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路径研究与实践

2022-03-03 11:32张玉林绵阳城市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安徽建筑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思政过程

张玉林 (绵阳城市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0 引言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施工组织的原理、规律以及一些基本知识,课程教学内容丰富,是一门综合性高的课程。利用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工程价值教育能起到积极的效果,在专业课程中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自己的品德,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个人理想,并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新课改要求课程具有教育性和技能性等特征,促使课程思政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和职业价值观。

1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中用到的指导思想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的内容丰富,包括如何确定施工方案,如何制定进度计划,如何绘制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等。所以这就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和绘图能力。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是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需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使学生将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相契合,将个人力量融入到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中。所以在课程思政中必须遵守一定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有效输出爱国敬业的思想,使学生懂得合作,懂得为祖国而奋斗。此外也需要使学生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培养法治观念,具有高尚品德,传承我国的优良传统,能在工程建设领域成为传统美德的传承者,进入社会之后能秉承着诚实诚信的观念工作,具有爱岗敬业的品质和具备正确的工程伦理观。

2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2.1 关于中国梦的思政元素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蕴含着中国梦的思政元素,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这项元素进行深入挖掘,要在讲课过程中对中国梦的思政元素进行渗透。在专业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到工程的基本情况以及施工的各项流程等知识,熟悉国家的建设历程,认识到国家伟大的变化,增强发展自信。土木工程专业对应我国行业分类中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是加快城市建设步伐中非常重要的支撑力量,土木工程见证了国家的飞速发展。从以前只能住低矮的小平房到现在住高楼大厦,都依靠着中国梦的引领,是大家为了中国梦而奋斗的结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认识到中国梦的重要性,更要激起学生的奋斗意识,使学生为了中国梦努力奋斗。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线下查找相关资料和文献,了解土木工程的变迁历史,对中国的变化产生深刻的认知,产生更多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中国梦思政元素的渗透,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能够推动学生自学,使学生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以及施工现场平面图有更深的认识,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地模仿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作业完成之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可根据自身经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

2.2 关于热爱集体的思政元素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蕴含非常丰富的集体合作的思政元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充分渗透。通过讲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使学生了解到团队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团队间的默契和综合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合作,学会自主协调各项工作,做好团队分工工作等。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中对施工过程也会有详细的讲解,施工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量非常庞大的工程,需要参与的每个人互相协调配合,才能共同完成。所以在讲解相关内容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推动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沟通与表达能力。在实践课程中可以分小组完成任务,同时加入热爱集体的思政元素。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施工情景,然后小组成员自行分配任务,考验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度和默契度,教师也能发现哪部分学生更有领导能力,能整体地进行合理规划。此外小组成员之间也要互换职位,体会不同岗位的辛苦,才能够更好地配合他人工作,进一步确定施工方案的科学性,找到自己擅长的方向,为了共同的任务而努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虽然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冲突,但这样彼此之间才能更深入了解。

2.3 关于热爱祖国的思政元素

热爱祖国是所有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应从小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政元素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所占分量非常大,对其渗透应贯穿到整个课程的讲授之中。在编排专业课程教学实施教案的过程中,知识融入的切入点非常多,如讲到工程质量要对国家和人民负责,工程质量管理实施组织中会因质量对国家基建的重要性借鉴很多的法律法规和国家规范。学生只有热爱祖国,才能爱人民,才能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地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依法规范地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各项材料,做合格好工程,争创优质工程。在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学生会了解到施工合同的相关知识,施工合同的签订基础是诚信,这要求学生必须要有严谨诚信的态度。在教学过程中加入热爱祖国的思政元素可以使学生感恩祖国,只有国家强大了,个人才能更强大。学的专业知识越多,思政融入点越多,对国家产生的情感将越深,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加入一些施工案例,让学生熟悉施工规范,并灵活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3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的现状

对很多教师而言,专业课程加入思政元素尝试较少,方法单一,所以这种教学方式相对陌生,缺乏系统性的规划,没有深入挖掘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内涵,没有梳理各项思政元素。且每位教师对课程思政的理解都不同,在讲解的过程中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会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一部分对课程思政的教学比较浅显,另一部分渗透过多,对如何达到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平衡还没有有效的方法。很多专业课教师会认为学生有专门的思政课程,所以在专业课程中就不需要进行思政元素的渗透,没有很重视。对思政教学的建设正处于一个大力拓展的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方案,所以想要找到一个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方式还需要继续探索,逐步优化和落实。

4 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有效路径

4.1 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的机制和体制

要做好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设工作,需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支持。为保证教学效果,学校需进一步健全课程思政教学的机制和体制,在考核、晋升等方面要对教师有所倾斜,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有积极性,同时给予资金支持和精神上的鼓励,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投入,专注于课程思政教学工作。此外学校也要建立好相应的检测机制,建立明确的考核标准,对实际教学成果进行检验,挖掘优秀的教师开展示范课程,供其他教师参考学习。此外需要组织相关的研讨会,给教师提供讨论的时间和空间,在研讨会上可以和其他教师一起讨论课程思政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保证解决方案的科学性。

4.2 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教师的思政水平

为保证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还需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水平。部分专业课教师不是党员,没有系统的学习过党课,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局限性。所以学校需要开展“结对子”的方式,让党员教师和非党员教师结成互帮互助小组,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升综合素养。此外学校也可以开展讲座或专题培训,这样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就知道如何使用案例,如何更好地加入思政元素。

4.3 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为使课程思政效果更加明显,教师还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在正式讲课之前精心设计,需要准备与思政元素相关的材料,积累时事,通过时事政治以及与土木工程相关的一些案例进行讲解和说明,既能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又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认知观念。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将主动权让给学生,由学生对案例中的各项元素进行分析,加深印象。

4.4 利用多种方式渗透思政元素

教师在选择教学方式时可根据学生的喜好和需求,利用多样化的方式渗透思政元素、工匠精神,把握好施工组织课程中的各项重点内容,让思政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比如区域经济发展建设中工程进度计划如何制定,我国的“基建狂魔”是如何工作的,根据课本中的教学案例达到育人的效果,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文章点评的方式加入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见微知著,通过分析文章了解其背后的广阔背景。

5 结语

总而言之,将思政元素融入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课程等专业课程中非常有必要,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我,提高思政素养丰富教学方式、充实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思政过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