浅述混凝土护坡心得
大水位变化条件下护坡植物耐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