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对预防腰椎骨折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2022-03-03 03:25高东红李玖利潘佩婵高小霞邹小玲
护理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腰椎下肢辅助

高东红,李玖利,潘佩婵,高小霞,邹小玲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 528400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脊柱疾病病人越来越多[1‐2]。很多老年脊柱外科病人多伴有心血管疾病,该疾病存在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等特点[3‐4]。且由于脊柱外科手术,尤其是脊髓损伤手术,术后病人需要长期卧床,这极易导致病人出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引发肺栓塞,危害病人生命安全[2,5]。据统计,脊柱外科手术术后DVT 发生率为2%~6%,尤其是行脊柱矫形手术和椎体骨伤手术病人DVT 发生率高[6‐7]。因此,预防腰椎骨折术后DVT 发生显得尤为重要。踝泵运动是预防DVT发生最主要的预防措施之一,其可有效促进下肢肌肉收缩运动,使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加快,防止静脉或静脉窦内血液淤滞,减少下肢DVT 形成[8‐9]。然而,常规踝泵运动缺乏量化,很难对病人运动量进行精确化。且未检索到有研究辅助腰椎骨折术后病人进行踝泵运动的器械。本研究拟采用一种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辅助腰椎骨折术后卧床病人进行踝泵活动,评估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在腰椎骨折术后病人预防DVT 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于2020 年1 月—12 月我院收治的腰椎骨折术后病人100 例,均行腰椎骨折内固定术(包括开放和经皮通道内固定)。纳入标准:腰椎骨折术后病人,深静脉血栓Caprini 评分>3 分,年龄41~74岁;病人及其家属对研究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能独立完成或在护士帮助下完成问卷调查;意识清楚,言语表达正常,无精神系统疾病。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或智力障碍不能配合研究者;经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术前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者;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者;合并其他骨科手术等。使用随机数字法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 例。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常规踝泵运动,以常规心理、基础、饮食及体位护理,进行健康宣教,观察肢体血液循环。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器械辅助锻炼及药物治疗措施以预防DVT。病人入院当天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标准踝泵运动,并在次日组长查房时检查病人是否完全掌握。责任护士每日查房时监督,提醒病人完成3次踝泵运动,组长查房时检查病人当日功能锻炼情况。

1.2.2 治疗组 在术后予以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预防。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如图1 所示(专利号:ZL 2019 2 2063775.4)。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的工作原理为:锻炼者穿上固定在倾斜板上的辅助鞋,系紧鞋带,手持辅助杆向前推,使倾斜板带动足部向前翻转,保持一段时间,倾角传感器检测到倾斜板角度达到踝泵的合格角度后且保持时间合格(3 s)后,传输信号至计数模块,计数模块进行计数,数码管显示屏显示数字加1,若不达标,则不进行计数。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从是否达到合适倾斜角度以及是否达到合格时间,对病人进行踝泵运动质量控制。

图1 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

责任护士在病人入院当天指导其进行标准踝泵运动,组长在第2 天查房时检查病人是否完全掌握踝泵运动功能锻炼方法。病人完全掌握锻炼方法后,由护理组长根据病人活动耐力、身体素质等情况,预设功能锻炼目标(遵循因人制宜、循序渐进原则)。一般每天3 组或4 组,每组30 次,每次在股四头肌用力时持续3 s后逐渐放松。同时向每例病人发放1 份踝泵锻炼量化表,用于登记和检查功能锻炼完成情况。病人均按表格设定时间进行锻炼,完成后由责任护士在相应栏打钩标记。组长在每天白天交班前评价踝泵运动效果,并设定第2 天锻炼目标,第2 天目标一般在原训练基础上每组增加5~10 次踝泵训练或增加1 组踝泵训练。

1.3 评价指标 术后2 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美国GE 公司VIVID7 型超声仪)检查评估两组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有DVT、未发现下肢有DVT 形成但下肢肢体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以及有临床症状并且症状加重的均可定义为DVT 形成。同时,使用美国贝克曼ACL Futura 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及术后48 h 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使用例数、百分比(%)表示,两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术后凝血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术后48 h 凝血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病人术后48 h 凝血指标比较(±s)

