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学者型外交”研究

2022-03-04 21:37蒋迪
西部学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抗日战争

摘要: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以及中日两国矛盾的加剧,“学者型外交”模式在“学者从政”潮流中逐渐发展。以胡适、蒋廷黻等为代表的学者弃学从政,对国民党战时政治变化以及战时外交起到重要的影响。“学者型外交”对抵御外来侵略、推动外交领域革新等具有推动作用,但未能从根本上影响国民党的政治生态,在抗战结束后逐渐走向末路。

关键词:抗日战争;学者从政;近代外交

中图分类号:K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4-0157-04

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在《独立评论》《新月》《大公报》等报刊的宣传,大批学者重新燃起了从政的兴趣。在政府的热情邀请与社会各界的呼吁下,学者以其较高的学术素养与知识能力,参与到了抗战中,掀起了“学者从政”的热潮。在抗战外交活动中,也不乏学者的身影。如何看待“学者办外交”这一现象,以及如何评价“学者型外交官”的模式,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探究,以求教于方家。

一、抗日战争时期“学者型外交”的兴起

民国外交官群体在整体上是一个高学历或所受教育与专业化程度很高的社会集团。但本文所指的“学者型外交官”是指那些由学者身份直接转变为外交官员的人[1]。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学术界主要有三次“学者从政”高潮①,外交界学者从政主要集中在后两次。国难会议②后,学术界对政治的态度开始发生转向,由原先的倡导“远离政治”开始了参政议政的转向。1932年11月,国防设计委员会秘密成立,在国民政府当局的邀请下,诸如翁文灏、王世杰、胡适等学者开始进入,为蒋介石继续拉拢学界名人,对扩大学者从政潮流起到了促进作用。及至1935年,政府机构中如行政院、外交部、中央设计局、资源委员会等部门开始大量引入学者。在外交领域,由于中日之间矛盾逐渐激化,外交问题开始逐渐成为政府日常工作的重心。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的外交重点开始向亲美和加强同大国之间的联系转变,蒋介石的外交方针逐渐多元化③,因此围绕蒋介石身边便形成了“顾问”性质的外交智囊团。由于外交事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上外交官需要了解事务国的基本情况,所以把昔日留学欧美等国的学者被吸收到外交事务中来,便成为了当局的迫切选择。

二、抗日战争时期“学者型外交官”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学者型外交官”的代表主要有王世杰、胡适、蒋廷黻、张彭春、张忠绂、叶公超等人。

王世杰,1920年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法律系教授,后担任系主任。1929年3月,被任命为武汉大学校长,1933年4月,又出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1938年5月出任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2]21,[3]33,成为蒋介石办理外交事务的重要助手。抗日战争时期,王世杰在外交方面的主要活动有:(1)向最高当局的用人提出建议,举荐了胡适、钱端升、罗家伦、杭立武等学者参与到外交事务中。(2)对当时外交活动,尤其是欧洲战事等建言献策④。至抗战结束前期,王世杰才开始正式担任外交部部长,直接掌管外交事务,全面推行学者外交。

胡适,1927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7年开始任教于北京大学,参与了新文化运动[2]298,[3]501。全面抗战开始后,胡适逐渐涉足外交领域。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主要外交活动有:(1)以“非正式使节”身份出访欧美,宣传中国的抗日主张,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了清晰的认识。(2)担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期间,促成了桐油借款协议⑤的签订,对阻止美日“临时妥协方案”⑥起了重要作用以及促成了美日商约的废除,限制了日本的侵略力量。

蒋廷黻,1923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致力于中国外交史研究领域的研究,曾任教南开大学、清华大学[2]398,[3]667。1936年8月26日,国民政府任命“蒋廷黻为中华民国驻苏维埃联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4]至1938年2月被调回国内,担任驻苏大使一年半左右。他在驻苏大使任上的主要活动有:(1)围绕西安事变以及“七七事变”的交涉。(2)以《中苏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为中心的谈判交涉等。

张彭春,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教育家杜威。他回国后,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2]228,[3]376,在抗战期间的外交活动主要有:(1)1937年“七七事变”后应政府聘任,赴英美等国宣传抗日,以争取外援为主。(2)1940年5月4日,国民政府令“任命张彭春为中华民国驻土耳其国特命全权大使”[5],参与了中国与伊拉克友好条约的签订。(3)1942年5月至1944年10月,担任中华民国驻智利全权大使。

张忠绂,1929年毕业于霍普金斯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韦罗伯,主要研究国际关系。同年回国,先后任教东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2]221,[3]366。1937年,他与胡适、钱端升赴美游说,参与“民间学人外交”活动。1938年,出任军事委员会参事室参事,为当局处理美国及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建言献策。1943年,任外交部美洲司司长,参与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⑦、旧金山会议⑧等外交活动。

