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2022-03-04 21:22石丹丹徐谦
西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心理健康高校

石丹丹 徐谦

摘要: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高校正常的教学安排受到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采用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发现该校大学生心理异常检出率为21.94%,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其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好于女生,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家庭完整的学生心理更健康,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针对上述情况,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要关注低年级、女生、来自城镇和家庭不完整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键词:中医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4-0127-04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公众普遍产生焦虑、愤怒、无助和恐慌等负性情绪[1]。高校正常的教学安排受到疫情影响,加之大学生群体自身对于疫情的认识不足和辨别能力不完善,导致部分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新冠肺炎疫情下, 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抑郁心理问题,抑郁与焦虑呈高度相关,且不同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不完全相同[2]。在心理壓力方面,既往研究表明医学生的心理压力水平低于非医学生[3-4]。本研究在新冠肺炎期间开展中医药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一、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2020年9月对某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评,全部采用计算机测试。共收集问卷7852份,合格问卷7838份,问卷有效率99.82%。合格问卷中男生3011人,女生4827人,大一2797人,大二2020人,大三1789人,大四1232人。

(二)方法

1.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级、成长环境、家庭类别等个人信息。

2.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SCL-90)[5]由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而成的。本量表共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忧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附加因子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SCL-90采用5级评分,分为1~5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明显,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在本次调查统计中,使用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因子分3项指标。根据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43项,或任意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录入及整理,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标准差”进行描述统计,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进行差异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心理健康问题阳性检出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异常者1720名(21.94%),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数≥43)835名(10.65%),总分异常(总分≥160)632名(8.06%)。

平均值标准差躯体化1.150.28强迫症状1.490.52人际关系敏感1.360.49抑郁1.260.42焦虑1.250.39敌对1.180.34恐怖1.190.36偏执1.200.35精神病性1.230.37其他1.210.35从表1中因子分≥2的各因子所占百分比来看,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从表2各因子得分整体情况来看,各因子得分处在一个较低水平。

(二)不同类型大学生各因子分比较

1.性别差异:对不同性别的学生各因子得分进行Levene检验、t检验及均值比较,见表3。Levene检验中躯体化(F=27.637,p=0.001)、抑郁(F=59.432,p=0.001)、焦虑(F=29.507,p=0.001)、敌对(F=6.105,p=0.013)、恐怖(F=98.938,p=0.001)、偏执(F=6.451,p=0.011)的p<0.05,故其t检验采取“假设方差不等”进行,其余各项均采取“假设方差相等”进行t检验。男女均值比较除偏执、精神病性外,其余各项男生均显著低于女生。

2.成长环境差异:对不同成长环境学生的各因子得分进行Levene检验、t检验及均值比较,见表4。Levene检验中躯体化(F=15.119,p=0.001)、强迫症状(F=3.887,p=0.049)、人际关系敏感(F=15.942,p=0.001)、抑郁(F=17.609,p=0.001)、焦虑(F=17.622,p=0.001)、敌对(F=46.222,p=0.001)、恐怖(F=7.726,p=0.005)、偏执(F=35.102,p=0.001)、精神病性(F=8.666,p=0.003)、其他(F=33.010,p=0.001)的p<0.05,故其t检验采取“假设方差不等”进行。对不同成长环境进行均值比较,除恐怖因子外,另外9个因子城镇学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

3.家庭是否完整差异:对家庭是否完整各因子得分进行Levene检验、t检验及均值比较,见表5。Levene检验中躯体化(F=17.767,p=0.001)、强迫症状(F=5.752,p=0.016)、人际关系敏感(F=8.815,p=0.003)、抑郁(F=19.384,p=0.001)、焦虑(F=8.262,p=0.004)、敌对(F=22.575,p=0.001)、偏执(F=17.373,p=0.001)、精神病性(F=11.506,p=0.001)、其他(F=15.411,p=0.001)的p<0.05,故其t检验采取“假设方差不等”进行,其余各项均采取“假设方差相等”进行t检验。是否完整家庭均值比较,躯体化、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完整家庭的学生显著低于不完整家庭的学生。

4.不同年级差异: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因子得分做单因素方差分析,10个因子均在年级间存在显著差异,见表6。对存在显著差异的因子进行事后检验,见表7。在躯体化和其他维度,2020级得分显著高于2017级、2018级和2019级。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维度,2017级显著低于2018级、2019级和2020级,2020级显著高于201级和2019级。在焦虑维度,2017级得分显著低于2019级,2020级得分显著高于2017级、2018级和2019级。

三、讨论

本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期间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中有21.94%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6],大四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这可能与大四学生已经在医院实习,对医学知识的了解更全面有关[7],匡征凌等人[8]的研究也发现医学专业的大学生相比非医学专业认知程度更高,在行为和身体反应方面情况较良好。昌敬惠[9]等人调查发现非医学背景大学生较医学背景的大学生更易出现中度焦虑。也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的认知越全面,预防措施了解得越到位,其心理状态越好,越积极应对疫情[10]。为做好疫情期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医药院校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优势,借助社交平台、社交软件等新媒体[11],大力开展新冠肺炎防治知识、传染病防治法、良好卫生习惯等宣传,让低年级学生接受疫情防护措施及新冠肺炎相关知识的教育。

本研究发现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好于女生[12],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些结论相符。学校要重点做好女生的心理疏导,可以开展女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沙龙等来帮助女大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本研究显示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来自城市的学生,家庭完整的学生心理更健康,这一结论与国内相关研究一致[13],部分學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就来自于家庭[14],特别是家庭不完整的学生,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

参考文献:

[1]王俊秀,高文珺,陈满琪,等.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国家治理,2020(5).

[2]高岚,杨兴洁,张索远,等.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医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及相关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10).

[3]李俊娇,王维丹.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压力、应付方式与社会支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4).

[4]李双,闫翔宇,姚强,等.综合性大学院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心理压力比较研究[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9(1).

[5]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

[6]黄煜文,罗芊懿,尚鹤睿.广州地区医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1(3).

[7]王慧,黄琦岚,尹红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20209(10).

[8]匡征凌,郭凯文,刘蔚珂,等.武汉某高校大学生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认知及心理状态的调查[J].热带医学杂志,2020(3).

[9]江永燕,白树虎,谭丁豪.新冠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0(9).

[10]孙中青.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枣庄学院学报,2019(3).

[11]朱永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传媒观察,2016(5).

[12]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20(2).

[13]刘湘玲.高职大学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与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0(10).

[14]欧胜虎,高云鹏.家庭因素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7(11).

作者简介:石丹丹(198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心理卫生辅导中心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徐谦(1973—),女,汉族,湖北仙桃人,博士,单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绘画疗法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应用研究”(编号:2017WQNCX01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中医药心理健康高校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