① 与对照组术后48 h 比较,P<0.05。

组别治疗组例数50对照组50时间术前术后48 h P术前术后48 h P D‐二聚体(mg/L)0.15±0.11 0.24±0.13①0.043 0.16±0.09 0.28±0.14 0.037 PT(s)12.35±0.78 15.38±1.94①0.009 13.06±0.84 17.64±2.03 0.015 APTT(s)33.01±3.24 37.55±4.72①0.042 32.24±3.87 41.02±5.48 0.027 FBG(g/L)3.32±1.17 4.26±1.05①0.019 3.44±1.09 4.77±1.13 0.011 TT(s)17.43±1.75 20.39±2.18①0.026 18.06±1.54 23.08±2.31 0.013

2.2 两组病人术后下肢DVT 发生率比较 术后2 周治疗组病人出现下肢肿胀1 例(2%),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小腿腓静脉处出现DVT;对照组病人出现下肢肿胀3 例(6%),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DVT 形成,1 例在腘静脉,2 例在腓静脉。两组DVT 病人予以低分子肝素规范用药、加强患肢功能锻炼后均好转。

2.3 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感染、延迟愈合、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等不良事件发生。治疗组病人佩戴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处未出现过敏、皮肤压痛、红肿以及踝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均无黑便、咯血、牙龈出血以及鼻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3.1 DVT 研究现状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结,是骨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病人可能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肢体疼痛、肿胀等,如不能有效控制,其常导致肺栓塞等致死致残性疾病,危害病人健康[10‐12]。脊柱外科病人因卧床时间长,病情危重,或合并神经损伤等原因,极易导致DVT 发生[13‐14]。且脊柱病人多为中老年人群,常伴有心血管类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具有血管弹性差、血液黏度高、血流缓慢等特点,这进一步增加了腰椎骨折术后DVT 发生的风险[15]。

3.2 DVT 常见预防方法 DVT 一般多发于腓肠肌静脉丛,并向近端主干静脉蔓延,引发静脉血流障碍,从而影响下肢功能的恢复[10,16]。踝泵运动是目前简单、易学、有效的一种预防DVT 形成的措施,其可通过踝关节背伸、跖屈主动活动下肢肌群如股四头肌、胫前后肌、比目鱼肌、腓肠肌、腓骨长短肌等,通过肌肉活动挤压血液回流,达到加速静脉回流的目的,从而预防DVT 发生[17‐19]。然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发现,不同病人踝泵运动很难做到标准化和量化管理,加上病人理解不一致,不同病人踝泵运动持续时间也很难一致,这都影响了踝泵运动对于DVT 的预防效果。

3.3 本研究创新之处 本研究设计的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用于辅助腰椎骨折术后病人进行踝泵运动,通过设定踝泵运动的斜度、计算踝泵运动的次数实现踝泵运动的量化,从而预防DVT 发生,并成功申请了专利。病人在麻醉苏醒后,虽然病人下肢力量未恢复,但病人可以通过手持推拉杆,控制辅助鞋向前或向后运动,辅助下肢力量不足、无法自主进行踝泵运动的锻炼者进行踝泵锻炼,效果好,成本低。相比于传统的下肢力量恢复后再行踝泵运动,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可以更早地帮助病人进行踝泵运动,避免下肢DVT 发生。其次,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可以通过角度检测模块检测倾斜角度是否达标,规范训练动作,使训练更加有效,通过计数模块进行计数,能够方便地知道锻炼次数是否达标,以增加踝泵运动的质量控制,提高康复锻炼的高效性。

谌艳等[8]设计了一种踝泵训练仪,其可对踝泵运动进行量化和动作标准化,结果显示虽然踝泵训练仪治疗组血栓发生率的绝对值明显小于传统踝泵运动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谌艳等[8]设计的踝泵训练仪缺乏力量辅助器,对于术后早期缺乏力量、无法独立完成踝泵训练的病人,并不能让病人早期进行踝泵训练,从而降低血栓发生率。因此,本研究在实现踝泵训练量化、动作标准化的同时,增加了推杆,让病人术后早期可以在上肢力量辅助下,尽早、尽快进行踝泵训练,降低血栓发生率。

本研究纳入了100 例病人评估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在腰椎骨折术后预防DVT 发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可量化踝泵运动辅助器安全可靠,治疗组所有病人在佩戴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处未出现过敏、皮肤压痛、红肿以及踝关节活动受限等不良反应。此外,治疗组病人术后48 h 凝血功能(D‐二聚体、PT、APTT、FBG 以及TT)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DVT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可量化式踝泵运动辅助器应用于腰椎骨折术后可以有效降低下肢DVT 发生率,安全性好,适合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下肢辅助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倒开水辅助装置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CT及MRI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中的应用
腰椎滑脱可以靠按摩恢复吗
例谈何时构造辅助圆解题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
单侧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