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数学文化,提升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03 03:16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潘龙容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数学知识过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潘龙容

分析现阶段数学教学活动发现,学生对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难以产生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数学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重视原有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吸引学生课堂教学注意力,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还可借助数学文化,拓宽学生数学知识视野。

一、数学文化在数学概念中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讲解是教师展开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内容。实际上,数学概念对小学生而言较为抽象,加之此阶段学生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处于成长阶段,学生对数学概念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对抽象知识难以形成全面的理解。若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过程中,仅借助传统的教学方式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将会使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数学学习兴趣,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在新课改持续推进背景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便可将数学文化渗透至数学概念中,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这对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理解而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质数和合数”这部分教学内容时,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仅应用传统教学方式指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会产生枯燥、无聊之感,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产生影响。针对此现象,教师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并对合数这一数学概念加以理解,教师便可将相关的数学文化知识渗透至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讲解1和3、3和5、5和7等孪生素数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将与之相关的数学知识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此可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还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数学文化在数学计算中的渗透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所需掌握的一项能力即为计算能力,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必须重视的一项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除可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成绩外,对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常见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学历史发展过程中,数学计算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具备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单一的计算会产生无聊乏味之感,为保证解题正确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具备一定耐心,反之,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将会产生一定差错,这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将会形成一定阻碍。而为妥善解决上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数学文化渗透至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整数的加减”这部分教学内容时,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将趣味数学文化引入教学过程中,如教师可将加号、减号的由来向学生讲述,已知加号、减号具备较长应用历史,然而直至17世纪才被广泛应用至数学计算过程中。其中,加法符号最开始所应用的符号为英语词汇plus中的p,而在德国,则使用相当于and的词汇,即et。在欧洲商业高速发展背景下,为提高速度,人们逐渐以“+”代替et。减法符号也是如此,以英语词汇minus的字母m作为减法符号,为提高速度,以“-”代替m。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此种教学方式,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计算发展历史加以了解外,还可加强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引导下自觉克服计算中所存在的困难,有助于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提升。

三、数学文化在数学思维培养中的渗透

数学的灵魂即为数学思想,此也为思维活动的结果。分析小学阶段数学教学活动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尤为丰富,借助思想的浸润、渗透,除可实现数学精妙思路的展现外,还可帮助学生对数学背后所包含的数学文化形成认知。古语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其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不如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内涵,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数学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即为数学思想,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则可有助于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以更为轻松的心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同时,伴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深入学习,还可对数学学科的魅力加以了解,对数学知识的文化韵味加以了解,从而发展学生数学综合思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比的认知”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为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学的美感加以感受,教师便可将“破译美的密码”这数学文化故事向学生讲解,将此故事中所涉及的“黄金分割”作为重点内容,再引导学生共同展开探究活动,借助此数学文化故事的讲述,帮助学生知识视野的拓展,也可帮助学生对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形成一定认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深入“比的认知”的学习,促使学生可对比的各部分名称加以认知,掌握比值求算方式。由此可见,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学文化的渗透,除可加强学生数学的体验,还可实现数学思想的渗透,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中所存在的精妙思路形成更为全面的了解,这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而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分析教学效果而言,借此可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对学生数学思想加以培养,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四、数学文化在教学情境中的融入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数学文化的融入营造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促使学生在面对难题时勇于尝试,养成勇敢、不退缩的意志品质。此外,教师借助数学文化的引入帮助学生了解冰冷面纱下数学的真实面孔,缩短数学知识同学生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简易方程”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在3600年前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向学生呈现。教师还可将700年前我国数学家李冶天元术的创作过程向学生讲解,随后,教师可向学生讲到,通过相关视频的观看,可发现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中,一种数学方法及定理的形成均由多家思想集于一体而形成。由此可见,在数学研究过程中,数学家付出巨大心血,因此,学生在方程学习过程中,若遇到困难也应学习数学家的精神。此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将会受到数学家李冶的感染,为学生克服困难提供榜样力量,强化学生学习动机。除此之外,借助情境的创设融入数学文化,还可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的品质。

五、数学文化在数学应用中的融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人们日常生活中诸多生活环节均同数学知识密切相关,如购物及效率化的统计等诸多内容均涉及数学知识,学生数学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中得以加强,学生还可对数学的应用效果加以了解。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进一步应用于生活实践,使其对数学文化加以感受,教师应对生活中的素材积极挖掘,在现实世界、数学世界间搭建关联,将数学所具备的应用价值加以体现。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柱与圆锥”这部分内容时,为实现数学文化的渗透,教师可将“草原上的蒙古包”的数学文化故事向学生讲述,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将蒙古包图片向学生呈现,借此将学生注意力集中于生活事物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可组织小型课堂教学讨论会,同学生针对蒙古包容积的计算展开探讨,以此将“体积”概念引入课堂教学中,推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升。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生活中素材的挖掘,教师可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圆柱、圆锥形事物加以联想,学生说出沙堆、易拉罐及柱子等事物,上述生活中常见事物可帮助学生对生活、数学知识间的关系加以感受,推动自身数学应用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数学知识过程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