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着力构建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2022-03-04 22:15
中国经贸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

河南是农业大省、交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区位优势明显,产业体系完备,发展冷链物流内生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近年来,河南省以提高冷链流通率、降低冷链流通环节腐损率、构建全程冷链物流体系为重点,着力“优政策、增动能、强设施、育主体、惠民生”,冷链物流进入快速发展期。2020年,全省冷库库容超1000万立方米、占全国的5.6%,冷藏车保有量突破2.1万辆、占全国的7.3%,速冻食品、鲜肉及肉制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七成和一成左右。

一、“优政策”,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把冷链物流作为物流业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印发实施《河南省物流业转型发展规划(2018—2020年)》《河南省冷链物流转型发展工作方案》《河南省促进物流业转型发展若干措施》,建立“一个规划、一套方案、一套政策、一批项目”的冷链物流转型升级工作推进机制,提出发展冷链物流的10大工程和23条专项政策。二是加大资金保障。统筹省服务业发展引导、商务促进等财政专项资金,充分利用高成长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现代服务业产业投资基金、“互联网+”物流产业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建设一批重大冷链物流项目。

二、“增动能”,激发产业发展活力

一是“互联网+”冷链物流蓬勃发展。推广应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整合交通、仓储和运输资源,,建设线上线下冷链资源交易平台,培育“冷库资源平台+运力池”模式的本土冷链平台公司、运营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其中,河南华鼎聚焦食材供应链,通过建设“华鼎云”,构建了覆盖全国云仓、零担运输和信息服务网络,服务终端门店超过1万家。二是冷链物流技術创新竞相涌流。重点企业(园区)围绕先进技术应用和冷链设施设备研发,积极开展探索创新,部分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中欧班列(郑州)在全国率先研发投用冷链集装箱,突破了超长时间、超长距离、超大温差自主稳定温控难题,获得远程控制系统软件著作权及相关技术专利,实现超过1万公里国际全程冷链运输。三是城市冷链共同配送加快发展。支持生鲜农产品经营主体加强与配送、快递等企业合作,鼓励重点企业开展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冷链共同配送服务。其中,华夏易通公司冷链共同配送、冷链零担班车、冷链宅配等服务创新全国领先。四是冷链标准化水平大幅提升。双汇物流、大象物流、华鼎供应链等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先后制定“冷却肉冷链运输追溯规程”“羊肉冷链物流操作规范”等地方标准,郑州国际陆港公司研发建立了冷藏箱在途及国外场站操作规范和冷藏箱点检、测试、维护及操作规范。

三、“强设施”,构筑冷链网络体系

一是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洛阳、商丘、漯河、新乡成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郑州被纳入首批国家建设名单,谋划开展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工作,构建“6+10”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发展格局。二是郑州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提速建设。依托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郑州国际陆港,开通加密国际冷链航线,建成投用肉类、水果、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等冷链产品指定口岸,万邦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园、港新冷链物流园、藏金源白寨冷链物流园等重点项目提速建设,郑州冷库库容超600万立方米、占全省近6成,初步建成国际航空和铁路冷链物流枢纽。三是冷链物流园区不断壮大。支持国家物流枢纽、区域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依托交通区位优势、食品加工生产龙头企业、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大型批发市场,规划建设综合冷链物流园区,形成一批跨区域、广辐射的冷链物流集散分拨中心。认定培育17个省级冷链物流示范园区,并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

四、“育主体”,打造一流冷链豫军

一是冷链物流行业集中度稳步提升。10家企业入选全国冷链物流百强、数量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上海、广东),三全、思念、雨轩、华英等一批冷链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双汇、万邦、千味央厨等头部企业对全国冷链运价的话语权不断提升,顺丰冷运、京东冷链、苏宁物流等全国优势冷链企业在豫服务网络持续拓展下沉。二是冷链装备产业优势日益彰显。冰熊、中集车辆和红宇等龙头企业国内冷藏车市场占有率接近7成,凯雪制冷机组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万宝、澳柯玛等企业冰箱冷柜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条。民权县以打造“中国冷谷”为目标,培育形成百亿级制冷装备产业集群,拥有20余个国内知名品牌;制定发布的“中国·民权制冷产业指数”,填补我国制冷产业领域指数体系空白。

五、“惠民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一是冷链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围绕食品安全保障和疫情防控需要,研发上线全省冷链大数据监管平台,平台核心功能包括冷链食品流通全程追溯和冷链食品储运环境温湿度实时监控、温度预警、行业分析、数据交换等,对冷库、冷链运输车辆等进行线上监控、分级预警,对冷链食品安全重要风险有效管控,目前已实现大型冷库20万平方米,冷藏冷冻前置仓500个和冷链运输车辆1000辆的温湿度数据线上监测,依托此平台建设的“郑冷链”和“豫冷链”系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全国形成良好示范效应。二是农产品产地预冷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实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质工程,依托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已登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全省范围内围绕蔬菜、水果及地方优势特色种植类品种鲜活农产品开展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并给予财政补贴支持。三是农产品原产地直采直销广泛推广。大力发展“农批对接”“农校对接”“农企对接”及“电商+冷链物流+智能菜柜”等生鲜农产品零售模式,建成了一批城市大型生鲜农产品直供中心。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供稿)

猜你喜欢
冷链物流农产品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农产品争奇斗艳
2009年本刊重点关注之物流展会、交流会