叶公超,192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他回国后任教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清华大学[2]62,[3]98,教过钱钟书、季羡林、杨联升等学者。1940年,叶公超弃学从政,进入外交界。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外交活动主要有:(1)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国际宣傳处驻马来专员,动员东南亚华人协助英军抗击日军侵略。(2)担任中央宣传部国际宣传处驻伦敦办事处处长,负责抗战时期对英国以及欧洲的国际宣传。

除了上述外交官属于学者以外,还有一些学人也相继进入外交领域,例如:四川大学教授邵毓麟任外交部情报司司长,东吴大学法学院教授凌其翰任外交部专门委员,复旦大学和之江大学教授董霖出任外交部参事,清华大学教授杨光泩任菲律宾总领事,湖南大学教授何凤山出任驻奥地利公使馆代办,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出任驻比利时公使等等[6]。

三、对“学者型外交”模式的评价

对于抗日战争时期学者人员出任政府公职的评价,近年来学界的研究逐渐增多。“学者型外交”模式作为民国政治中的重要特色,有其时代性印记。尤其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背景下,在抗日活动高涨的时代下,围绕救亡为中心的学者外交活动对近代外交转型具有重要的推动力。因此,抗日战争时期的“学者型外交模式”更应该得到更加全面客观的评价。

首先,学者投身外交领域,以其一技之长报效国家,既增加了自己人生的阅历,又对推动民族凝聚力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学者型外交”模式对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争取外援,加强国际宣传,号召各国联合反对法西斯主义具有重要作用。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不同⑨,学人外交官群体的外交活动目的性更强。1938年,中国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中明确指出,外交方针应坚持:“本独立自主之精神,联合一切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为世界之和平与正义共同奋斗。”[7]因此,在该方针的指导下,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外交活动的核心:一为加强与西方国家的交往而联合抗日,二为争取外援。以胡适任驻美大使期间的活动为例,尽管胡适本人自我标榜“三不主义”(不借款、不购买军火、不宣传),但其在任职驻美公使期间,主要活动还是集中在借款与宣传等工作上。在宣传方面,先后发表了《北美独立于中国抗战》《中国抗战的展望》等演讲,对唤起美国政府制裁日本帝国主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争取物资援助等工作起了推动作用。在争取美援方面,胡适先后参与并促成了桐油贷款、滇锡借款⑩等问题的磋商。不仅胡适的驻美外交活动中主要集中于宣传与争取外援方面,其他像张彭春、张忠绂、叶公超等学者的外交活动中都有此类活动,他们以“学人”身份入仕外交,对战时外交政策的推行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其次,外交是一个以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为特点的制度[8]。“学者型外交”是抗日战争时期“学者从政”潮流中的一部分,有其时代性特征。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民党政治体系中既有北洋旧人,又有新的政治派系。受制于派系斗争,加上蒋介石愈来愈感到“党的精神颓废”。因此这种情形下“学者型外交”模式的兴起,能看出最高当局在政治体系中企图变革的尝试,也对国民党党内不正之风一定程度上起到抵制作用。但在国民党一党专政之下,加上蒋介石本人“好用权术,制造矛盾,掌握矛盾,使部下各树一帜互相牵制”[9]。导致外交领域也时常出现人事任命变换,例如胡适、蒋廷黻等被撤换等,造成从政学者被边缘化,最终对参与国民党政权建设丧失信心。

最后,“学者型外交”模式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学者从政”潮流的兴起本就有其时代性特征,加上外交领域又是专业化极强的领域。虽然他们通晓国际文化,但在办理外交事务中缺少经验和专门的训练,往往误事并招致麻烦。以非专业性学者出任外交领域要职,导致外交风波的例子众多。例如:尽管蒋廷黻致力于外交史研究领域,但在西安事变发生后同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交涉时擅作主张,进而引发外交风波。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出任中华民国驻比利时大使,参加重要外事会议迟到等问题。(2)“学者型外交”模式尽管有其革新性,但未能从根本上触动国民党政治体系的变革,也未能解决国民党的政治危机。蒋介石拉拢学人从政之时,其在党内的地位尚未全面稳固,仍受到汪精卫势力的制约。及至汪氏叛国后,国民党内权力逐渐集中于蒋氏一手,此时对学人的拉拢更多是做事的考虑,学人群体基本被排挤在政治中枢之外。外交界的学者,作为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一分子,虽然对中国的现代政治走向产生了相当影响、发挥过一定作用,但他们均是悲剧性人物,不可能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意识形态和前进方向[10]。(3)“学者型外交”模式的出现,也对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危害。大批知名学者弃学从政,导致民国教育界出现“才荒”现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国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马克思·韦伯指出:“将政治作为自己的职业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为政治而活;另一是:‘靠’政治而活。”[11]这些弃学从政的学者既不是专门的政治家,也不是靠政治而活的人。政治与学术是两种不同的思想逻辑。学术贵在求真,而政治旨在追求权力与统治。学术研究注重的是人的思考能力,而政治实践强调的是行动力,是对学术之外世界的认知与改变。政治运作更具有复杂性,学者虽擅长于精密的思考,但是这种品质往往会让他们犹豫不决,在稍纵即逝的政治实践中误事。以“学术为业”的人和以“政治为业”的人是两种不同的人,在两种思维中徘徊转换,更多的是迷失了信仰,以致于郁郁不得志。胡适进入政界后从事外交活动,就曾表示自己过的“并不是快活的生活,是真受罪的生活,做的是二十多年不愿意做的事。”;“日日夜夜只想早点回到大学教授的生活。”[12]

