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心民心同频共振“民生画卷”亮丽非凡

2022-03-03 09:00本刊评论
人民与权力 2022年2期
关键词:利民计划书实事

☉本刊评论

1月20日,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代省长许昆林作政府工作报告。关切民生的要旨,在报告中体现得尤为充分。

报告提出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时,强调“持续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全稳定”。此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在补齐民生短板上持续用力,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善作善成”等表述,也颇为亮眼。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幸福指数,是检验政府工作成果的重要参数。展望新的一年奋斗目标,必须把“民生”放到核心位置上。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把“民生”二字拆解开来,我们看到的是百姓期望的眼眸、听到的是群众的呼声、感受到的是人们的冷暖。可以说,“民生”里有政府施策的动力,有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线索,有和群众心连心的“密码”。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大力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安居乐业。把一年工作“规划”的重点放在“民生”二字上,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报告中,这个具体要求值得反复品读——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我们把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用在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上,着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廉洁江苏。”政府过紧日子,体现的是优良传统。但过紧日子不是目的。政府过紧日子绝不是做给谁看,更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在通盘考虑之后,实实在在把钱省下来“补强”民生。这种宁苦自己不苦人民的“计划书”,显示出政府的操守和担当,令人感佩。关键时候见真章,这样的“计划书”就是动员令,就是风向标,必将引领全省各级干部立足岗位、牺牲奉献、不负人民。

呵护民生是最深沉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这一谆谆要求,为我们描绘了初心的厚重气质。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由人民共享,其本质就是利民为本。古人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利民之事无分大小,皆为我所重,皆为我所感。是以,政心民意是统一的、融合的。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问题挂心头,办好群众关心的事情,解决好民生之忧,共同抵达美好生活的佳境。

政府工作报告以附件的形式单独列出12类50项民生实事,条条回应百姓关切,件件呼应群众期盼。这一郑重承诺,从方方面面体现了对民情民意的了解和关切,真诚质朴,果敢率真。例如,开展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培训50 万人次,具有迫切性。这一要求,建立在对老年人“数字鸿沟”现象认真调研的基础上,显示出与民间诉求的共振。而提出新建扩建120个示范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关爱之家),则是对未成年人加大保护力度,让他们免于外界因素的伤害。把这些民生实事办好办到位,显示了有针对性、实实在在帮群众解难题的意愿。

深化民生事务是最动人的“接力赛”。民生之事,千丝万缕。今天干完一些事,明天还有新任务,今年兑现“民生实事军令状”,来年还会有新的课题摆上各级政府的桌面。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不画句号的宏大叙事。一次次接力,建立起的是可贵的经验和信心。我们看到,过去的2021 年,我省坚持财力向民生、向基层倾斜,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8.4%,15 类52 件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群众的“幸福指数”更有质感、更有温度。可见,每一次重大任务完成之后,我们都站到了新的起点部署民生事务。一次次的接力,一次次的应对考验,让执政为民的能力不断增强,让“以百姓心为心”的理念不断深入。对人民群众来说,这是期待,这是信任;对各级政府来说,这是淬炼,这是升华。

所有的赶路,所有的合拍,都是“人间值得”。我们欣慰地看到,在政心民心的共鸣中,江苏的“民生画卷”愈显亮丽。

猜你喜欢
利民计划书实事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看水 听涛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思考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实事围绕民生干 代表票决说了算
材料不能“美颜”——应当着笔干实事
天骄联盟之商业计划书培训成功举办
保持简单,不断前进
关于孩子的两份成长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