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桃》紫砂壶的筋纹特征与吉祥寓意

2022-03-03 02:29施云峰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筋纹器筋纹大红袍

施云峰

筋纹器是紫砂壶艺术的类型之一,因模仿自然瓜果、花卉的筋囊成型故称为“筋纹器”。筋纹器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生动的自然效果,甚至能将瓜果、花卉表现得栩栩如生;二是具有现代的几何美感,反映了中国古代制壶匠人的几何认识。也就是说,筋纹器是综合了自然与工艺、感性与理性的一款壶型,所带给人的审美体验无疑是相当丰富的。

“合桃”是紫砂壶筋纹器中的经典壶型之一,模仿可爱、水灵的桃子设计而成,不仅造型十分可人,更包含着美好的吉祥寓意。此件“合桃”紫砂壶特征明显,本文分析了其筋纹特征与吉祥寓意,也借此壶揭示了紫砂壶筋纹工艺的基本特征与艺术价值。

一、“合桃”的文化背景

“合桃”也称“上合桃”,诞生于民国时期,汪宝根、范大生、冯桂林等制壶名家都曾制作过此款壶型,将之一直延续至今,成为紫砂壶筋纹器中的代表作之一。

“合桃”的创作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在世界上,桃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一种水果,不仅外表可爱,口感也相当甘甜。在中国文化中,桃子是重要的吉祥符号,象征吉祥、长寿、健康,也可求吉驱邪,反映了中国人的原始图腾崇拜与生命观念。因此,“合桃”这一款式是饱含民族感情的,也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人们喜爱此款壶型不仅是爱它可爱的外表,更认同其中的吉祥文化内涵。

二、独特的“大红袍”泥料

此壶所用的泥料称之为“大红袍”,从其名称便能感受到浓浓的喜庆之气。此泥质地细腻、密度较高,经过窑烧后呈现出大红色,且随着泡养而愈发红润鲜亮,极为耐看,体现了养壶的乐趣。

此壶颜色饱满鲜亮,洋溢着健康、活泼的气息,又有中国那独特的高贵与自信魅力。高饱和度的色彩使作品尤为耀眼,无论是置于何处都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壶表面的色泽更是明亮,创作者特意进行了打磨与抛光,可将桃子形态衬托得更加饱满,同时也体现出大红袍泥料的特色。

三、巧慧的“合桃”之形

“合桃”的塑造要把握住“合”与“桃”两个基本点,“合”是指结构与结构之间、造型与筋纹之间的完美配合;“桃”则指形象感,要人们一看便能识别出作品主题,感受到筋纹器的自然特征。

在整体造型上,壶的颈部与底部的直径要较小一些,且上下对称,保证了作品的平衡。整个筒身部分是非常圆润饱满的,线面之间充满张力,衬托出桃子的成熟感,令人望壶便能闻香,甚至能够产生味觉上的感受。圆形壶盖与壶颈部完美贴合,如同一体制作而成,那一条细致的接缝也展现了创作者制壶工艺的精湛。壶身左右两侧对称镶嵌着短小精悍的一弯流与耳状环形把手,两者集中体现了作品中的线条美。

作品的线面结构简约清爽,饱满的筒身更是体现了紫砂壶圆器的基本特征。壶身从中央部分进行上下分割,完全对称,体现了“合”;壶嘴、把手与壶身的镶嵌不露痕迹,也是“合”,赋予了作品以和气、合美。

壶身以及壶盖上均有清晰可见的筋纹,这也是此壶中的设计重点。几条筋纹均匀地分布在壶身以及壶盖上,且做到了上下完美对应。筋纹为凹纹,在壶身与壶盖上形成了较深的痕迹,相对的,两侧的壶面就变得异常饱满,整个线面结构就变得更加立体了。筋纹整齐、流畅,呈现出鲜明的节奏美与韵律美,这些筋纹都是纯手工打造而成的,在走向、深浅上都是完全一致的,丝毫不差,可见筋纹工艺的复杂性。

创作者雕刻了一只圆圆的桃子作为壶钮,顶端朝向壶嘴一侧,连接着几条桃枝,大大的叶片覆盖在壶盖上,立体效果极强,使作品中的桃子形象更加具体,自然韵味也更加浓厚了。壶钮也是增强作品工艺价值的一个部分,主要体现出紫砂壶捏塑与雕刻技法的特征,与更具几何美感的壶身整体造型相比,壶钮要显得更加具体和逼真,于壶身表现了两种不同形态的桃子,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观赏性,在自然效果、艺术效果与工艺效果上均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形成了浓浓的“桃韵”,让人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作品中吉祥、幸福的美好祝福与“合桃”这一经典款式的艺术价值。

结语:此件“合桃”紫砂壶展现了“合桃”这一经典款式的基本特征,大红袍泥料的运用不仅使桃子的形象得到了艺术性表现,也增强了作品的吉祥韵味。本文从文化背景入手对此件作品展开了分析,说明了其泥料、造型与筋纹的特征,解读了作品的吉祥内涵,让人们能够在感受此壶艺术魅力的同时也能了解到筋纹器的独特价值。

猜你喜欢
筋纹器筋纹大红袍
小鞭炮
筋纹佳构赋祥瑞
筋纹智慧,美菱盛放
——论紫砂壶作品《合菱》的艺术创作
论紫砂壶“莲瓣”的造型艺术
浅谈紫砂筋纹器“清趣”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艺术
大红袍
浅析八梭壶与筋纹器的装饰
浅谈筋纹器的发展
紫砂筋纹器之我见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