结语

抗日救国背景下的“学者型外交”模式的出现,既反映出了“国难”下知识分子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政治关怀,也体现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学者的个人政治诉求。在国民党一党专制与派系林立的政治体制中,“学者型外交”模式的产生对近代外交近代化起到重要的革新作用,打破了旧时外交官僚对外交界的控制,对外交领域人事机制建设以及外交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纵观抗日战争时期外交领域的“学者从政”现象,我们能看出学者投身外交对战时争取外援,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交往起到积极作用。学术与政治的矛盾、政治设想与政治实践的差距,加上政治生态与国家政治体制的制约,以及学者个人性格、能力的不同,学者办外交虽然轨迹多样,但仍旧逃不过被边缘化的命运结局。

注释:

①三次“学者从政”高潮的说法主要为:(1)1932年國难会议后成立国防设计委员会后;(2)1935年冬行政院改组后;(3)1937年7月庐山谈话后。参见刘超:《出山要比在山清?——现代中国的“学者从政”与“专家治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②国难会议: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4月,国民政府在洛阳召开了为期6天的“国难会议”。该会议共邀请了400多名非国民党籍的社会各界人士参加,讨论了110件重要提案,在政治改革、经济建设、军事准备等各个方面给国民政府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③关于蒋介石的多元化外交的说法,参见张祖:《蒋介石的多元外交体系》,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毕业论文。

④对于王世杰的外交思想,以往研究将其归结为五点,主要为:对日抗战到底;重视战时外交事务,主张联英美;与苏联保持良好关系等。参见程利申:《王世杰与中国战时外交之初步研究》,复旦大学2000年硕士毕业论文。

⑤中美桐油借款协定:1939 年中国和美国签订的一项经济协定。七七事变后,美国欲在《中立法案》范围内对中国提供一次援助性借款。1为避免日本抗议,美国力图使借款不具“政治性”。12月8日美方提出由中国成立复兴商业公司,在纽约设立世界贸易公司,以桐油为抵押,向美国进出口银行借款。

⑥美日“临时妥协方案”:1941年,美、日两国政府举行了绵延八个多月的妥协谈判,史称“远东慕尼黑”。

⑦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4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国胜利在望,为了协调战后国际关系, 苏 美 英 三國在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附近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被称为敦巴顿橡树园会议。

⑧旧金山会议:1945年4月25日~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

⑨民间外交的作用主要为弥补政府外交的不足,特点更加多样化。参见朱蓉蓉:《抗日战争时期的民间外交研究》,苏州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论文。

⑩桐油贷款、滇锡借款: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继1939年初中美桐油借款后,1940年4月20日双方又在华盛顿签订《华锡借款合约》。合约规定:美国借款2000万美元,以滇锡还款。史称“滇锡借款”,也称“华锡借款”。

1936年,蒋廷黻出任驻苏联大使。不久西安事变爆发,蒋廷黻在同苏联外长李维诺夫交涉时言辞不当,要求苏联制止此事变,未果后擅自向苏联外交部提出抗议,指责西安事变是“苏联指使”,引起苏联强烈不满。

参考文献:

[1]岳谦厚.学人外交官:国民政府外交使节组成的新变化[J].山西师大学报,2003(4).

[2]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李盛平.中国近现代人名大辞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公报(第32册.第九卷第八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1

[5]国民政府令[N].中国商报,1940-05-05(1).

[6]岳谦厚.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193.

[7]秦孝仪.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第三编战时外交(一)[M].不详,1981.

[8]克里斯特·约恩松,马丁·霍尔.外交的本质[M].肖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176.

[9]潘嘉钊.康泽和蒋介石父子[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222.

[10]林旭武.由政学会到新政学系:国民党体制内的资产阶级自由派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87.

[11]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M].李菲,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71.

[12]胡适.至江冬秀(1941-4-10)胡适书信集(中册)[M].耿云志,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60-861.

作者简介:蒋迪(1997—),男,汉族,河南商丘人,单位为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1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抗日战争时期‘学者从政’研究”(编号:KYCX21-2994)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抗日战争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可喜成果——“抗日战争史丛书”首批著作出版
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研究》创刊三年
《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卷简介
抗日战争期间苏联在华军事顾问及其作用
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